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华医学 外周神经损伤后大脑运动皮层局部调整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正文】

外周神经损伤后大脑运动皮层局部调整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高歌军; 冯晓源; 徐文东; 顾玉东; 汤伟军; 李克; 黎元; 耿道影 南京东南大学中大医院放射科; 200040; 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200040; 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
外周神经损伤   磁共振研究   全臂丛神经损伤   运动皮层可塑性   功能磁共振  

摘要: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方法观察全臂丛神经损伤以后,大脑初级运动皮层的动态变化,探讨可能的机理.方法经临床检查和手术证实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5例,4例接受了神经移位术,以部分恢复肘关节和肩关节功能.按照患者在手术治疗前是否接受过MR检查,将患者分为2组:A组手术治疗前接受fMRI检查者4例(例1、3、4、5),B组手术治疗以后接受fMRI随访复查者4例(例2、3、4、5).fMRI检查采用血氧饱和依赖(BOLD)方法,运动任务包括双侧手部的简单的对掌运动,患侧手部运动要求在"模拟"状态下完成.然后记录激活区兴奋像素大小和出现部位,观察信号强度.单个受检者以健侧肢体运动时大脑皮层激活区为参照,进行一对一比较.对A和B两组病例则以正常志愿者观察结果为参照,进行组与组之间比较.结果健侧手部运动均在对侧大脑半球产生较强烈的信号变化.A组患者中,当患手模拟"运动"时,2例在对侧初级运动皮层观察到分散、点状兴奋区,信号强度比健手代表区信号强度明显减弱,另2例未见激活区出现,所有病例均有辅助运动区神经活动.B组患者中,随着时间延长,患肢对侧初级运动皮层出现激活区并且呈现逐渐增大趋势.结论外周神经损伤后,初级运动皮层可以发生显著变化,功能磁共振是一种评价外周神经损伤以后运动皮层可塑性变化的有效的无创伤性方法.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