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作家杂志 北大期刊

Writer Magazine

杂志简介:《作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2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作家走廊、记忆·故事、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我说我在、王手短篇小辑、王可心小辑、金短篇、小...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4044
国内刊号:22-1028/I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11946
总被引量:4774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10.2571
立即指数:0.0061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4714
  • 鸟飞向

    作者:沈念 刊期:2016年第09期

    “昨晚做了个噩梦,梦见一条船直接朝我撞过来。”毒鸟人垂低黯淡的秃顶,脸色白颤,喃喃自语。

  • 沿熊野古道,漫步纪伊山林

    作者:小牛; 兴民; 欣力 刊期:2016年第09期

    这寂静,让我想念。就像日记本中的空白页,没有过去,没有将来。纯净得像牛奶。手指动作起来,黑色字母从洁白的空间里跳出。真整齐啊!头几行步伐清晰,每个字母都昂首挺立,各个坚信自己的使命。每一个,相似,又不同——带我回到开始,回到空白页,回到森林的寂静中。

  • 放风

    作者:狗子 刊期:2016年第09期

    跟南京的顾前、曹寇等人约好了,周五青岛碰。此行目的,就是青岛鲜啤。稍敏感的人或许已察觉到了,这二位的名字有点怪,对,跟本人的“狗子”一样,都是笔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或多或少后悔自己年轻时的自作主张,但改回原名似乎就更不对了,我本名叫贾新栩,顾前叫顾益群,营寇叫赵昌西……不再折腾了,将错就错吧,反正都是误投尘世误...

  • 人物:作为写作的一种终极之典型——十九世纪写作常言十二讲(二)

    作者:阎连科 刊期:2016年第09期

    这一讲,我们分为四个部分: 1.无聊的统计 在《发现小说》那本文学理论随笔(请允许在这儿我把那本书也称为文学理论书)中,我总结过一个有趣的现象:

  • 诗12首

    作者:沈浩波 刊期:2016年第09期

    在圣方济各圣堂前 我喜欢那些 小小的教堂 庄重又亲切 澳门路环村的

  • 连大海的怒浪都有温柔的回眸——沈浩波其人、其事、其诗

    作者:霍俊明 刊期:2016年第09期

    但在台北,这个季节连大海的怒浪都有温柔的回眸从北京来的人在学着吃甜得发腻的凤梨酥——沈浩波《冬天,从北京到台北》

  • 诗15首

    作者:青小衣 刊期:2016年第09期

    村庄,一下雪就变成我的故乡 村庄,一下雪就变成我的故乡 房屋蜷缩在大地的深处 绵羊般安静,烟囱都呵着白气

  • 自然的肉身:知觉、时间和表达——读青小衣诗歌

    作者:纪梅 刊期:2016年第09期

    一场大雨过后,我打开窗子,对流的风夹杂着略带腥味的泥土气和窗外池塘的水气,钻进房间并欢快地窜动:风将窗外的世界搬进了室内,带来空间的移动和置换。拂过发肤的凉风瞬间将人带回“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古典世界和教寓之中——这一世界的时间刻度由自然物及其对空间的充满、表现所彰显、标注。就如此刻,身体和知觉的存在通...

  • 藏在身体里的事物——读青小衣诗歌

    作者:李建周 刊期:2016年第09期

    初读青小衣的诗歌有一种明显的诧异感。倒不是因为她的诗歌有多么先锋或者另类,而是因为其诗歌中过于雅正的生活景观和清洁的生命气息。在我的印象中,这样的诗人形象是最切合普通民众对传统女性的想象的,但是在现代诗中却不具有任何优势,因而又非常容易被遗忘。接下来的问题是,这样的生存情境在现代诗书写中有多大的可能性呢?更大的问题是...

  • 往回走

    作者:林白 刊期:2016年第09期

    一、三号航站楼与盲肠 一个女人怀抱新买的电脑 她敲呀敲 要飞往版图的最南头 路途漫长她敲呀敲

  • 我的小学同学

    作者:肖建国 刊期:2016年第09期

    我的小学是在县城的珠泉完小读的。人们简称珠小。学校在县城的西门外头,大门是朝南开着的。门前一条小河,水从上头的丙穴涌出来,就有一条石板街道紧紧依傍着,流经“衙门口”,穿城而过,直奔东门外头去了。

  • 高原,灵魂里一只爬行的虫子

    作者:纪永亮 刊期:2016年第09期

    我是一只爬行的虫子。一只爬行了比三万年还要久的虫子,我说不清是有意还是无意地爬向了这里,没有明确的目的,一切仿佛都是缘于一种冥冥的暗示或指引,简单得没有一点的理由和借口,而2015年7月29日这一天,只是我由东北向西北爬行的一个痕迹,一个开始的痕迹,就像是在祁连山垭口标注着的四千多米的高度,在雨中那个高度有些模糊。

  • 我与海德格尔会谈东方思想与中国诗人——诗人小海的诗与思

    作者:陈亚平 刊期:2016年第09期

    海德格尔:有一个话题于我而言是不可避免的:言说与书写;有关东西方对话的本质性问题在涉及这一话题时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一次又一次地,我看到与对我们而言为东方世界的思想家展开对话的迫切性。依我之见,这项事业中最大的困难在于:除了极少的情况之外,不论在欧洲还是在美国,都没有对东方语言的掌握。就希腊语而言,我已知这类困难之巨...

  • 呼唤与回音——《心经》的漂移说解读之二

    作者:李森 刊期:2016年第09期

    《心经》是人人的心经,它呼唤人人,人人呼唤它。人人呼唤人人,在晃荡的浮桥上漂移。人人都是一咏三叹的词汇。人作为一个词汇或一堆词汇,被置于有和无、生和死、明和暗、意义和无意义等二维关系的门槛上。门槛的两边,都在呼唤。《心经》犹如一个移动的门槛,上面站满了心灵结构中许多孤立无援的辞藻。辞藻即人,人即心灵结构中事象的开显。

  • 翻车

    作者:祁媛 刊期:2016年第09期

    公寓很安静。楼上好像没有人住,只是偶尔能听到一个女人的高跟鞋走路的声音,然后就是关门声,她就走在电梯门边的水磨石地面上了,随之恢复了平静,但是,那个脚步声很久不再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