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作家杂志 北大期刊

Writer Magazine

杂志简介:《作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2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作家走廊、记忆·故事、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我说我在、王手短篇小辑、王可心小辑、金短篇、小...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4044
国内刊号:22-1028/I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11946
总被引量:4774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10.2571
立即指数:0.0061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4714
  • 拒之门外——诺贝尔偏好实验小说,美国小说家坚持经典却无功而返

    作者:马克·劳森 路星 刊期:2009年第06期

    文化评论家在网上寻找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的小说,却惊奇的发现最常见的搜索结果竟然是一部关于青年爱因斯坦的电影DVD。被赞为"开拓新视野、新冒险"的68岁法国作

  • “乡下人进城”文学叙述的偏离与反思

    作者:徐学鸿 刊期:2009年第06期

    "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推助了文学对底层人物的人生关怀,使文学增添了为人生的时代气息,但这一文学叙述在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与反思的同时,所流露出的对社会主流现象的偏离应引起关注。

  • 在革命话语的烛照下——论张天翼笔下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陈晓燕 刊期:2009年第06期

    30年代,左翼作家张天翼经常以革命为大背景,描写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超越了知识分子革命生活的物质和身体层面,更多地关注知识分子深层心理在"革命"这个大命题的强烈辐射下,出现的旧式心理显影和精英意识的变异。他对于"革命知识分子"的独特观照和深刻批判,审慎地提出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和自体精神建设的历史性问题。

  • 90年代学院知识分子小说三家论——格非、李洱、徐坤

    作者:张帆 刊期:2009年第06期

    格非、李洱、徐坤是90年代以来,在学院知识分子题材领域较有代表性的三位小说家,本文通过分别论述三者的相关作品,讨论作为知识分子的纯文学作家,如何以写作行为应对巨变中的现实,以及他们的小说所体现出来的形式特征和症候。

  • 挺立在中原大地上的两个寡妇形象——读《耙耧天歌》和《第九个寡妇》有感

    作者:王海艳 刊期:2009年第06期

    尤四婆和王葡萄是挺立在中原大地上的两个寡妇形象,二人都有坚定的生活目标、强悍的生命力并都远离权利世界,但尤四婆体现了更多的母性,王葡萄则具有更多的女儿性,二人在对待男人的态度及人生结局方面也有所不。

  • 爱情:无法消解的人生悖论

    作者:刘绍军 刊期:2009年第06期

    路遥深知人类爱情的弱点,在小说《人生》中他用感性的手法深刻揭示"爱情创造平等,但不追求平等"的矛盾本质,却并没有把爱情彻底解构。主人公高加林和刘巧珍试图通过追逐爱情改变社会地位的做法固然难逃失败的命运,路遥却为光芒四射的艺术典型刘巧珍,苦心孤诣地安排了爱情归属,让她及时回归,嫁给了自己——马栓——另一个改变了名字和性别的"男性...

  • 新写实小说的写实性分析

    作者:姜玉梅 刊期:2009年第06期

    新写实小说继承并超越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规范,以写实性的创作原则,全面而真实的反映了当代普遍存在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把写实主义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极致。

  • 从接受美学看余华作品对传统的颠覆

    作者:王晓玲 刊期:2009年第06期

    本文试图从余华80年代中后期的具体文本的分析中,去阐释他对传统的颠覆,并从接受美学的一些理论角度,说明这种颠覆对于接受者的阅读经验形成的创造性意义。

  • 传统文化的消亡者——对阿Q的文化解读

    作者:应银华 刊期:2009年第06期

    《阿Q正传》作为一部世界文学经典,自诞生之日起,备受世人关注。多年来对此文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本文试图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对主人公进行角色定位(边缘人物),并分析其双重性人格(即边缘人格),就其人格形成及悲惨结局作深入探讨,最终归结于民族传统文化作用的结果。

  • 为“活着”而活着——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活着》

    作者:欧阳钦 刊期:2009年第06期

    小说《活着》的成名,表征的偶然难掩时势必然的规律。笔者拟从时代大环境的角度,以存在主义的视角,深入剖析小说文本所蕴涵的思想和艺术魅力,一展小说作者在荒诞无理性的世界里、在命运的无常中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尊重,揭开了苦难生存困境下的人性永恒之美。

  • 男权文化的解读——以《新结婚时代》中“凤凰男——孔雀女”为例

    作者:陈光辉 刊期:2009年第06期

    通过对作品《新结婚时代》中人物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国依然是一个以男权为中心和主导的社会,女性在家庭内与与男性世界平分秋色,甚至为女性中心之强势,只是一种虚假的精神满足。作者没有过多地从女性的主体意识上去书写女性的觉醒过程,放弃了对人性的深层拷问,从不同侧面在不知不觉中膨胀了男性的主体霸权、压制了女性的主体性。

  • 浅析五四文学革命中的激进主义

    作者:马英群 刊期:2009年第06期

    五四时期,掀起了浩浩荡荡的激进主义文化潮流,以与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激进性姿态出现的五四激进文学,它所倡导的思想启蒙,无疑开启了中国社会由政治制度层面向文化思想层面推进的现代化进程,并全方位地制约着中国历史、文化乃至文学的现代转型。它高扬民主、科学的伟大旗帜,大力引进西方思想,猛烈抨击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思想领域从而呈现出新...

  • 他者言说自我——从形象学视角看三毛作品中的外国人形象

    作者:张云静 刊期:2009年第06期

    三毛是一位经历独特、饱受中西传统现代文明冲击的女作家,受到各国各阶层读者的喜爱。本文通过对三毛本人的个性特点及其作品的分析,主要以她的作品《西风不识相》、《这样的人生》、《五月花》为例,用比较文学中形象学的方法解读她笔下形色各异的外国人形象,从而审视三毛在外国文化里的"自我"与"他者",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和把握三毛...

  • 不能忘却的父爱——重读《忘掉她》和《哭亡女苏菲》

    作者:王艳玲 刊期:2009年第06期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被视为维系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伦理纲常。因此,家庭关系中原本带有浓厚亲情的父子关系,被赋予鲜明的政治等级色彩,把父亲的权威绝对地凌驾于子女之上,从而破坏甚或隔绝了父子(父女)之间自然的、人性的血缘关系。有别于传统父爱,闻一多的《忘掉她》和高兰的《哭亡女苏菲》共同传达出有血有肉有情的现代...

  • 自然自在的生态语言——论迟子建小说的语言特色

    作者:韩玉洁 刊期:2009年第06期

    迟子建小说语言的独特性来自于她独特的童年生境,是一种将人类引入自然的生态语言,显露出自然自在的生命特征和对精神故乡的坚守。这种语言以回归自然、回归生存大地、回归纯朴人性的方式,给笼罩在生态灾难下的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与自然亲近的救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