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杂志 部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338/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观察、探索、话题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权益保护、讲堂、样本、第一线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673-3010
国内刊号:11-5338/G4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4
总发文量:6775
总被引量:4240
H指数:20
立即指数:0.0215
期刊他引率:1
  • 改变课堂,让批判性思维不断生长

    作者:沈晓敏 刊期:2019年第17期

    今天,批判性思维已经被国际社会公认为21世纪关键能力的核心。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批判性思维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推动力。如今,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呼唤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创新型人才。但是,人们目前对于批判性思维还存在很多困惑和误解。批判性思维强调质疑、证据和逻辑论证。有人担心它会让人陷入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

  • 即时

    刊期:2019年第17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共识》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正式《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以下简称《北京共识》)。据报道,《北京共识》以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共44条,从智能时代的教育政策规划、教育管理和供给、教学教师、学习评价、价值观和技能、全民终身学习、公平包容的应用、性别平等、伦理、监测评估和研究以及筹资...

  • 语录

    刊期:2019年第17期

    @程介明: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是学生为重、学习为主、经验与科学相结合。学习,这应该是对我们的专业发展的一个支撑,没有这个支撑,经验也许就停留在经验上。—转载自"中国教育学会"微信公众号@张志勇:重建中小学教育生态,亟待教育的价值回归。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 文摘

    刊期:2019年第17期

    教师应具有日常生活启蒙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时代使命不仅是教师工作意义追寻和自我实现的精神动力,也是教师回应时代主题的主观动力。坚持启蒙和完善启蒙是教师的时代使命。为了完成这种使命,教师需要具有日常生活启蒙的教育能力。日常生活启蒙注重的不是观念层面的省思、批判和重构,也不仅仅是对传统日常生活世界进行反思、批判和重构,而是建立新...

  • 创新人才培养: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重要使命

    作者:谭维智 刊期:2019年第17期

    2019年5月16日,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向大会致贺信,深刻阐述了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强调"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一重要论述深化了我们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认识,尤其是对教育使命的认识。培养什么人,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必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 人工智能发展亟须制定道德准则

    作者:赵森 刊期:2019年第17期

    人工智能发轫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大数据的积累、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网络设施的完善,通用技术和平台成为国际人工智能发展的"主旋律"。人工智能在教育的应用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主要集中于如何优化知识教学方法等问题。其中,最突出的研究方向是智能导学系...

  • 教师如何行使教育惩戒权

    作者:王萌 刊期:2019年第17期

    教育不能放弃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熊孩子"闹事,该如何管教?今年4月,广东省司法厅公布《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送审稿)》(以下简称《条例》),其中明确:学校和教师依法可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甚至采取一定的教育惩罚措施。此条规定引发舆论关于教师如何管教、惩戒学生的热议。

  • 中国少年儿童先锋队队员CPRSS核心素养模型建构

    作者:杨其勇 刊期:2019年第17期

    针对目前德育研究者与少先队研究者对教育活动定位的争论,及少先队工作育人目标模糊、成效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中国少年儿童先锋队队员CPRSS核心素养模型。模型一层为信念、政治素养、仪式感、自组织和生存能力五大部分,第二层为公民意识等十大版块,第三层为参与意识等29种能力。该模型的建构意在明确少先队工作培养目标,提升少先队工作实效,促进...

  • 参与式公民的不同课程实践路径--中澳小学公民教育类课程纲要比较

    作者:李敏; Murray; Print 刊期:2019年第17期

    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意在通过一些相关课程面向全国小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对于两国公民教育类课程大纲进行比较与讨论,将会增进两国公民教育研究的对话与合作,增进彼此的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发现:一方面,中澳两国公民教育课程虽然在社会、政治、法律三大矩阵中侧重不同,但都致力于参与式公民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两国在具体公民教育路径上...

  • 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困境与突围--基于互联网背景的理性探讨

    作者:韩雪童; 朱沙沙 刊期:2019年第17期

    当人们用狭隘的视角恶意攻击他人或强词夺理地找茬时,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不过是打着批判性思维的旗号,做不道德的事。真正的批判性思维是主体在系统分析事件之后客观冷静作出的选择,而绝非贸然冲动之举。批判性(critical)一词滥觞于古希腊词"critc",指"提出本质、弄清楚、进行分析"。批判性思维源于杜威所倡导的反思性思维(亦称反省性思维),又兼顾...

  • 批判性思维:德育主体对话的内在要求

    作者:王苇琪; 叶飞 刊期:2019年第17期

    如果学生没有批判性思维,不能在与教师的交流中积极反思教师的观点、言论,那么其只能在默认权威的过程中丢失自我;如果教师没有批判性思维,那么他仅仅是一个权威"传声筒",将书本知识搬运给学生,却不能教会学生思考道德现象、作出道德判断。于是,所谓的德育对话就会被异化为权威力量之下的等级式传话。

  • 美国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基于美国社会科教科书的文本分析

    作者:窦营山 刊期:2019年第17期

    可以说,"分享观点"中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在理解、分析与综合比较别人的观点后,学会形成自己个性化的、理性的判断,并且要有理有据地加以陈述。批判性思维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教育界都普遍受到重视,并且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自杜威于1910年倡导"反省性思维"以来,美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强调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够自主地判...

  •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董轶男 刊期:2019年第17期

    批判性思维是对断言、陈述、想法进行分析、评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使用恰当的评估标准,审视意义,检查证据和推理过程,最终形成正确的判断。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可以总结为识别论题、识别论据、识别论证和形成判断。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明确规定研究性学习属于必修课,共6学分,要求学生完成两个课题研究...

  •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家国情怀

    作者:杨秀香 刊期:2019年第17期

    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气质是家国本位的,家国利益是伦理的目的、标准,这种精神气质在历史的发展中积淀为一种"家国情怀",即一种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不竭的强大精神力量。今天,培养人们的家国情怀、强化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自得其乐,幸福一生

    作者:伍平伟 刊期:2019年第17期

    "自得",出自《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浸润"自得"思想的教育就在于内心不断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学习加工、反思提升,以达到精深博大、运用自如的境界。故"自得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育人为根本宗旨,主张自我的主体性,张扬个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