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华全科医学 蜈蚣全蝎散对骨癌痛大鼠行为学及其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正文】

蜈蚣全蝎散对骨癌痛大鼠行为学及其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龙生; 冯勤丽; 张小平; 姚明 嘉兴市第一医院麻醉与疼痛医学中心; 浙江嘉兴314000
蜈蚣全蝎散   骨癌痛   脊髓背角  

摘要:目的研究蜈蚣全蝎散(cs)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假手术组(S组)、胫骨癌痛组(A组)、生理盐水组(Ns组)、CS20mg/kg(C1组)、40mg/kg(C2组)、80mg/kg(C3组)。采用大鼠左胫骨上端骨髓腔注入Walker256癌细胞悬液(10μl,2×107cells/m1)的方法建立骨癌痛模型。造模9d后,采用不同剂量的cs灌胃,2次/d,连续4d后,测定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并取L。和k脊髓背角,运用Westernblot法测定c—fos蛋白表达及RT—PCR法测定c—fosmRNA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A组造模后第9、12天机械痛阈值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9天机械痛阈值分别为:(8.69±0.53)g、(6.61±0.22)g,P〈0.05;第12天机械痛阈值分别为:(8.67±0.43)g、(6.56±0.48)g,P〈0.05],造模后第12天脊髓背角内c-fos蛋白、c—fosmRNA表达均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46±0.19、3.61±0.51,P〈0.05;mRNA表达量分别为:0.65±0.22、2.53±0.31,P〈0.05);与NS组比较,造模第12天后,C2、C3组机械痛阈值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脊髓背角内c—fos蛋白、c-fosmRNA表达均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蛋白表达量分别为:3.24±0.67、2.71±0.43、2.15±0.37,P〈0.05;mRNA表达量分别为:2.39±0.44、1.62±0.21、1.46±0.1g,P〈0.05)。结论蜈蚣全蝎散可缓解骨癌痛大鼠的痛觉过敏,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其脊髓背角内的c—fos表达有关。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