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杂志 部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338/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观察、探索、话题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权益保护、讲堂、样本、第一线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673-3010
国内刊号:11-5338/G4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4
总发文量:6775
总被引量:4240
H指数:20
立即指数:0.0215
期刊他引率:1
  • 家校合作,跨过“成长陷阱”——家校互动 各就各位

    作者:张绪培 刊期:2012年第05期

    人的成长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少不了要经过若干“成长陷阱”。单纯的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都不够。一般来说,家校合作,再加上多组织参与社会实践,是帮助孩子不断成长、走向成功的重要方式。

  • 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访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研究员

    作者:刘烨 刊期:2012年第05期

    中国德育:当前,“90后”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对象。社会舆论对“90后”的评价褒贬不一。如何来认识这代人?

  • 广州市高中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骆风; 方奕; 陈秋梅 刊期:2012年第05期

    发现一 家长道德素养总体较高,无论公德、私德,还是职业道德,都同发达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相适应; 发现二 家庭教育内容总体上比较全面,家长在诸多方面关心、指导子女健康成长;

  • 陪他度过少年时——台湾省台北市立天母国民中学亲师合作经验谈

    作者:林美云 刊期:2012年第05期

    青少年心理学之父霍尔将人生的青少年阶段称为“狂飙期”,而艾里克森于其著名的“心理社会发展论”中,则将“角色混淆”视为青年期(12-18岁)的危机。可见教育对处于中学阶段的青涩学子们是何等重要。而这群极具可塑性的孩子们,其生活中若是扣除掉基本的睡眠或是在路上时间后,可说是约有近3/5的光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而另外的2/5时间则...

  • 网络给力家校通

    作者:杨文娟; 王健 刊期:2012年第05期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学校与家庭密切互动。在网络条件下,如何通过家校互动构建“成长共同体”,这是一个新课题。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以课题为抓手,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

  • 小“舜友会”托起“大教育”

    作者:胡爱红 刊期:2012年第05期

    教育中的许多问题,既来自校内,又来自校外。一方面,校内外的各种教育主体一直对教育中的很多问题存在着分歧和矛盾,在家校教育方面尤为突出;另一方面,社会上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存在着有效参与教育的巨大潜力,关键就在于要通过有效渠道和机制让各种教育主体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2009年,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以家长...

  • 家校互动方式变革的心路历程

    作者:傅立克; 徐雪明 刊期:2012年第05期

    前些时间,我们家委会下发了“家长自愿报名参加家长节活动”申请表。家长参与家长节的热情,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于是,我们收到了下面这样一条“走后门”的互动短信:

  • 1+1〉2——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家委会模式记

    作者:武杰; 陈宏卫 刊期:2012年第05期

    2010年3月,山东省成立了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研究项目组,枣庄十五中成功入选首批家委会建设典型学校。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学校在家委会组织建设、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家长资源开发、家庭教育提升、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家委会科研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家长教育资源和家长民主参与学校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 书信的力量

    作者:孙平 刊期:2012年第05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若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可能单独地承担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对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因此,要使学校和家庭之间产生同频共振效应,形成“家校教育共同体”。

  • 说教与体验:哪个更能影响学生?

    作者:刘长海 刊期:2012年第05期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过分迷恋于“讲道理”,这是对德育复杂性缺乏正确认识的结果。要想培养真正有道德的学生,需要重新审视个体品德成长的内在过程。要改变学生知行脱节的状况,必须走出片面强调说教、忽视情感体验和实际锻炼的德育思路,回到认知、情感、行动相结合的德育正轨上来。

  •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凸显时代特征

    作者:高峡 刊期:2012年第05期

    2011年末,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19门学科课程标准。这是对2001年以来的课程改革的深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修订贯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lO--2020年)》精神,凸显出时代特征。

  • 如何使家长委员会不"变味"

    作者:冯新瑞 刊期:2012年第05期

    近年来,山东省着力推动各中小学校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取得良好效果。

  • 教师如何正确运用惩戒权

    作者:燕学敏 刊期:2012年第05期

    问: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怎么区分体罚和惩戒?怎么做才不至于使惩戒变为体罚? 答:惩戒权是教师职业所固有的一种权力,也是由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一种教育方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可塑性较强,教师正面的教育引导和相应的惩戒,有助于增强教育效果。但同时,教师又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否则将违反我国相关法律...

  • “热闹”的课一定是好课吗?

    作者:杨清 刊期:2012年第05期

    问:实施新课改以来,老师“一言堂”现象确实少了,课堂热闹很多。但在评课时,大家把“热闹”作为一个硬指标,难道热闹的课就是好课吗?

  • 我的教育理想:教好教会——访济南市教育局局长陈东生

    作者:南丽; 温建锋 刊期:2012年第05期

    遵循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山东省济南市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整个进程中,创新机制,扎实推进,为教育寻找“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