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杂志 省级期刊

Sun Yatsen University Law Review

杂志简介:《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主题研讨——基层治理的经验、秩序与伦理、论文、评论、争鸣、阅读经典

主管单位:中山大学法学院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法学院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394
总被引量:303
H指数:7
引用半衰期:5.5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10.1875
  • 违约金的性质

    作者:杨志利 刊期:2011年第01期

    违约金是违约选择权的当事人定价,其性质是当事人约定的违约价格。法定违约救济措施性质为法定违约价格,违约金为当事人约定的违约价格,两者意在向违约方施加成本以促进效率合同行为。选择权合同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效率激励,有助于实现合同福利最大化目标。按违约金违约价格论解释,违约金与违约赔偿并无直接联系,所以违约金分赔偿性和惩罚性的二分...

  • 编者按语

    刊期:2011年第01期

    <正>作为人类社会探索治理之道的历史成就,法治主义寄托了人们设计美好生活图景的政治理想。法治主义追求普遍的服从和良好的法律,强调法律的至上和司法的最终解决,不仅作为一种政治理想的图景,也作为一种植根于生活的实践。本辑关注法治主义照应下的法律实践与司法治理。本辑由四个单元构成:第一单元的论文栏目,组织了"法律实践研究的交...

  • 道德解释的经济学谬误——反思“大学生救人事件”的道德话语

    作者:王凤涛 刊期:2011年第01期

    道德解释一直试图掌握大众话语的主导权,并以各种方式对法律解释施加影响。道德解释贯穿长江大学学生救人事件的发展过程,极力将整个事件用道德话语加以包装。运用法律经济学的理论框架,通过对事件中的道德解释对象的重新梳理发现,无论是见义勇为、见危不救,还是"天价打捞"、"趁火打劫",它们的背后起支配作用的是经济学的逻辑,而不是道德。破解...

  • 法治及其西方资源

    作者:贺卫方; 苏彦新; 徐忠明; 任强 刊期:2011年第01期

    <正>贺卫方(以下简称贺):非常荣幸,在今天突然降温的时刻来到特别温暖的中山大学法学院,今晚我们将进行对话式的交流。大家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想到我的同事朱苏力教授写的一本书《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这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我们经常会共同地去思考中国法治这样的一些问题。朱苏力教授1992年回国后就开始潜心思考中国的法理学或者说法治...

  • 后苏联时代的法律输送:行为逻辑、问题及最新动向

    作者:魏磊杰 刊期:2011年第01期

    后苏联时代的法律输送有其固有的多个层面的运作逻辑,这直接影响着法律输送的成效。"仓促移植综合症"乃是西方国家对后苏联国家提供早期法律援助存在诸多问题的集中体现。借鉴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西方国家对这类国家进行法律援助的方式近来渐趋呈现三类引人瞩目的转变。渐趋崇尚回应型与协作型的法律输入方式;渐趋重视地方性知识所具有的价值;渐趋...

  • 法治主义与行政法——在日本的展开

    作者:盐野宏; 闫尔宝 刊期:2011年第01期

    <正>一、前言在日本行政法学中,"法治主义"概念被称为最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例如,在日本国宪法下代表性的行政法教科书田中二郎的《行政法总论》(1957年)中,法治主义与民主主义、福祉国家、司法保障一同被列为现行行政法的基本原理之一(190页)。而且,近年来还出版了以将行政法描绘为法治主义的具体化作为标榜的行政法体系书如高田敏编著...

  • 论欧盟法中跨国企业集团破产的管辖权

    作者:肖永平; 邓瑾 刊期:2011年第01期

    跨国企业集团是由在各国成立的不同法律实体以某种形式的控制权或所有权相互连结而形成的经济组织。在欧盟破产法中,跨国企业集团破产管辖权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基于债务人"主要利益中心地"的管辖;二是基于债务人"营业所"所在地的管辖。在行使跨国企业集团破产管辖权的同时,对"主要利益中心地"和"营业所"所在地的确定最为关键。对于"主要利益...

  • 论DSB裁决在美国的案外效力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作者:赵海乐 刊期:2011年第01期

    DSB裁决在当事国国内法律体系中的效力如何认定,直接关系到裁决的影响力与执行力。美国国内法律规定,DSB裁决本身不具有直接适用性。DSB裁决对国内法律产生影响的唯一渠道,是通过立法程序写入国内立法。法院在作出判决时可以考虑。DSB裁决的逻辑,但DSB裁决此时的效力并不高于学者著述或外国判例,至多只具有说服力。此种观点也在美国国际法学界得...

  • 血色的正义之始——读《以眼还眼》

    作者:刘志松; 于语和 刊期:2011年第01期

    冲突与冲突的解决自古就是人类社会所面对的一项深刻主题,纵观人类历史,冲突解决大抵经历了一个从私力到公力的过程。复仇是几乎所有初民社会都曾广泛使用的纠纷解决手段,这也成为最早的纠纷解决的私力救济方式。在复仇的历史中,从毫无规则的杀戮到逐渐出现对复仇进行限制的规则,公平观念也在血淋淋的背后悄悄孕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 “狡猾”的法院:司法运作中压力转移现象透视

    作者:蔡斐 刊期:2011年第01期

    现实司法实践中,法院面对外部不正当干预,往往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压力转移。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中国当下司法场域中各种权力合力作用的结果,它既是法院的一种无奈,也是一种策略,一种嵌在政治和权力复杂网络之中的挣扎,往往是一种官僚之间采用的斗争方式,部分地具有为司法独立而战的因子。尽管其中具有诸多的可被批判成分,但是批评不能解决问题,我们...

  • 论疑罪处理原则——以疑罪从无的异化为视角

    作者:高通 刊期:2011年第01期

    疑罪,一直是刑事司法中的棘手问题。即便最完美的刑事司法程序也不能避免疑罪的出现,但一国对疑罪案件处理的态度却反映了该国法治化水平以及人权保障水平的高低。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中确立了疑罪从无原则,但该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却不断被异化,出现疑罪从挂、疑罪从轻、疑罪从撤等变异形式。疑罪从无原则的异化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乃至国...

  • 不可能的任务:冤案的发现与证明

    作者:谢锐勤 刊期:2011年第01期

    佘祥林冤案的产生原因既不是教条主义所宣称的法律程序没有得到遵守,也不是泛道德化话语所指称的一系列机关办案人员缺乏正义感和同情心。冤案的产生,在制度环境上源于当时中国司法的政法传统和治理化特征,在社会条件上源于我们缺乏足够的财政力量保障新兴科技在基层司法中的普遍运用。因此,它既是制度环境与政法治理逻辑下的产物,也是科技与经...

  • “主位”视角下的乡村秩序——对一起乡村偷鸡纠纷的透视

    作者:王聪 刊期:2011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一起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事件即发生在里村的偷鸡纠纷的"深描"与"凝视",运用"主位研究方法"分析偷鸡纠纷在里村社会背景下的解决方式、过程及其内在逻辑,通过对其过程分析和理论意蕴的解读,展现出乡村自生秩序究竟是如何生成的。最后指出,随着国家权力日益向农村深入,乡村秩序的生成机制必将受到影响,但借此契机可能促使"次生秩序"的生成...

  • 实践中的水域污染公益诉讼——广州海事审判相关案件(1991~2009)研究报告

    作者:李挚萍; 詹思敏 刊期:2011年第01期

    环境公益诉讼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关注的焦点是由检察院及非政府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然而,在实践中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由行政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这类公益诉讼实际上已经涉及公益诉讼中各种重要的理论和法律适用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广州海事法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受理了十几起水域污染公益诉讼案件,这些案件由各类行政机关...

  •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再探析——以诉权理论为分析视角

    作者:詹思敏; 辜恩臻 刊期:2011年第01期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确定应依据民事诉权理论,重点在于应使实体权利能够得到司法的保护,并且使诉权能够得到合法、有序的行使。本文认为,实体权利义务主体行使相应的诉权是首要的、通常的诉权行使方式,在实体权利义务主体不适合行使诉权的情况下考虑诉讼担当。我国首先应完善环境实体权利的确认与设置。行政主管机关、检察机关、环保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