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作家杂志 北大期刊

Writer Magazine

杂志简介:《作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2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作家走廊、记忆·故事、诗人空间_高凯小辑、诗人空间_吴少东小辑、诗人空间_十二月诗会、我说我在、王手短篇小辑、王可心小辑、金短篇、小...

主管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4044
国内刊号:22-1028/I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11946
总被引量:4774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10.2571
立即指数:0.0061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2.4714
  • 拨开“身份”的迷雾

    作者:李筱怡 刊期:2008年第07期

    黄哲伦(David Henry Huang)是近20年来闪耀在华裔美国文坛和百老汇舞台上的璀璨新星。1988年,他凭借剧本《蝴蝶君》(M Butterfly)夺得了声名卓越的托尼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裔美国人。身为第二代华裔移民,他坦言从记事起,就对美国主流电影和电视中千篇一律的亚裔形象深感厌恶,同时也体会到和他父母一样的第一代移民心中的那份美国"边缘人"...

  • 1994年4月15日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演讲(节选)

    作者:黄哲伦 李筱怡 刊期:2008年第07期

    感谢主持人,感谢Abramowitz系列讲座邀请我到麻省理工学院来做这场演说。在此之前,我已经和这里的同学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三天。常有人说,到大学来作演讲的人未必会说出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我认为并非如此,因为同学们给予了每位演讲者以极大的热情,使他暂时从孤立的写作环境中走出来,从纯文学和理论的世界中清醒,也从好莱坞电影世界中获得解脱,...

  • 拉霍亚札记

    作者:西飏 刊期:2008年第07期

    天涯海角我来到海边的La Jolla正是夏天结束,秋天开始的时候。当然,在南加州这样的季节变化纯粹是在日历上。用汉字给La Jolla直接注音就是拉霍亚,J在这儿作H发音。原文在西班牙语中有珍珠的含义。

  • 在伊朗和欧洲长大

    作者:秦立彦 刊期:2008年第07期

    《我在伊朗长大》(Persepolis,2007)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动画片居然是可以拍成这样子的,居然可以这样丰富、严肃,有这么多人物,这样适合成年人看。法国出品的这部动画片,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而那并不是单为动画片设立的。

  • 锋利的伯恩哈德

    作者:欧南 刊期:2008年第07期

    赞叹的状态是一种弱智状态,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这种状态中生存。——伯恩哈德《历代大师》简单地说,小说可以分为两类,当然只是简单的分类,不必较真。一类是说故事的,可以分为说得好的和说得不好的,故事说得好的作家逻辑缜密,张弛有度,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地方。

  • 读屏时代:对文学可能性的一次遐想

    作者:马季 刊期:2008年第07期

    我花了大约三年时间写成《读屏时代的写作》(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这本书,虽不敢自夸填补学术空白,但对这一领域的整体描述,这的确是第一本书。我对网络文学的关注和研究始于2002年初,从那时候起,我在网络空间投入了一部分阅读精力。我清醒地意识到,如果在此之前没有多年阅读积累的话,这样的阅读是很有危险性的。这主要是指判断力。

  • 远离诺贝尔奖的人们──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辞

    作者:多丽丝·莱辛 傅正明 刊期:2008年第07期

    我站在门口,远远望去,穿过风卷黄沙的云层,眼光落在一片树丛中,听说那里还有未被砍伐的森林。昨天,我驱车好几英里,一路经过那砍伐后留下的树桩和林火后的焦土。1956年我见过的一片奇妙的森林,几乎已被砍伐殆尽,因为人们要吃饭,要烧柴。

  • 解读福楼拜

    作者:卢岚 刊期:2008年第07期

    《包法利夫人》一经出版,福楼拜就在文学的最中心地带,插上他的具象征性的旗帜。他的"为艺术而艺术",他的"言无大意",给大家提供了无穷的诠释的可能性。"包法利主义"出来了,包法利式的人物也有了,所谓现代小说,就此诞生。

  • 我的写作不是一场自我表演——2007年答记者问

    作者:于坚 刊期:2008年第07期

    (2007年,沈阳《华商时报》记者杨东城和深圳《晶报》记者刘敬文分别采访了我,但限于篇幅,只发表了一小部分。这里是全文。)答沈阳《华商时报》记者杨东城问1.从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再到鲁迅文学奖,这些奖项对您坚定地走诗歌的道路是不是一种鼓励?我不需要任何鼓励,冷落、批判对我也一样是无效的。其他方面可以妥协,在写作上我一意孤行。

  • 《花堡》:为深化农村改革的探求者立像

    作者:朱晶 刊期:2008年第07期

    乡土题材一直是现代文学的传统母题。然而,近年真正切入当下农村社会主义改革的文学作品并不多。杨廷玉的长篇小说《花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5)就是十分值得关注的一部。小说笔走偏锋,故事去向似乎难遂读者意愿却又颇具警策意味。开头,先进村下花堡党支书兼村主任孙天鹄的身姿清新而引人注目,接着,上花堡的牛逵、中花堡的石富相继卷入与孙竞...

  • 杏花仓不是最后的仓

    作者:范小青 刊期:2008年第07期

    卢柴根捏着一个信封,从巷口一路问进来。他一路吃了很多白眼,因为他要找的是一个看不清的地址,他拿这个信封去问人,有的人一开始也有热情,想指点他,但一看信封上的发信地址如此这样,一肚子的热心肠没处去,就给他翻白眼。

  • 纯洁

    作者:陈昌平 刊期:2008年第07期

    咖啡厅坐落在一条短短的巷子里,紧挨着这个城市最为繁华的商业区。下午三点,咖啡厅里只有零散几个人,或闲聊,或低语。背景音乐不聒不噪。门口的书报架上,排列着一面时尚类杂志,封面大都是女模特的冷脸和笑面。

  • 轻盈的才华

    作者:余华 刊期:2008年第07期

    我十分认真地向《作家》杂志推荐张卓的三部短篇小说,《不能剪头发的女孩》《干净西服上的小污点》和《逃》。同时我也要遗憾地说,有几家著名的文学杂志拒绝了张卓的小说。当然我可以理解,因为张卓的小说在表达现实生活时不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在表达生活的荒诞时又不是正宗的荒诞小说。

  • 不能剪头发的女孩

    作者:张卓 刊期:2008年第07期

    K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她各方面都很不错,但却有一个怪病,使她不能剪头发。很小的时候,她还和常人一样,可以去剪头发。直到有一天……那一次,家里人像往常那样带她去剪头发。理发师也把她当成一个普通的顾客,照常剪了起来。可刚刚剪断侧面的几根,就见有血从头发的地方流了出来,并顺着脸颊淌了下来。与此同时,镜子里女孩的脸颊上也流着血。

  • 作者:张卓 刊期:2008年第07期

    K正在家里做作业。他的家在一座豪华的高楼里。邻居之间没有任何往来,甚至并不认识。每天放学后,K就按时地往家走,按时地乘坐电梯,按时地回到屋里。回到屋里后,就按时地做作业。K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厌恶。在乘坐电梯的时候,K偶尔也会发现几个和他一样大小的孩子,他盼望与他们交往,但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