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华麻醉学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患儿体外循环诱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正文】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患儿体外循环诱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陈立建; 顾尔伟; 张野; 李锐; 陈齐; 张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合肥市230022
哌啶类   缺血预处理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肺转流术   儿童  

摘要: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诱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儿60例,年龄2-14岁,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心功能分级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4组(n=15),对照组(C组)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2-0.5μg·kg^-1·min^-1;R1组、R2组、R3组主动脉阻断前分别以1、2、4μg·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瑞芬太尼5 min,间隔5 min后重复输注瑞芬太尼,每组重复3次。于麻醉诱导前(T1)、主动脉阻断前即刻(T2)、主动脉开放即刻(T3)、主动脉开放后2 h(T4)、24 h(T5)、48 h(T6)采取血标本,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浓度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记录主动脉阻断前各时点的HR和MAP及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跳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R1组、R2组和R3组在主动脉阻断前各时点HR及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组、R2组和R3组在T1、T2时cTnⅠ及CK-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3组在T3时cTnⅠ降低,R2组、R3组在T3时CK-MB降低,R1组、R2组和R3组在T4、T5、T6时cTnⅠ及CK-MB降低(P〈0.05或0.01);与R1组比较,R3组在T4时cTnⅠ降低(P〈0.05)。结论 瑞芬太尼预处理可减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诱导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