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作家杂志 北大期刊

Writer Magazine

杂志简介:《作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2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作家走廊、记忆·故事、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我说我在、王手短篇小辑、王可心小辑、金短篇、小...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4044
国内刊号:22-1028/I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11946
总被引量:4774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10.2571
立即指数:0.0061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4714
  • 写作中的一生:玛丽琳·罗宾逊

    作者:艾玛·布洛克斯 路星 刊期:2009年第14期

    <正>橘子奖得主解释她为什么喜爱平常的对话胜于"旅游手册中读到的"所谓冒险。"我等待声音自己出现,我无法凭空创造它们。"玛丽琳·罗宾逊玛丽琳·罗宾逊三部小说中有两部的背景都在基列小镇,一个爱荷华州的"顽固前哨",书中角色在小镇中默默过

  • 论“战国策”派的民族主义思想

    作者:尹小玲 刊期:2009年第14期

    "战国策"派是滥觞于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大后方昆明、重庆等地的一个文化派别,主要成员有林同济、雷海宗、陈铨等人。由于曾受到"革命文艺界"的批判,半个多世纪以来,对"战国策"派的研究,政治批判多,学术评价少。本文从批判的角度,论述其民族主义思想,希望能对其做出一个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

  • 消费盛宴下的“张爱玲现象”

    作者:陆璐 刊期:2009年第14期

    "张爱玲热"不仅反映出公众对张爱玲作品的喜好,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思潮的流向趋势。因此,反思"张爱玲热"必然涉及到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本文试图深入分析"张爱玲热"透视而出的时代主题的变迁,通过对"张爱玲现象"的解剖,反思当代中国文学消费的价值取向。

  • 40年代“苏张”热探因

    作者:薛静 刊期:2009年第14期

    40年代不同于主流话语创作的张爱玲和苏青受到当时读者的广泛认同,在阅读中,读者暂时忘却了战争,满足了消除战争恐惧心理和逃避亡国现实的需求,作品因而成为战争阴霾下心灵的慰藉。她们的作品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是受到读者关注的主要原因。

  • 从“铁屋”中出走——对残雪小说《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的一种解读

    作者:夏衍 刊期:2009年第14期

    谜一般的残雪正如她小说中的"我"一样,在象征着人类生存困境的"铁屋"中"呐喊",她呼唤人们认识自我,走出困境。《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以阿梅为中心,用家庭、婚姻、屋子等来象征阿梅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解构现实和人性,呼吁人们发现自我、完善自我,从禁锢的"铁屋"中走出来,寻找更加广阔的世界。

  • 融合中的消隐——对十七年文学中抗战叙事风格的反思

    作者:潘海军 刊期:2009年第14期

    关于十七年文学中的抗战叙事,在人物的塑造上呈现出模式化和脸谱化的特色。本论文试图从自律与他律的角度以及抉择中如何消隐价值高度等方面,对这一问题予以探讨。

  • 浅析池莉小说的女性主体意识

    作者:陈献兰 刊期:2009年第14期

    池莉是当代深受读者关注和喜爱的女作家,是"新写实主义"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更多地站在女性的立场来看待这个世界,对中国社会中女性这个相对弱势的群体倾注了更多的同情和支持,表现出对爱情婚姻非常理性和冷静的态度。从池莉小说所塑造的众多女性人物形象中充分体现了其女性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及对传统男权观念的批判。

  • 解读建国后作家的精神策略——以沈从文等人为例

    作者:巫晓燕 刊期:2009年第14期

    建国后30年间,中国作家历经磨难,时代精神的重压和艺术精神的抗争是他们面临的双重困境。在这一困境中,沈从文、丰子恺等作家选择了在静观与退守中保持一份精神的独立和自省,这样的精神抉择显示了现代作家保持独立人格的执著与对生存的智性认识,更显示了主体精神存在的意义。

  • 从《遍地枭雄》看王安忆的“转向”

    作者:杨丹丹 刊期:2009年第14期

    王安忆2005年推出的长篇小说《遍地枭雄》成为作家上海叙事精神谱系的"拐点",在美学与伦理的双向维度上对上海文学叙事的局限进行"文学革命";本文主要以性别的另一张脸谱,空间的双重变轨,故事的仪式场等叙事美学策略的更新为切入点,探寻作家上海叙事的另一张脸谱,以及作家对自我与他者、与历史秩序之间复杂而多重关联的哲学思考。

  • 浅谈路翎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挖掘

    作者:王小环 刊期:2009年第14期

    路翎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罕见的创作天才。他二十二岁就写出了近八十万字的《财主底儿女们》,并因这一"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而蜚声文坛。他凭其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恣肆的激情以特有的力度和深度刻画了40年代前后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难与心路历程,塑造了一批充满旷野情怀的姿态独特的流浪汉形象。

  • 论当代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

    作者:宋彩霞 刊期:2009年第14期

    本文通过对微型小说的主题开掘、构思谋篇、人物塑造、表现手法等方面技巧的探讨,旨在对微型小说创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生活与生命的“双痛”——评方方的中篇小说《万箭穿心》

    作者:朱彦芳 刊期:2009年第14期

    作家方方近年来的创作在貌似"底层文学"的面貌中,深蕴着一个中年女性作家的独特思考,即生活与生命的必然的悲剧性质。文本中昭然若揭的意象表征了作家对生活与生命本质的体认与揭示。

  •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情景艺术

    作者:李和杰 刊期:2009年第14期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所描绘的景物,各具特色,充满了诗情画意。他的散文以景美、情浓创造了一种诗画俱美的意境。本文从其散文写景、抒情的特色出发,探讨朱自清散文情景艺术的几种形式。

  • 论莎士比亚作品中“反讽”手段的价值蕴含

    作者:关晓燕 刊期:2009年第14期

    "戏剧反讽"在莎士比亚剧作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使得他的戏剧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本文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莎士比亚作品中造成"戏剧反讽"效果的手段,以揭示莎剧"戏剧反讽"所具有的巨大魅力。

  • 论哈姆雷特行为延宕的社会价值

    作者:王永友 刊期:2009年第14期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的传世剧作,在艺术上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复仇过程中的延宕行为是内心人文主义的善良、仁慈与社会现实的丑恶、残忍碰撞的结果,同时也是人文主义者完美的理想主义思想与现实的斗争的必然产物。其行为的延宕有一定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