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杂志 部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338/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观察、探索、话题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权益保护、讲堂、样本、第一线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673-3010
国内刊号:11-5338/G4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4
总发文量:6775
总被引量:4240
H指数:20
立即指数:0.0215
期刊他引率:1
  • 阅读改变人生

    作者:柳斌 刊期:2006年第02期

    “明德讲堂”栏目的设计思路是想多层次、多维度地讨论道德教育。每个不同的视角,部如同一盏灯,它们交织地投射在道德教育这块园地里,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道德教育提供自己独特的贡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2005年10月推出。明德讲堂“系列讲座,在此基础上成文,希望把这种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去。之所以采取讲堂的形式,是因为我们相信,道德...

  • 关怀现象学

    作者:内尔·诺丁斯 刊期:2006年第02期

    在现象学研究方法的观照下,关怀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关怀。关怀包括接受性关注和动机移置两个环节,接受性关注是关怀性相遇的根本特征。关怀者(A)如其所是地接受被关怀者(B),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投射给或强加于B。关怀关系的确立需要三个必要条件:1.A关怀B,即A的意识特征是关注与动机移置;2.A做出与1相符...

  • 《中国德育》2006年全新改版

    刊期:2006年第02期

  • 生态体验式道德学习引论

    作者:刘惊铎 刊期:2006年第02期

    生态体验式道德学习范畴基于个体生命的生存实践,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视角反思和重构道德教育过程,营造适合百科知识学习和人格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使导引者和体验者双方全息沉浸,全脑贯通,激发生命潜能和灵性,陶养健康人格。生态体验式道德学习凸显了道德教育的践履性、享用性和反思性特征,使道德教育臻于美善和谐境界...

  • 道德箴言

    刊期:2006年第02期

  •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与德育效能的提升

    作者:李情豪 刊期:2006年第02期

    德育效能决定着未来人才的价值取向,关系到未来民族的主体素质。师生关系对德育效能有着直接影响,这是由师生关系的本质内涵所决定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和谐性、互动性、民主和平等性、多层面性和需要的相辅性,符合这一特征的师生关系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德育实施过程。真爱、平等、沟通、榜样是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动力、试金石、立交...

  • 让大学课堂充满人性的光辉——“关怀型”情感场中道德学习的意蕴

    作者:吴小鸥 刊期:2006年第02期

    大学课堂作为大学师生共同生活的重要场所,在传承人类最优秀、最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资源的同时,理应成为人性养育的圣殿。“关怀型”情感场旨在构建道德学习的人性化情境,使大学生感受个体成长的主体价值以及高尚的德性,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发展的内在力量。

  • 试论孝教育的价值与实施途径

    作者:张燕红 刊期:2006年第02期

    孝教育是实现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孝教育可以培养人的敬爱、仁爱、忠爱之心,奠定人的道德素养,帮助人正确处理家庭代际关系。学校德育是实施孝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在开展孝教育时,还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舆论的作用。

  • 德育何为——鲁洁教授访谈录

    刊期:2006年第02期

    2005年11月5日至7日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在河南师范大学召开。会议期间,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在会议期间接受了《中国德育》特约编辑冯秀军的专访。

  • 教师个人特征中的价值与态度:走向教师教育改革

    作者:劳德丝·昆萨炳 刊期:2006年第02期

    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教师在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并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在对政策、课程内容和过程方法等教师教育的主要方面进行改革的同时,信息技术的使用、质的评估、研究、网络等也异常重要。教师专业化不应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对学历资格的要求、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该包括今日优质教学所必需的个人品质、价值和态度。21世纪呼唤一...

  • 北京市宣武区部分小学家校沟通情况调查

    作者:杨秀苓 刊期:2006年第02期

    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可以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发展。家枝沟通的途径多种多样且各具特点与优势,其中,家访的作用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但实际实施频率较低。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家校合作观念,学校和家长应当做好各自的工作,教师应当采取各种策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校舍作效率。

  • 《中国德育》杂志社网站开通

    刊期:2006年第02期

    《中国德育》杂志社网站(http://www.cjme.cn)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开通,并制作“贺岁版”向所有关心、爱护《中国德育》的朋友拜年。网站以《中国德育》为依托,体现“融汇道德文明,凝聚民族精神,引领德育方向;聚焦现实问题,拓开德育视野,活化理论风格;服务德育决策,服务德育研究,服务德育实践”的办刊宗旨和理念,浓缩刊物精华...

  • 学会共处:儿童道德成长的阶梯

    作者:杨其东 刊期:2006年第02期

    无锡五爱小学提出建构“共处德育”模式。“共处德育”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尊重差异,和而不同;屏弃说教,践行养德;培育情感,智德统一;育己育人,师生共长。“共处德育”按年段分三种样态;家庭式共处、小组式共处和社区式共处,分别提出培养目标和实施策略。“共处德育”模式的课题研究促进德育教师成长。

  • 小学生共处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吕煜峰; 华燕; 方檀香 刊期:2006年第02期

    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提出建构“学会共处”德育模式。为准确把握本校学生共处现状及影响因素,课题组在全校范围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建议,为共处模式的建构提供依据。

  • 共处德育模式的活动建议

    作者:吴仲烨; 徐丹; 华燕; 虞薇 刊期:2006年第02期

    “学会共处”模式自2001年尝试建构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专题研究。根据小学各年段学生活动领域与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区分出“家庭式共处”、“小组式共处”和“社区式共处”三种类型,对各年段“学会共处”提出活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