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作家杂志 北大期刊

Writer Magazine

杂志简介:《作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2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作家走廊、记忆·故事、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我说我在、王手短篇小辑、王可心小辑、金短篇、小...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4044
国内刊号:22-1028/I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11946
总被引量:4774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10.2571
立即指数:0.0061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4714
  • 莫言:叩响历史之门

    作者:一笑 刊期:2012年第08期

    莫言是新时期以来一位极具个性特征的作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始终以先锋的姿态进行写作,他的富有民族特色、同时又充满人类共同性的东方文化的书写,他对本民族文化的批判和弘扬、超越和归根,无论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称得上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莫言迄今最重要的作品有这样几部:长篇处女作《红高粱家族》(1986),十年之后

  • 不同的视域 相同的情思——论《商州又录》与《离别西海固》的创作特征

    作者:史玉梅 刊期:2012年第08期

    贾平凹与张承志用独特的视角将黄土高原的地域环境、淳厚的传统文化、高原民众顽强坚韧的生存精神展示给读者,尤其是对赤子情怀的真实流露、审美意象的苦心营构、诗韵与率性的彰显,更显现出两位作家思想的锋芒和写作才能。

  • 不可或缺的小人物——《蜗居》线索人物陈寺福探微

    作者:高昕 张晋良 刊期:2012年第08期

    《蜗居》中的陈寺福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本文结合原作详细地分析其性格和心理,深入探究他从发迹到失败的过程,以此显示小说的现实意义。

  • 浅议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性别之痛

    作者:刘婕 刊期:2012年第08期

    新时期女性文学以描写女性的生存状态为主,表面的独立张扬及对男权主义的反抗揭示了其深层次的性别之痛,主要表现在爱欲关系由男性主导及性暴力等。为了争取女性自身的性别权益,保护自己的性权利,女性文学在性别的解放之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走进历史深处的故乡——解读抒情女性萧红的故乡情结

    作者:高静 刊期:2012年第08期

    在东北作家群中,萧红与其故乡呼兰小城的关系最为耐人寻味,她长期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身体与故乡渐行渐远。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却凝结着深厚的乡土情结,她对故乡的书写越来越多,其笔触走进历史深处,渗透了对故乡生命原始状态出自本能的爱,展现了生命最为真实也最为残酷的挣扎,给中国现代文学增添了一抹凄迷的色彩。

  • “恋爱的外衣”与象征的背后——茅盾《野蔷薇》解读

    作者:卜繁燕 刊期:2012年第08期

    在《野蔷薇》中,茅盾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与象征主义创作手法融合为一体。这样的结合,使小说既具有反映现实的真实性,又具有寄寓某种意蕴的深刻性。

  • 重庆文化与抗战时期的重庆书写

    作者:尹莹 刊期:2012年第08期

    抗战时期,重庆以其独特的城市文化性格为作家的文学想象提供了灵感,从而不断回响在国统区的文学创作中。在创作中,重庆的城市空间、文化上的本土性和混杂性以及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斗争极大地影响了作家对城市的美学认知,影响了作家生活和思维的方式,这决定了他们作品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使重庆借助文学艺术穿越时空而被广泛体验。

  • 论李金发象征诗歌的“现代情结”

    作者:丁勇 刊期:2012年第08期

    李金发的象征诗歌在象征和暗示、联想和幻想中渲染了一种"现代情结",集中体现为感伤、抑郁、迷乱、神经过敏、纤细柔弱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体验。表面上颓唐消极的"现代情结"既是李金发孤独忧郁的灵魂和个性的显影,又有着深厚的社会根基和浓郁的时代色彩,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种遥远的继承和异化的改造,自觉不自觉与中国古代诗歌审美意识的积淀相沟...

  • “新时期文学”创作理念探析

    刊期:2012年第08期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到来,我们迎来了"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文艺创作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指导,因而新时期文学创作也具有了新理念。本文首先对"新时期文学"的发展阶段及走向进行研究,然后具体阐述和分析"新时期文学"创作的三个新理念,旨在通过对"新时期文学"创作理念的研究,启发新一代作家的文学创作,为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做出贡...

  • 论伊恩·麦克尤恩对家庭权力的极端演绎——以《与橱中人的对话》和《化装》为例

    作者:陈姝 刊期:2012年第08期

    本文通过解析伊恩.麦克尤恩两篇有关家庭权力的主题阐释的典型篇目——《与橱中人的对话》和《化装》,解读其中时刻突显的成人权力与青少年的成长诉求之间的矛盾,指出这两部短篇小说是作者麦克尤恩的精神世界中对成人世界和成人权力的抵牾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他渴望打破成人世界的规训、建立自由青春世界的诉求。

  • 在分裂的碎片中寻求突破——《金色笔记》解构主义思想解读

    作者:邓琳娜 刊期:2012年第08期

    《金色笔记》别具匠心的小说形式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实验,丰富了小说的艺术性;而小说所包含的社会深度和广度也确定了其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地位。本文试图从小说的分裂主题出发,分析小说中的解构主义思想和叙述方式策略。莱辛对小说中无处不在的二元对立体进行操纵、破坏、消解,并赋予二元对立体次要的一方新的价值来化解对立、消除界限,并寻求突破...

  • 《安琪拉的灰烬》女性人物分析

    作者:王晓华 刊期:2012年第08期

    本文以拉康的主体理论、弗洛伊德的宗教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美国作家弗兰克.麦考特小说《安琪拉的灰烬》中的女性人物对弗兰克在性别角色、民族与宗教认知及道德观建构的三方面的影响,深入解读影响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形成的要素。

  • 《紫色》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理想

    作者:王镇 刊期:2012年第08期

    艾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立足于美国黑人女性的历史、经验和语境,通过对男性/女性、白人/黑人、异性恋/同性恋等二元对立模式的解构,对人类知识结构和社会体系中的偏颇进行批判和改良,以政治性解决方案——妇女主义勾勒出重建人类伊甸园的路线图,强调重建理性的思维、哲学、文化和社会体制以实现人类思想与行为的全面升华才是人类的理性选项,...

  • 觉醒、迷失、重建——《接骨师的女儿》中的女性主体性

    刊期:2012年第08期

    谭恩美的小说展示出几代华裔、尤其是华裔女性在美国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人生。她的故事里往往会出现在父权当道、种族歧视的环境里生活过的母亲和持有美国价值观的女儿。本文聚焦的是谭恩美2001年作品《接骨师的女儿》中的两代女性主体性的发展变化。

  • 混乱社会中的人文关怀——解读略萨的《绿房子》

    作者:吴秋懿 刊期:2012年第08期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在其作品《绿房子》中展开了一幅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的北部秘鲁的广阔社会生活画卷,描绘了众多人物的生活、遭遇和命运。这些人物的命运虽然不同,但在强大的社会力量的摆布下都不免具有悲剧性。小说通过描写这些悲剧人物的混乱生活向我们展示了社会的黑暗与种种时弊,试图唤起人们对秘鲁乃至拉丁美洲许多国家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