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作家杂志 北大期刊

Writer Magazine

杂志简介:《作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2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作家走廊、记忆·故事、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我说我在、王手短篇小辑、王可心小辑、金短篇、小...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4044
国内刊号:22-1028/I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11946
总被引量:4774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10.2571
立即指数:0.0061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4714
  • 谁的心灵似星辰邈远——以艾云散文集《玫瑰与石头》为中心的讨论

    作者:陈培浩 刊期:2014年第05X期

    <正>近年来,艾云的作品我经常阅读,却不敢轻易动笔。艾云的写作重心几经其变,从理论研究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到文化思想随笔再到近年的艺术散文。一个对生命充满疑惑又有着内在思想活力的人,其思想轨迹就如山路十八弯的曲折,又如一道蜿蜒的河流,必在文化气候和地貌变化中寻找自身的方向。仔细看来,艾云的写作转折却并未断裂,上一阶段总是不...

  • 艾云:撬动2009年散文之门的作家

    作者:王冰 刊期:2014年第05X期

    <正>广州作家艾云2009年在《钟山》杂志开有"事物本身"专栏,共5期。发表了5篇散文,为《那流向大海的》(《钟山》第1期)、《挣扎于阳光与苦难之中》(《钟山》第3期)、《皮肤上的海盐味儿》((《钟山》第4期)、《那曾见的鲜活眼眉与骨肉》(《钟山》第5期)、《人可能死于羞愧吗》(《钟山》第6期),这些均为质量上乘的散文,应该是2009年散文的重...

  • 论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创作技巧

    作者:宋雪冰 刊期:2014年第05X期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诞生以降,金庸小说风靡世界之景观,历历在目。其势若龙门决口,千里奔泻,断不可遏。探本追源,究其所受欢迎之理,在在昭昭:衣冠儒生,慕其文采斐然;政客巨贾,聊以释闷消忧;红颜稚子,溺于绵绵情意;沧桑耆宿,感之世味幽深。金庸其人,少有奇志,矫矫不群,兼故里多文墨之士,耳濡目染之余,遂坚其慕学发奋之心。及其辗转天涯,一苇渡江,投...

  • 新时代的“弃妇”——试论徐坤《厨房》中枝子的形象内涵

    作者:李秀云 董明星 刊期:2014年第05X期

    徐坤是当代著名的女性主义文学家,她以作家和学者的双重身份驰骋文坛,对当代女性自身的境遇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她的短篇小说《厨房》虽然篇幅短小,却是一篇内涵丰富的力作,如果结合原型批评的理论对其进行解读,或许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当代女性的现实困境。

  • 《透明的红萝卜》中童年视域下的生存表达

    作者:周玉洁 刊期:2014年第05X期

    童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处在童年阶段的人没有受到教条观念的影响,对生活的表达纯真而客观。童年经验也是莫言小说的创作源泉,莫言的创作重视童年经验,他要通过儿童视角来陈述生活。在《透明的红萝卜》中,莫言描写了一位名叫黑孩的儿童,无依无靠的黑孩过早地进入到成人世界而饱尝生活艰辛,独特的经历让他早熟而敏感,但内心仍然保持着透明与美好。...

  • 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霍书海 刊期:2014年第05X期

    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中,女作家张爱玲的文学作品有着明显的自我风格,我们在她的诸多作品中能够品味到较为强烈的女性意识。张爱玲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会经常以女性的视野去展现女性群体的内心世界,以女性心理来审视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张爱玲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在描绘女性群体自身悲惨命运的过程中,也将其内心的苦痛挣扎展现于读者面前。而本文就以...

  • 儿童文学适应现代化生活的发展方向

    作者:廖秀云 刊期:2014年第05X期

    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主导成人创作的文学,中国确立了儿童本位的现代儿童观。现代儿童文学处于继承与创新的时期,理论在发展,内容在完善,表现形式在丰富。儿童文学的儿童性和文学性仍旧是时代的主题,出现了社会的视角和生活的反思,美学特征在儿童文学中受到重视。儿童文学的发展必须紧贴现代化,内涵必须彰显民族化。儿童文学的表现形式不能盲目求...

  • 冰心儿童散文的语言特色

    作者:赵丽娟 刊期:2014年第05X期

    冰心是中国当代儿童散文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位女性作家,可以堪称中国一代女性散文宗师,评论界对其散文语言艺术所获得的成就予以极高的赞誉。冰心的儿童散文情真意切,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造诣。本文试从声情并茂显灵气、淳朴至真显童真以及明朗清新显活泼三方面对冰心儿童散文的语言特色进行了探讨,以期能更好地欣赏散文文学巨匠的作品。

  • 徐志摩诗歌的创作特色

    作者:王涛 李婷 刊期:2014年第05X期

    徐志摩作为一位在文学创作领域中具有很大争议的诗人,其诗歌的思想内容、文学价值、艺术特色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研究徐志摩的诗歌,分析其具有的独创性以及所特有的创作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徐志摩诗歌的创作特色进行探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人士投入到徐志摩诗歌的研究中来。

  • 从《外婆的日用家当》看美国黑人女性的身份认同

    作者:李琳 刊期:2014年第05X期

    身份认同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美国妇女主义和黑人文学的杰出代表艾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以小见大,通过描写三位女主人公对于外婆留下的两床手工棉被的不同态度,展现出在美国黑人权利运动的大背景下,黑人女性受自身性格、经历和教育背景的影响,对于自我的文化身份以及社会身份的寻求、困惑和觉醒。

  • 镜像与人生——解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人生悲剧

    作者:刘沥 刊期:2014年第05X期

    《最蓝的眼睛》讲述了美国黑人族裔在白人主流文化侵蚀下的悲惨生活的历练。小说主人公佩科拉荒诞的行为思想、扭曲的自我憎恨以及悲剧性的结局让人感到一种无法排解的沉重与窒息。本文根据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从家庭方面追溯佩科拉自卑感的来源,解析佩科拉的人生悲剧。

  • 《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与生态女性主义的共鸣

    作者:马丽群 刊期:2014年第05X期

    生态女性主义于20世纪70年代萌芽,并于90年代取得了重要发展。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她的作品主题包含了生态女性主义,精神分析以及后殖民话语等多个领域。《最蓝的眼睛》是莫里森于1970年创作的第一部小说,现今仍然受到广泛的关注,还有许多的学者从女权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以及后殖民主义批评等不同的角度来进...

  • 《喜福会》中的人物语言分析

    作者:覃晓琪 刊期:2014年第05X期

    本文首先概述了《喜福会》小说的基本内容,并借鉴巴赫金所提出的对话理论,从作者与小说人物对话语言、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话语言等几个角度对《喜福会》中的人物语言展开分析,提出了《喜福会》通过人物对话语言叙述方式将中西文化价值观冲突以及小说的思想情感等充分地表现出来。

  • 身份的迷失——解读《祖先游戏》的凤氏家族

    作者:石楠 刊期:2014年第05X期

    澳大利亚作家艾力克斯·米勒的作品《祖先游戏》通过对离开中国,流浪生活在澳大利亚文化夹缝里的凤氏家族四代移民经历的重构和描写,以凤氏家族迷失、堕落和重生的心灵轨迹为写照,勾勒出了众多现代移民的无根和错位感。描绘出了深藏在许多澳大利亚移民内心欲言而又未曾言明的问题,即那种久居异国他乡,经受着心灵迷失的无所适从的困扰,而又无时无...

  • 牺牲者·救赎者——美国犹太小说中“受难者”形象分析

    作者:彭晓燕 刊期:2014年第05X期

    以"受难"、"牺牲"获得"救赎"是战后犹太作家经常描绘的一类文学人物,受难、牺牲以救赎他人、救赎自我的意识也成为犹太人传统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美国犹太小说家在其作品中以或"写实"、或"意象化"的方式探索着人类生命中的负罪、牺牲与救赎所呈现的问题,刻画出一个个形象各异的、祈求以"牺牲"获得"救赎"的"受难者"文学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