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作家杂志 北大期刊

Writer Magazine

杂志简介:《作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2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作家走廊、记忆·故事、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我说我在、王手短篇小辑、王可心小辑、金短篇、小...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4044
国内刊号:22-1028/I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11946
总被引量:4774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10.2571
立即指数:0.0061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4714
  • 情感的力量——评艾丽丝·默多克《钟》

    作者:A·S·拜厄特 卓欢 刊期:2011年第06期

    像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托尔斯泰、艾略特、詹姆斯一样,艾丽丝·默多克关注的是如何在一个不断加速变化,并且道德信仰不断缺失的世界里道德地生活。她写小说并研究哲学,而她的小说揭露的多为思想面临生活所迫而导致的命运的改变。默多克的才能就是把社会讽刺和她性格中富有

  • “种的退化”观念在《檀香刑》中的深入索解

    作者:程艳芳 刊期:2011年第06期

    对"种的退化"问题的追问贯穿了莫言全部长篇家族小说的创作过程,这种索解在《檀香刑》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民族悲剧是个体命运异化的根本原因。

  • 对于世情的嘲讽与悲悯——论铁凝小说的审丑艺术

    作者:宋银霞 刊期:2011年第06期

    铁凝是以《哦,香雪》、《孕妇和牛》的诗意化书写著称于文坛的,但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她同样关注阴暗与丑陋的存在,并且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认真书写着。以丑衬美、在戏谑与嘲讽中表达同情与悲悯,是铁凝书写丑的主要方式,她通过这种方式为中国20世纪文坛呈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 迟子建小说中的死亡意识评析

    作者:唐志伟 刊期:2011年第06期

    爱情与死亡是文学中永恒不变的话题。当代著名作家迟子建也不例外,在她的小说中始终萦绕着浓浓的"死亡意识"。可以说,迟子建对死亡主题情有独钟。她的作品涉及到各种形态的死亡以及死亡对活着的人们的影响。迟子建小说具有"田园牧歌"式的美,而她笔下的死亡也是独具温情和诗意的。迟子建通过对死亡主题的关注和诗意书写,表现了她对人生终极意义的...

  • 飞扬烂漫的青春之歌——试论朱天文的《击壤歌》

    作者:王文艳 刊期:2011年第06期

    台湾女作家朱天文的自传《击壤歌》以书中塑造的纯真、热情、叛逆,富有梦想的年轻人形象和飞扬烂漫的青春气质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也为我们今天了解70年代真实的台湾社会提供了参照。而其充沛的生活质感,蓬勃健康的精神风貌更为大陆"80后"的青春文学写作提供了借鉴。

  • 浅析李佩甫小说中的下岗女工形象

    作者:陈英群 刊期:2011年第06期

    下岗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下岗工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李佩甫对下岗失业工人的命运和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忧虑,把同情的目光投向了最为弱势的下岗女性的身上。本文以李佩甫创作的《钢婚》、《学习微笑》、《等等灵魂》中三位性格各异、形象鲜明的下岗女工为例,分析其作品所散发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 王朔调侃式语言的运用特色

    作者:吴峥嵘 刊期:2011年第06期

    作为当代文坛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王朔的小说因其对于正统文化及思想的调侃而受到人们的热议。王朔小说的调侃意味是凭借它特殊的语言运用方式而实现的。王朔往往通过故意违背语言的通顺原则以及语言的异常搭配来达到调侃的目的。

  • 论史铁生的爱情观

    作者:李真 刊期:2011年第06期

    灾难深重的命运迫使史铁生苦苦思索人的生存意义,在探寻生之意义的过程中,他深刻领悟到残疾与爱情是生命的寓言,是人类故有的遗传密码,爱情在他的作品中显示出神圣的光彩。史铁生认为爱情是孤独的体现,同时也是对人类残疾拯救的一条途径。爱情需要寻找,爱情与性密不可分。

  • 叶儿克西·胡尔曼别克和萧红作品比较研究

    作者:夏雨 刊期:2011年第06期

    萧红和叶儿克西·胡尔曼别克同为女性作家,同样惯于散文化叙事,同样在作品中深度关注生与死,但两者相似的背后却隐藏着很大的不同。

  • 乞讨合奏中的片刻呢喃——张爱玲《封锁》新读

    作者:汪禄应 刊期:2011年第06期

    都市生存现实而又残酷,人人都在为此而忙活,《封锁》中的男女主人公心无旁骛,无疑是物质生存大戏中的佼佼者。封锁中放纵情爱,只是因为他们一直"被忙"得远离情爱,精神上的贫乏与饥渴让两人尽享人间的片刻呢喃。然而,物质俗欲的现实性远远大于精神追求的紧迫性,只会觅食的"乌壳虫"写尽了强势俗欲压迫下都市人的无奈和卑微。

  • 多声部的奏鸣曲——论《南行记》的三重主题

    作者:谢辉 刊期:2011年第06期

    艾芜早年的小说集《南行记》,是一部极具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作品,书中所涉及的流民世界,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贫苦民众的一个边缘缩影,他们身上印刻着时代与历史的痕迹,艾芜在赞叹他们原始粗朴但又顽强峥嵘的生命力、生命意志的同时,又向我们展示着他们身处异乡无处依托的痛苦和绝望,以及一直被压抑着的希望和梦想。本文以《南行记》中的具体篇...

  • 沈从文作品美学蕴含探析

    作者:杨金华 刊期:2011年第06期

    文学作品的美是艺术美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主客观的统一。一部美的艺术作品,不仅要反映出客观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还必须具有完美生动的艺术表达形式。沈从文作为成功的乡土文学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完美的文艺作品应当具有的审美品位,本文将就此做一详细探讨。

  • 论郭沫若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基督教观念

    作者:刘海洲 刊期:2011年第06期

    在郭沫若早期的小说创作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思潮和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使他的早期小说创作带有明显的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观念,如强烈的忏悔意识、受难牺牲的救世精神、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是其早期小说创作的一个明显特征。

  • 谈张天翼讽刺小说的贡献与文学史意义

    作者:杨春风 刊期:2011年第06期

    张天翼对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文学贡献与文学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执着于审丑的创作倾向;二、现代小市民社会中层系列形象的提供者;三、对中国讽刺小说表现艺术的丰富;四、中国现代讽刺小说史上承前启后的桥梁。

  • 在围困中“出神”——黄玲君诗歌阅读札记

    作者:刘康凯 刊期:2011年第06期

    黄玲君的诗歌具有独特的体验方式,她的出神之思,赋予她以透过事象与物象、暴露和揭示生命与世界的内在断裂和连续性的能力;这种能力又并非专断独行,而是与对事物的深度凝视结合在一起,不是脱离事物,而是还原事物;在此基础上,她的诗歌具有弥合生命与世界的断裂、寻求超越的顽强冲动,这种冲动赋予她的诗以动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