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华老年医学 罗格列酮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 【正文】

罗格列酮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

作者:毛威; 陈君柱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杭州市310003
噻唑烷二酮类   动脉粥样硬化   胰岛素抗药性  

摘要: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2周龄雄性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模型组20只、治疗组15只。对照组大鼠喂食基础饲料;模型组和治疗组在喂食开始时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_3 40万IU/kg,喂食高脂饲料。6周后,处死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各5只,提取全长主动脉,油红O染色进行病变分级评分;HE染色观察斑块的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并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剩余大鼠继续喂养至12周,模型组和治疗组同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 m1·kg^-1·d^-1)和罗格列酮(3 mg·kg^-1·d^-1)灌胃治疗。6周后,各组大鼠处死后按前述方法再次检测各指标。结果造模6周后,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FINS、HOMA-IR升高(P<0.05);主动脉病变评分明显增高(P<0.01);光镜下可见典型的AS斑块;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PARγ蛋白平均吸光度值明显增强(P<0.01)。治疗6周后,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空腹血糖[(5.28±1.44)mmol/L和(8.90±2.60)mmol/L]、FISN[(31.04±24.20)mU/L和(48.38±27.62)mU/L]及HOMA-IR[(7.78±2.61)mmol/L和(12.42±4.13)mmol/L]水平降低(P<0.05或P<0.01),但与对照组[(6.01±0.89)mmol/L、(32.15±25.28)mU/L、7.79±2.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主动脉斑块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略高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可见治疗组AS病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且PPARγ蛋白平均吸光度值降低(P<0.01)。结论罗格列酮治疗6周后,大鼠AS斑块明显消退,激活PPARγ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