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作家杂志 北大期刊

Writer Magazine

杂志简介:《作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2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作家走廊、记忆·故事、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我说我在、王手短篇小辑、王可心小辑、金短篇、小...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4044
国内刊号:22-1028/I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11946
总被引量:4774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10.2571
立即指数:0.0061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4714
  • 牛仔装——时尚文化新的传播媒介

    作者:夏晓春 刊期:2009年第10期

    一百多年来牛仔装是时尚、年轻的象征,也是世界时装大师们热衷的服饰之一。牛仔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而牛仔装是牛仔文化最直接的表达;牛仔装的表情是赋予设计新的美感与生命力;牛仔装是时尚牛仔文化的魅力。

  • 作家

    刊期:2009年第10期

    蒋扬帆出生于1968年8月。现为湖南科技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师,武汉大学高校教师在职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参与和主持省级院级课题4个,近年来在《文艺报》、(云梦学刊》等刊物8篇。

  • 龙建华

    刊期:2009年第10期

    龙建华出生于1959年。曾在洞庭湖滨下过乡,昆仑山下扛过枪。脱下戎装后曾在中专学校任过工人、干事、教师、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学生科长、《常农学刊》副主编。进入21世纪后,任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中文教师、《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炽烈地绽放,绵延地流淌——池莉小说《所以》与王安忆小说《长恨歌》女性意识的比较

    作者:唐宏 刊期:2009年第10期

    池莉的《所以》和王安忆的《长恨歌》是颇具特色的两部女性主义长篇小说,本文通过人生形态、叙述视角、语言等三方面比较这两部小说在女性意识展示形态方面的差异。

  • 论余华小说的苦难主题

    作者:闫兰娜 刊期:2009年第10期

    本文以余华小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余华作品《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总结了余华小说中的苦难主题,并指出了余华小说苦难主题的存在学意义及其最终的价值体现。

  • 浅析《黑骏马》的诗性特征

    作者:张爱辉 刊期:2009年第10期

    《黑骏马》以其独特的诗性艺术魅力感染了读者。其诗化的人物形象、跳跃性的结构和洗练的剪裁手段、极具诗味的意象以及充满诗意的语言使这部小说彰显出诗歌的特质。

  • 论韩少功创作与巫楚文化的关系

    作者:马景文 刊期:2009年第10期

    韩少功作品想象奇丽,文体摇曳多变,追求精神激情,从容展示自己异常丰沛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理想,其风格迥异于同时代作家。透过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民族传统文化和巫楚乡俗文化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可以说,韩少功在文学之旅上留下的长长身影,不难在其故乡的巫楚文化中找到支点。

  • 浅析都梁小说的语言特色

    作者:冯常荣 刊期:2009年第10期

    都梁是当代文坛上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善于把大的历史背景与小的人物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叙述特殊时代的历史故事,刻画特定时期的个色人物,从而表现他崇尚和平、健康、文明的审美情趣。小说中质朴、幽默、哲理、诗意的语言,又充分体现了都梁所追求的小说意境之美。

  • 谈《小鲍庄》与《白鹿原》中的家族文化和神话传说

    作者:李博文 刊期:2009年第10期

    分别发表于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小鲍庄》与《白鹿原》,相隔近二十年,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家族文化和神话传说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二者对两部作品的内容的构建和思想的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小成本电影神话的背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折桂奥奖的启示

    作者:吴晓东 刊期:2009年第10期

    除了一举拿下奥斯卡8座"小金人",横扫金球奖4项大奖,从独立制片中异军突起,以小博大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目前已经在全球包揽了近百个电影奖项,可谓风光无限。

  • 解剖与伤痛:刘震云小说中人之完满人格的缺失

    作者:王凤玲 刊期:2009年第10期

    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以表现人的精神存在为旨归,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人之精神特质进行着勘探,尤其是对其完满人格的缺失作了精确而彻底的展示,从而沉痛、深刻地检视和剖析了在客观外在物面前民众人格被撞成碎片的悲剧性特征:主体意识的奴化、理想精神的泯灭、内心和谐的失衡、情感世界的荒芜。从马克思主义的全人建构观来说,人格走向健全的标尺是...

  • 显性与隐性 政治与民间——浅析赵树理的小说视野

    作者:李建平 刊期:2009年第10期

    作家一般都有两重视野,第一视野触及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第二视野关注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赵树理小说第一视野表现在关注与政治切近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第二视野则表现在他的作品传达了真正的民间的声音。本文主要分析了赵树理小说第一视野和第二视野的一致和不一致之处,而赵树理在文学上和政治上的成败得失皆可由此找到答案。

  • 建构神秘与解构神秘——比较《尘埃落定》与《大地的阶梯》对藏区表现之异

    作者:高宜增 刊期:2009年第10期

    阿来在《尘埃落定》中使用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而他在《大地的阶梯》中则采用了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其所叙述的西藏揭去了神秘的面纱。从其前后创作手法的转变中,我们可看出阿来对"生命原乡"本色的追寻,看出其从神秘走向人间的过程。

  • 在“本末倒置”的世界里寻找平衡——张炜文学创作管窥

    作者:李娜娜 刊期:2009年第10期

    在张炜的文学文本中,乡村世界是和"美"相对接,而都市世界是和"丑"相对接的,然而对立对峙的两极书写并没有使张炜对都市丑决然抛弃,而是激励作家用悲悯情怀关照一切苦难和丑陋,经历了对"丑"的无情揭露、对"丑"的决裂、对"丑"的容忍和对"丑"的匡正,作家的审美眼光向都市世界延伸。

  • 失落的悲剧——《新结婚时代》女性解读

    作者:谢敏娟 刊期:2009年第10期

    王海鸰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展现了三桩婚姻的真实图景,揭示女性自主意识的逐渐失落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女性对女性架构的壁垒与压迫也在小说中很好的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