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杂志 省级期刊

Sun Yatsen University Law Review

杂志简介:《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主题研讨——基层治理的经验、秩序与伦理、论文、评论、争鸣、阅读经典

主管单位:中山大学法学院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法学院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394
总被引量:303
H指数:7
引用半衰期:5.5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10.1875
  • 质感经验与朴素秩序——湘南阳村的社会规范微观民族志

    作者:蒋华林 刊期:2011年第02期

    农村问题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最大问题,农村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国的未来路向。对农村中"真问题"的发现是对阻滞农村发展/进步症结化解的必然前设。循此理路,以阳村为样本,将其作为中国农村的一个表述对象,深入具象农民的日常生活世界进行田野观察。搁置传统先在理论,通过对"赤裸裸"的经验、个案的深度阐释、发掘,采用社会规范微观民族志...

  • 本辑主题:理解植根于实践的法律

    刊期:2011年第02期

    <正>真正的制度,植根于实践,展现于生活,作用于社会,而不仅仅记载于法律文本。实践中所表达着的,才是活生生的、真正发生了的制度。从应然意义上说,文本中的法律与实践中的法律,当是文本规定、引导、启蒙实践,实践依循、回应、影响文本,二者相互作用、齐驱并进,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法治的不断发展。二者虽往往并不是同一形态但又在合理范围...

  • 民间规范是如何被写进判决书的——从“吊唁权”案微观分析

    作者:黎敏 刊期:2011年第02期

    探索民间规范如何进入司法是当下一个热门而有意义的话题,但是,应该认识到民间规范进入司法的方式是多样的,应以不破坏民间规范本身具有的具体性和状况性等特性为前提。对"吊唁权"案判决书的微观分析正是为了表明:很多民间规范内容不确定,规范化程度不高,因而不适宜直接作为法官的判决依据;那种希望通过提高民间规范的规范程度以使之能够被法官"...

  • 刑事司法社会效果的辨正与实现

    作者:陈金林 刊期:2011年第02期

    作为刑事司法目标提出来的"刑事司法社会效果",没能得到明确的界定,在操作层面也欠缺具体的制度设置,因而为当事人、舆论媒体或者公权力干预司法提供了载体,给司法带来了困扰。结合刑事司法的现状与目标,"刑事司法社会效果"应当是指从侦查、公诉、审判到刑罚执行的广义刑事司法就有关刑事治理效果对社会公众作出的回应。刑事司法社会效果的实现,...

  • 法律社会化:概念与实践

    作者:詹姆斯·O.费根诺; 张昌辉; 李雪 刊期:2011年第02期

    <正>一、法律社会化社会化是学习态度、观念和行为的过程。这种学习主要是通过与他人接触

  • 自创生视域中的法律与社会——卢曼法律自创生理论研究

    作者:杜健荣 刊期:2011年第02期

    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所提出的法律自创生理论,是当代法社会学最具创新性的理论成果之一,但是目前对于该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仍然是不够充分的。通过对其理论基础、发展脉络及核心问题的梳理分析,可以看出法律自创生理论的形成首先立基于卢曼在社会系统理论中对自创生范式的引入;通过对功能特定化和符码化的结合,建立起法律系统以封闭的运作生...

  • 司法的威权压制——一种发生在上下级法院之间的“潜规则”

    作者:朱道坤 刊期:2011年第02期

    司法威权压制是一种发生在上下级法院之间的源自于审级制度的"潜规则"。它是以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上诉管辖权为基础产生的一种威慑效应,上级法院据此"压迫"下级法院,使之尽可能地作出与上级法院步调一致的判决。该现象在司法实践中客观存在,并基于其自身运行模式的差异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正态的司法威权压制有"法治威权压制"和"无知之幕威权压...

  • 基层法院调解动因的实证分析:一种“调解中心主义”的司法过程?

    作者:韩宝 刊期:2011年第02期

    文章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S省三个基层法院的观察,初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基层法院的司法过程带有明显的调解倾向性,笔者将其定义为"调解中心主义"。调解思想对我国法院的司法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层法院及其法官在"下意识"里是选择/希望调解的,调解已成为"高层次的审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司法实务中所谓之"强判",便是调解对判决生成过程的强...

  • 被告人品格证据对刑事裁判之影响——以基层法院G为样本

    作者:文冠斌 刊期:2011年第02期

    针对我国刑事司法中品格证据"实践先行"的状况,既往相关研究单一从结果进行考察的视角存在不足,需要转换为过程与结果的综合考察。以基层法院G为样本的实证考察表明,被告人品格证据在刑事裁判中在较大程度上被适用,但其结果与定罪无关,对量刑虽有影响但作用有限。该影响结果及机制的形成主要源自于实体法整体构造、品格证据自身属性以及诉讼主体...

  • 游离与徘徊在现实和制度之间的非检察职能机构——以C市基层检察院为样本的实证研讨

    作者:薛培; 杨辉刚 刊期:2011年第02期

    目前,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设置呈现出检察职能机构(业务部门)相对稳定,而非检察职能机构(非业务部门)数量及其人员配置相对隐性扩张的态势,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相对稳定的情形下,必然会导致非检察职能相对侵削检察职能的现象。就此,笔者从实证研究的视角出发,就基层检察院非检察职能机构的现实地位、功能作用、改革样态、设置模式...

  • “讯问程序之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警察讯问录音录像

    作者:戴维·狄克逊; 朱奎彬 刊期:2011年第02期

    <正>一、被当作灵丹妙药的录音录像世界上的警察讯问在很早的时候就被视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从不法

  • 职权主义传统下的对话:法国刑事审前程序中的辩护律师

    作者:斯图尔特·菲尔德; 安德鲁·韦斯特; 朱奎彬 刊期:2011年第02期

    <正>近年来,当事人主义法域的新闻记者、政策制定者与学者对职权主义的性质展开了激烈辩论。英国争论之政治影响多半源自不时由某些政要所提出的这样一个主张——对警察的侦查进行某种监督——应当将法国那样的制度引进英格兰和威尔士。2当遭到质疑的对象不仅仅是特定的规则,而且还包括我们当事人主义制度的根据时,这种主张就会出现。因此...

  • 排除非法证据规则:西方的经验与中国的问题

    作者:马跃 刊期:2011年第02期

    排除非法证据规则在西方国家已被普遍采用,但各国采用该规则的目的不同,适用规则时的做法也不同。美国是实行排除非法证据规则时间较长的国家,但适用过程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在排除非法物证上,最高法院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发展了该规则的内容、例外及相关经验。与美国设立排除非法证据规则目的主要是震慑警察并将其当作强制性规则的做法有差别,英国...

  • 上诉二审的鸿沟及其填补——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研究

    作者:王兆鹏 刊期:2011年第02期

    本文在呈现一个健全"司法生态"圈,其法律生命之发展与演化情形。2007年7月以前,在我国台湾地区提起刑事二审上诉,毋须叙述任何理由。立法机关为改变此无效率之上诉制度,乃修法规定二审上诉书"应叙述具体理由",否则生驳回之效果。作者搜集新法实施后一年期间内,与此有关之"最高法院"全部判决、"高等法院"925件判决,藉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之方式,发...

  • 爱与正义关系理论研究——以“圣爱”与“兼爱”为类型

    作者:马腾 刊期:2011年第02期

    在宗教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中,爱与正义之关系是关键的桥梁。在各种关于"爱"的理论中,基督教"圣爱"与墨家"兼爱",均典型地体现了从"爱"到"正义"的理论路径——爱要求正义,超越正义,完成正义,从中展现了爱与正义的紧密关系。这两种理论类型的本质差异主要体现为人文与宗教混合性与宗教性、整体性与层次性、原则性与规则性的区别。通过不同理论类型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