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作家杂志 北大期刊

Writer Magazine

杂志简介:《作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2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作家走廊、记忆·故事、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我说我在、王手短篇小辑、王可心小辑、金短篇、小...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4044
国内刊号:22-1028/I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11946
总被引量:4774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10.2571
立即指数:0.0061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4714
  • 《白鹿原》:儒家文化的现代思考

    作者:秦琪 刊期:2011年第02期

    《白鹿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作品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了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了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着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自1993年6月出版后,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

  • 当代中国乡土精神的迷失——简论贾平凹的《秦腔》

    作者:郭运恒 王俊佳 刊期:2011年第02期

    自获得茅盾文学奖后,贾平凹的《秦腔》就备受关注。在《秦腔》中,作者通过对日常琐碎生活的描写,为自己的故乡立了一块碑。在平淡无奇的叙述中,作品饱含着作者隐隐的哀伤,面对着曾经的故土,他已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归属,他的故乡乃至当代整个中国的乡土精神都处在迷失中。

  •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三角洲——谈路遥笔下人物的人生轨迹

    作者:臧小艳 谢飞 刊期:2011年第02期

    作为一个陕北农民作家,路遥十分关注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尤其是生活在这一交叉地带的农村青年们。他的作品多描写由于城乡社会的二元对立,在交叉地带生活的农村青年们徘徊在城乡差别的鸿沟前,跳跃、奋斗、挫折的一幕幕人生悲喜剧,影响着一代代的农村青年,激励他们用精神的富有来战胜物质的贫穷。

  • 现代文明社会的病态产儿——浅谈“围城人”方鸿渐

    作者:熊作勤 刊期:2011年第02期

    《围城》立足于现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土壤,而作者钱钟书也正是通过对方鸿渐这一人物性格及命运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整个现代文明的危机和现代人生的困境,体现了他对有关人类的一些永恒性问题的思考。方鸿渐这个现代文明社会的病态产儿的代表也因此深深打上了20世纪现代文明和现代思潮的烙印。

  • 从姚木兰透析林语堂的人生哲学

    作者:熊丽 刊期:2011年第02期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第一部英文小说,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林语堂塑造的儒道兼容、中西融合、由遁世至入世的姚木兰所呈现出的多面的立体美,既是他人生哲学的体现,也是他对中国现想人文品格和精神的设想和形象的诠释。

  • 萧红小说女性生命悲剧根源探究

    作者:王静 曹锦锦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中国现代伟大的女作家萧红,一生短暂而又凄凉,在多年的流浪生活中她亲身体验到阶级压迫、民族灾难、饥饿、贫困、疾病对女性的死亡威胁,尤其是不幸的婚姻生活更让她深刻地体验到无处不在的男权意识的性别压迫使女性始终处于痛苦和不幸之中。也因此,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女性意识。本文主要从闭塞落后的地域特征、经济的贫乏、男权的压迫、...

  • 浅析梁实秋休闲文学的现实意义

    作者:宋淑芬 刊期:2011年第02期

    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休闲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休闲使人得到自我完善,获得人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梁实秋的散文作为一种休闲读物,具有休闲文学的特征:知性、闲适、智慧、幽默。因此对于当代人来说,阅读梁实秋的休闲作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论诗歌语言的张力与格言意味

    作者:高文翔 刊期:2011年第02期

    诗歌语言张力的具体内涵是如何在诗歌实践中体现的?诗歌语言的格言意味与哲理有何区别?本文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论述。

  • 孝与爱:孔子与鲁迅的对话

    作者:刘玉红 刊期:2011年第02期

    孔子的孝道以正名思想和内省意识为前提,是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成分。而鲁迅则肯定了儒家孝道中合乎人情的内容,批判了被政治权力利用的孝道,提出以生物本能为底线的爱的思想。关于孝与爱,孔子和鲁迅有着惊人的一致。

  • 谈摄影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及创作构思的表现

    作者:王伟 刊期:2011年第02期

    摄影文学是一种融合了摄影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崭新的艺术形式,是人类读图时代的必然产物。摄影图像与文字语言分别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在摄影文学的艺术形式中,摄影与文学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割裂的。鉴于摄影艺术的特点,没有实际对象的想象显得虚无缥缈,而摄影文学作品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展示着艺术作品。在艺术作品的描绘方面...

  • 艾丽丝·门罗《石城远望》叙事伦理研究

    作者:万威 刊期:2011年第02期

    《石城远望》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艾丽丝.门罗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它从女性主义叙事角度着手,展示了平凡生活中的女性命运及她们对自我和幸福的追求,构建了女性叙述美学理论。本文从现代小说叙事伦理的概念谈起,结合女主人公的生活细节和心理描写,分析了《石城远望》的叙事伦理。

  • 浅析里德《黄后盖收音机破了》中的媒介霸权意识

    作者:彭艳 刊期:2011年第02期

    《黄后盖收音机破了》是非裔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伊斯米尔.里德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里德以其敏锐的眼光和锋利的笔锋展现了一个已经陷入"媒介霸权"困境的不一样的美国社会,昭示了作为一名非裔美国作家的他已经跳出黑人身份的局限,展现了自己作为一位美国公民对整个美国社会的人文关怀。

  • “逃逸者”的“醒转”——罗伯特·潘·沃伦历史观探究

    作者:吴泽庆 刊期:2011年第02期

    20世纪美国作家罗伯特.潘.沃伦在小说、诗歌和文学评论领域成就非凡,是获奖最多的美国作家之一,作为"福克纳的真正继承人",他的小说大都取材于美国南方历史。本文通过对沃伦的三部小说《夜间的骑手》、《在天堂的大门口》和《国王的人马》的主人公的梳理,探索了沃伦作品背后的历史观,即孤独、失意的南方人逃离了历史,疏离了祖辈,面临身份的缺失,...

  • 《喜福会》和《接骨师之女》叙事结构浅析

    作者:张淑梅 高文晏 刊期:2011年第02期

    谭恩美的《喜福会》和《接骨师之女》因其感人至深的移民母女关系主题、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和新颖独特的叙事结构,而赢得了读者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本文主要分析了谭恩美这两部作品中所包含的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叙事结构和西方故事的环结构,进而探讨了这种中西结合的叙事结构为作品带来的效果。

  • 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作者:马永红 杨亚涛 刊期:2011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福克纳小说《喧哗与骚动》中多角度叙述、内心独白、时空倒置等意识流手法运用的分析,阐述了福克纳在作品中采用意识流手法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服务,同时这一手法的运用也符合读者认识的逻辑过程和事件的客观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