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作家杂志 北大期刊

Writer Magazine

杂志简介:《作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2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作家走廊、记忆·故事、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我说我在、王手短篇小辑、王可心小辑、金短篇、小...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4044
国内刊号:22-1028/I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11946
总被引量:4774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10.2571
立即指数:0.0061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4714
  • 苦难的超越与升华——虹影笔下的女性世界

    作者:一笑 刊期:2012年第16期

    在女性写作中,海外华人女作家虹影的小说以其独特的气质在中国文坛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和多数女作家一样,虹影擅长于家庭叙事,她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女性为主角,通过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体现出作家对身处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爱情观、价值观以及女性命运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1962年,虹影生于重庆一个平民之家。1990年旅居英

  • 生命的沉重与轻盈——解读赵玫《上官婉儿》的生命感受

    作者:刘艳宗 刊期:2012年第16期

    《上官婉儿》以婉儿的生命和生存际遇为质料,从叙事伦理学的角度解读了婉儿的一生,再现了她在政治、情感、生存等方面属于个人的沉重与轻盈的生命感觉。无论是在成长的环境,还是在政治生命和情感生命方面,都可以读出婉儿沉重与轻盈并存共生的生命特质。

  • 西府秦人的慷慨悲歌——评贺绪林的“关中匪事三部曲”

    作者:蒋丽 刊期:2012年第16期

    残疾作家作为一个独特的创作群体,他们必将把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心理机制投射于作品中。本文以陕西残疾作家贺绪林小说作品"关中匪事"系列为例,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探寻作品内在的生命意蕴,进而追索此类题材作品的民间立场和审美价值。

  • 20世纪90年代反腐小说创作论

    作者:马志娟 刊期:2012年第16期

    20世纪90年代,反腐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而且成为新时期文坛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反腐小说的繁荣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在反腐小说创作中,叙述了正义与邪恶的生死较量,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塑造了典型的清官形象,成功刻画了坚定的反腐斗士形象,总结了男性文本中的女性形象。

  • 浅论底层文学中打工小说之艺术风格

    作者:李水平 刊期:2012年第16期

    打工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一种新文学形态,它描写了改革开放中打拼在城市的底层打工者的辛酸经历。本文试分析打工小说的主题、精神内涵等艺术风格,旨在推动打工小说的影响,更好地促进打工小说的发展。

  • 空间·身体·生命——解读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

    作者:林玲 刊期:2012年第16期

    本文从"空间"的维度来解读张爱玲的《金锁记》,以空间与身体的关系为理论基点,紧扣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通过空间这一认知范式来重新解读《金锁记》的文学空间对身体、空间与生命体验三者的融合。

  • 张爱玲与鱼玄机情感世界探微

    作者:段晓玲 刊期:2012年第16期

    上个世纪40年代的小说家张爱玲和晚唐女诗人鱼玄机,均以各自的爱情体验为素材创作了诸多爱情题材的作品。综观她们的作品,发现两位作家在积极追求真正的爱情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作品入手,着重分析她们的爱情观,对两位作家的情感世界进行初步探析。

  • 从《荷花淀》看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作者:王卫华 刊期:2012年第16期

    作为"荷花淀派"的开创者,孙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本文以其"诗体小说"的代表作《荷花淀》为蓝本,通过对其审美情趣和表现手法的理性分析,以小见大地探讨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详细解析孙犁小说中美好生活的憧憬、淡雅环境的性情、战争年代的爱情、清丽秀美的语言、清新脱俗的审美情趣,详实探讨了孙犁小说所运用的例如白描、动静结合、情景...

  • 茅盾早期作品中“革命”与“自我”的纠葛

    作者:韩明港 刊期:2012年第16期

    茅盾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余波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在他的意识中,有着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而现代意义上的"革命",却要求首先放弃"自我"。放弃"自我"投入"革命"与眷恋"自我"游离"革命"之间的困惑,成为茅盾必须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茅盾的早期作品中,从《蚀》到《虹》,都或明或隐地存在着"自我"与"革命"之间的犹疑,这种犹疑成为我们理解大革命之...

  • 张资平的小说命运与文学末路

    刊期:2012年第16期

    张资平一生有过五次小说被"腰斩"的经历,这些"腰斩"最终断送了他的文学之路。张资平的遭际再次证明,作家的人格操守极为重要。

  • 无望地沉沦与父权社会的掘墓人——论现代家族文学中的“不肖子”形象

    作者:解浩 刊期:2012年第16期

    作为构成封建家族基石的"父母子"铁三角中的重要环节,"人子"如果没有自觉自愿承担起振兴家族的重任,就常常被视为"不肖"。"不肖子"们或吟诗作画、侍弄花草,在懒散中消散了羽毛;或吸食鸦片、放纵情欲,在无望中自觉地沉沦下去;或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并以决绝的姿态向封建家族发起挑战,成为父权社会真正的掘墓人。他们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现代家族...

  • 诗词人文精神构建及美感

    作者:张正武 任福艳 刊期:2012年第16期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总是满怀激情地构建着人文精神的高楼大厦,并把这种伟大的精神外化为其诗词中以人为本的崇高诗意美、以民为本的高尚诗魂美、以情为本的浓烈诗情美。其中,以人为本是其丰满的血肉,以民为本是其充盈的灵魂,以情为本是其鲜活的血液,他们共同铸就了诗词人文精神的光辉形象,永远在中华民族文化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人文光芒...

  • 浅析《雷雨》中周朴园的第一主角意义

    作者:陈怡泉 刊期:2012年第16期

    《雷雨》的第一主角究竟是谁?在众多的说法中,还是以"周朴园说"为最佳。本文就从周朴园作为"第一主角"所体现出来的结构关系意义、主题内容揭示、戏剧情节推动、性格复杂意义与独特悲剧意义这五个方面加以分析与论证。

  • 论《北京人》中愫方的文化依附心理及生命价值的消解

    作者:吕继红 刊期:2012年第16期

    愫方是《北京人》中的人物,她是人情美的寄寓者。追寻作者的创作足迹,借助戏剧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人与生俱来的生存困境,批判了旧的时代与文化,但在愫方的身上明显流露出对旧文化的依恋与执迷,这一时代的文化正在走向毁灭,而人物带给人的心灵震撼正缘于这一矛盾的体现。

  • 谈鲁迅《故事新编》的解构与建构

    作者:赵弼 刊期:2012年第16期

    鲁迅的《故事新编》将神人和圣人还原为俗人,把英雄、圣人置于一种尴尬境地,使整个文本体现了反讽和戏拟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作者在荒诞中消解了传统的英雄观和历史观,重塑了人性化的历史文本,构建了普通世俗人物与圣贤平等的话语权,完成了对现实的批判。作者在解构的同时又在建构,可以说是一部后现代语境中具有民族狂欢化色彩的创新型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