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杂志 部级期刊

Sociology of Religion

杂志简介:《宗教社会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3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心论题:经典理论及其现代意义、专题:宗教与社会结构、经典钩沉、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学科前沿、书评与综述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
创刊时间:2013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157
总被引量:50
H指数:3
  • 宗教可以/应当进入公共领域吗?——罗尔斯与哈贝马斯之争

    作者:郁喆隽 刊期:2016年第01期

    宗教世俗化命题所预言的宗教衰落和私人化并没有如期而至。相反,进入21世纪以来,宗教在全球范围内更多地进入了公共领域,成为重要的公共话题讨论的参与方。大西洋两岸重要的政治哲学学者不约而同地关注到这一现象。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美国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和德国社会理论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各自就"宗教能否进入公共领域"的问题进行了系统...

  • 作为理想类型的话语型公共领域——为讨论公共领域中的宗教问题所做的预备性工作

    作者:吴军 刊期:2016年第01期

    如果讨论公共领域中的宗教问题,那么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思想是绕不过去的。其前期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思想和后来的话语伦理学思想的融合形成了话语型公共领域的范式。话语型公共领域中的话语方式的多元化与对一种普遍可理解的语言的寻求之间的张力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此而言,把话语型公共领域视为一种理想类型是符合哈贝马斯自身观点的。普遍...

  • 公民宗教与西方政治思想中的法律

    作者:邵铁峰 刊期:2016年第01期

    本文将西方政治思想中的法律观念作为切入点,从上层建筑和基础结构两个层面来分析贝拉的公民宗教理论所运用的精神资源。美国公民宗教一方面继承了基督教传统中对属世法与超验法的区分,将其引入《独立宣言》中,并将政治置于作为主权者与审判者的上帝之下;另一方面则继承了古希腊政治哲学对政治之道德性的追求与承诺,但实际上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

  • 私人宗教与公共宗教

    作者:卡萨诺瓦; 李华伟 刊期:2016年第01期

    二元区分是一种分析程序,但是其有用性并不能确保实体是像那样区分的。倘有人宣称存在两类人或者两种实在或者过程,我们应该对此表示。

  • 外疑内同:基督教传道人的儒家文化认同

    作者:韩恒; 牛林溪 刊期:2016年第01期

    如何处理与儒家文化的关系,是基督教中国化的核心要义之一。基督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作为基督教"牧羊人"的传道人,在引领信徒价值观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在儒家文化复兴的背景下,从政治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家庭价值观、人生价值观4个层面,描述了基督教传道人对待儒家文化的态度,并分析了儒家文化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因素。...

  • 台湾社会的宗教信仰、阶层结构与两岸关系认同——基于TSCS2009的实证分析

    作者:杜满; 胡安宁 刊期:2016年第01期

    对台湾政治与两岸关系认同的研究形成了"省籍—族群—本土化"的基本模式。该模式忽略了宗教这一重要因素,因为宗教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提供了基本的价值与情感确认并塑造着个体对"自我—社会"统一体的认同,华人社会宗教信仰的普遍性与功利性使得宗教对认同的影响可能超越客观社会阶层。本文使用2009年台湾社会变迁调查数据(TSCS2009)和多...

  • 试析边界在宗教认同中的功能及意义

    作者:蒋雨樨 刊期:2016年第01期

    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宗教存在自身的边界,宗教认同的形成过程即是宗教认同边界建立和维系的过程。认同的边界总是通过与他者的互动和比较实现的,宗教认同通过信仰者对其神圣意义系统的构建以及行为和组织系统的表达来表征自身的边界。在宗教认同结构中,边界的强弱程度随着结构中个体与他者之间的张力大小而变化。边界在宗教认同的形成和构建的过...

  • 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功能主义偏向

    作者:李向平 刊期:2016年第01期

    社会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之中,涂尔干、马林诺夫斯基与拉德克里夫-布朗等早期理论家皆已发展有功能主义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若干主要原则,如社会主要通过生物学模型或"有机体"类比来描述;所有组成部分共同起作用以维持整体的平衡;宗教被理解为将社会结合在一起的黏合。

  • 汉斯·莫尔宗教社会学理论探究

    作者:黑颖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与以往学者将宗教定义为社会、文化等宏大叙事理论不同,在20世纪70年代,北美宗教社会学家汉斯·莫尔提出"宗教是身份的神圣化"这一崭新的理论。莫尔从新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来定义宗教,其理论的最终目的是要揭示宗教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整合作用。为了能够更加明晰地介绍汉斯·莫尔的宗教社会学理论,本文分别对其理论主线、核心概念以及支撑机制做...

  • 宗教与中国城市新移民研究的理论思考

    作者:范丽珠 刊期:2016年第01期

    大规模的城市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人口迁移,从而影响到中国宗教的状况。移民和迁移的经验对于来自异乡的新移民会生成或加强个人与某种宗教的关系,同时也改变了移入地原本处于稳定状态的宗教样态,值得进行社会学的理论探讨。本文在同某些已有的宗教与移民研究的理论和概念进行讨论基础上,指出从人群的流动作为"神学化的经历"的视角来认识当代中...

  • 中国宗教中的“多元张力”——以冀中林村天主教会为个案

    作者:刘芳 刊期:2016年第01期

    近年来,宗教市场理论对中国宗教社会学界和宗教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华人学者在借鉴、发展宗教市场范式的相关理论和概念的同时,也以中国的宗教经验为基础,对其提出了批判与挑战。本文聚焦于"张力"这一宗教市场范式中的关键概念,通过对冀中一个乡村天主教会的田野个案研究,指出:在中国乡村宗教研究的语境下,"张力"并非如市场理论所言是...

  • 中国民间宗教与宗族社会——以赣南闽西罗祖教为中心

    作者:李志鸿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中国民间宗教与宗族社会关联甚深。明清时期,民间宗教教派出现了众多世代相袭的神圣家族。黄天教创教后,教主李宾与其妻被奉为普明佛、普光佛。普明死后7年,其妻普光接掌教权。普光死后,普明、普光两个女儿踵行教业。明代黄天道5位教首中,女性占有4位,至清初,教权又回到李氏家族。李氏家族从李宾起传了7代,历时210年。清代八卦教是由一些有影响...

  • 灵性政治:浙江Z市与河南A市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辉 刊期:2016年第01期

    基督信仰对于普通的信徒来讲,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可以说,从生活和信仰层面上讲基督教是无关政治的。但一些虔诚的信徒在遇到世俗压迫时,往往采取祷告、静坐的方式以反抗。仅仅就"灵性"而言,祷告是信徒的一项虔诚的个人行为,静坐则是信徒基于信仰的反抗方式;但是在政府来看,这些信仰的外在表现却蕴含着一种强大的政治效应。可以说,对于信...

  • 试论佛山祖庙北帝诞古今社会功能的变迁

    作者:肖海明 刊期:2016年第01期

    本文以文献和田野材料为基础,对岭南著名的贺诞庙会——佛山祖庙北帝诞及其古今社会功能的变迁进行系统论述,并试图探讨岭南贺诞庙会社会功能的变迁与趋势问题。

  • 民间信仰的“制度性”探讨——以加文村布努瑶为例

    作者:叶建芳 刊期:2016年第01期

    布努瑶信仰或仪式中的关系具有特殊性,其中人人关系、人神关系、神神关系相互交织,体现神圣关系与世俗关系互动的过程。这种信仰具有普通制度的世俗性特征:普遍性、系统性、操作性(强制性)、稳定性;作为宗教又具有神圣制度的特征:弹性解释、灵活操作、内化控制,对象立足于"人本身",它的世俗性制度特征比较模糊。布努瑶的"神圣制度"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