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研究

周易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Studies of Zhouyi

杂志简介:《周易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191/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易学史研究、周易与哲学研究、易学文献研究、周易与文化研究、中国哲学研究、易学古籍数据库专题研究、新书架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中国周易学会
国际刊号:1003-3882
国内刊号:37-1191/C
全年订价:¥ 148.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2
总发文量:987
总被引量:2775
H指数:14
引用半衰期:6.65
立即指数:0.0099
期刊他引率:0.5455
平均引文率:9.8713
  • 《寿》

    作者:刘大均 刊期:2019年第04期

    今值著名社会活动家、历史学家、山东大学教授孔令仁先生(1924-2016)逝世三周年之际,特刊登本刊主编刘大均教授2004年贺孔先生八十华诞所书'寿'字并寿联'嘉会体礼之合,德显令仁者寿',以示对孔先生的深切怀念。

  • 70年中国哲学的回顾与未来展望

    作者:石永之 刊期:2019年第04期

    要论天下学术,先看天下大势。近70年来的中国哲学先抑后扬,因受困于世界格局,前30年成就有限,但正是中国前30年在夹缝中的艰苦努力,推动了世界格局的改变,才有相对和平的环境以利于改革开放,之后的40年大发展,中国哲学成果甚为可观,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升为国策,中国哲学应有更大的发展。弘...

  • 帛书《易传》三篇阴阳观辨析

    作者:赵涵 刊期:2019年第04期

    帛书《易传》谈及阴阳概念集中在《二三子问》《衷》和《缪和》这三篇解《易》文献中,《二三子问》开篇言'龙之德',以'龙'之神能总述阴阳变易观,包含能阴能阳和变与不变两方面的内涵,以此突出由变化之极而衍生的宇宙万物化生之义。《衷》开篇即提出'《易》之义萃阴与阳'的命题,将抽象的阴阳概念落实到阴卦与阳卦、刚爻与柔爻上,核心是刚柔之变化...

  • 肩水金关汉简“推天乙所理法”复原

    作者:王强 刊期:2019年第04期

    肩水金关汉简73EJF3:447号木牍所记内容与式占有关,后世文献称'推天乙所理法''天一治法''天一贵神治旦暮法'等。可惜木牍保存状况并不理想,文字磨灭严重,以致整理者和后来研究者的释文及复原皆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通过仔细辨识木牍文字,对这一内容作了新的复原,并指出这是截至目前关于此内容最早的文献记载,弥足珍贵。

  • 虞翻象视域下的《周易》诠释探微

    作者:王贻琛 刊期:2019年第04期

    在汉代经学的氛围下,虞翻开出了象视域下的《周易》诠释之路。他采纳各种象数体例与学说,用以找出经文中所涉及的象,象成了他诠释《易》的支点。这些象,广泛指向人所置身其中的大千世界、人文天下的万物万象。虞翻指出,《易》开示人们的最本原之象是日月悬天所成的八卦之象,其次是卦爻符显的大千世界阴阳消息下的万物万象。立足大千世界、人文天...

  • 范谔昌生平及易学著述论

    作者:陈悦 刊期:2019年第04期

    范谔昌曾从李处约受易学,传陈抟《周易》象学,为陈抟易学南支重要传人。其后学有刘牧、黄晞、陈纯臣等。范谔昌《易》著作有《大易源流图》《易证坠简》《周易证义疏》等。其易学引入了汉易纳甲、纳音之法和道教'五子归庚'之说,较陈抟更进一步。其《易证坠简》在校勘《周易》经传方面有一定成就,而辨《系辞》命名及《易传》周、孔述作次序,开后...

  • 沉痛悼念余敦康先生

    刊期:2019年第04期

    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哲学史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余敦康先生,于2019年7月14日晨仙逝,享年90岁。余敦康先生1930年生于湖北汉阳,大学就读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后因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 试论张惠言礼象解《易》的学术创新

    作者:陈凤英 刊期:2019年第04期

    以治礼学和易学为务的清代学者张惠言,受启于郑玄以礼解《易》思想,确立礼象解《易》的治易视阈。这一视阈体现着张氏易学研究上的一定创新。其一,视阈确立本身同其以礼治进路创新清代实学形态的课题分不开;其二,礼象解《易》本身是对义理解《易》所注重的对形上之理进行玄解之治学方法的一种'解放';其三,礼象解《易》本身也是对郑玄易学的创新...

  • 形上之道如何说——以《系辞》为中心

    作者:马俊 刊期:2019年第04期

    '形上之道'意味着'道'对'形'的超越,这种超越体现为对视觉认知方式的超越。《周易》作为一本'书',只能以'形'的文字方式展开对'道'的言说。孔子看到了文字的局限性,提出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问题,这意味着'形上之道'能否被言说,与'圣人之意'能否显现相关。圣人以'阴阳''刚柔'来'立象'和'立道',打开了由'阴阳''刚柔'而得'道'的可能性。《系辞...

  • 试论罗汝芳对《论语》的易学解读

    作者:唐明贵 刊期:2019年第04期

    作为泰州学派的传人,罗汝芳在《论语》诠释过程中,在本体论和工夫论两个层面展开了对《论语》经文的重新释读,他以《易》之'生生'释'仁',以《易》之'生生之理'释'学而时习之',以《易》之'复''生'释'克己复礼',将被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和以孔子言行为载体的《论语》贯通起来,这在无论是在'论语学史'上还是在思想史上都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 论圣人制礼之依据与旨归——以《易经证释》释履卦为中心

    作者:张文智 刊期:2019年第04期

    文王六十四卦卦序将履卦[■]放在小畜卦[■]之后,与孔子所说的'富而教之'之意相通。履与小畜相辅相成,互为其用——畜以致履,履以保畜。履有补阙之象,即通过自修,'克己复礼'来复性全生。履卦'上天下泽',为天地万物有其定序之象,圣人因之而制礼,以体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之旨。履卦亦有父慈子孝之象,圣人据此而制定孝亲、祭祀之礼...

  • 杜甫引《易》诗的学术属性及中唐前象数易学背景

    作者:聂济冬 刊期:2019年第04期

    通常认为,唐代儒玄合流,王弼《周易注》通行天下。在这种背景下,杜甫的易学接受面向应该是王弼义理之学,但考察过杜甫引《易》诗之后,却发现其中少有王弼义理,而多用汉儒易学。这种貌似不合拍的现象,并非是说杜甫不通王弼义理,而是反映了杜甫引《易》之诗蕴含着儒家道德旨归,秉持了汉儒易学的政治思维。同时,杜诗中王弼义理的缺失,也反映出中唐...

  • 周公的殷遗治理及其儒家属性研究——以《酒诰》的文本叙事与经学诠释为中心

    作者:余治平 刊期:2019年第04期

    周公在平息'三监之乱'后便着手于殷遗治理。《周书·酒诰》中,周公训导前殷遗民戒酒、止酒,悬为厉禁,态度坚决,手段强硬。以道理晓喻、德性规劝在先,借助于律法刑杀的手段予以强行约束在后,可谓'宽猛相济,先教后诛'。'予其杀'的对象是违抗禁酒令的群饮者,凸显出周初政治军事斗争的严峻性和法规执行的严厉性。当杀则杀,不留情面。教可立德,杀可立...

  • 儒家社会角色责任思想探赜

    作者:涂可国 刊期:2019年第04期

    儒家不仅阐发了角色责任伦理,还建构了名分责任伦理和位分责任伦理。儒家传承发展了《周易》关于'位'的思想,提出了许多'位分'和'位责'的主张,阐释了当位、正位、立位等观念。先秦儒家文献没有'名分'概念,但分别从'名'和'分'两个维度把握'名分'问题;儒家很注重名位、名号、地位、身份等名分,并由此形成了中国正名的责任伦理思想传统。儒家鲜明地...

  • 孔子责任伦理思想新诠

    作者:白如祥 刊期:2019年第04期

    当前对于孔子责任伦理思想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原因,一方面是拘泥于马克思·韦伯关于责任伦理的思想框架,一方面是因为对责任伦理概念的内涵还没有一个相对一致的看法。因此在研究中亟需转换思路,从孔子伦理思想本身出发,以责任为出发点和核心观念进行重新解释。孔子认为,责任来自人的忧患意识,来自人的仁爱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