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女

中华儿女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Profiles

杂志简介:《中华儿女》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404/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封面人物、专题·贵州共青团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丰碑、青春建功乡村振兴、劳模之光、奋进者、奋进!共青团、青联人、讲述、新...

主管单位:共青团中央
主办单位: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3-0557
国内刊号:11-1404/C
全年订价:¥ 640.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8755
总被引量:272
H指数:4
立即指数:0.0014
期刊他引率:1
  • 面孔

    刊期:2011年第01期

    李毅中 卸任工信部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决定,免去李毅中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职务,任命苗圩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过去的7年,从58到65岁,李毅中完成了职业生涯最辉煌的3次华丽转身。在12月26日举行的全国工业与信息化工作会上,李毅中发表了离任前的感言,“不要说再见,因为我们仍然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

  • 数字

    刊期:2011年第01期

    50% 日本《朝日新闻》面向1009名美国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就“你认为中国和日本哪个国家对美国更重要”的提问,50%的受访者回答“中国”,只有33%的受访者选择“日本”,两者相差17%。具体来看,越是年轻和富裕的美国人就越重视中国。

  • 摘要

    刊期:2011年第01期

    张雨绮 逾期不候的脚步 这些年来提起张雨绮,似乎还是那穿着旗袍,温柔秀气的“袁老师”给人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张雨绮不应该算作一个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3岁父母离异让小小的她也了解了些许生活的不容易。但张雨绮绝对算作一个被幸运之神眷顾的女子,某个娱乐节目曾把她称作是国内升值最快的女明星,

  • 邱思婷 展翅欧洲的“东方天鹅”

    作者:陈晰 梁伟 刊期:2011年第01期

    坐在记者面前的邱思婷,含蓄娴静,讲起话来略带稚气,甚至有些羞涩。难以想象,她的内心,却时时进发着激情的创造力。

  • 张艺谋 在光荣与谩骂的帽檐下轻轻穿过

    作者:张中全 刊期:2011年第01期

    从1997年张艺谋第一次瞄准贺岁市场、执导都市喜剧片《有话好好说》开始,人们对张艺谋的批判与谩骂就随之相伴。人们怎么能容忍一个拍出了《活着》这样伟大作品的导演去“掺和”贺岁片、拍“一点都不艺术”的闹腾喜剧呢?

  • 姜文 “子弹”飞向贺岁档

    作者:华南 刊期:2011年第01期

    “贺岁片大王”冯小刚曾经说过,如果哪一天姜文忽然醒悟,要开始拍商业片,那才厉害。 2010年,姜文“醒悟”了。

  • 宁浩 进退“贺岁”的背后

    作者:菡涵 刊期:2011年第01期

    岁末年初,几乎已成为华人地区一种新年习俗的贺岁片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就在“三个葛优”让人们应接不暇的同时,曾经那些经典贺岁片中的经典语录仍然让人们记忆犹新,并快乐着。

  • 陈凯歌 用平常心拍贺岁片

    作者:杨滢 刊期:2011年第01期

    元旦至新年,是中国人传统的辞旧迎新的日子,已走过十余年艰难历程的贺岁电影,像守时的候鸟一样,纷纷展翅亮相,煞是热闹。在西方,商业片在圣诞节前后凭借喜剧与科幻题材大行其道,奥斯卡热门作品也频频点映造势。我们身边的华语电影,则视这一时间段为“黄金”档期。所有在这期间面世的影片,均俗称“贺岁片”。

  • 朱延平 贺岁中国的台湾导演

    作者:王海珍 刊期:2011年第01期

    朱延平,台湾最著名的商业导演,名头却并不比候孝贤,杨德昌响。后面两位才是台湾电影的标签。 朱延平,近年来中国内地电影贺岁片的积极参与者,但影响力却并不如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的大。

  • 中国人的创新之路在何方?

    作者:许骥 刊期:2011年第01期

    中国人为什么创新不起来?这个问题我们问过无数次,却始终没有得到答案。然而,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出于担当和良知,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被誉为“当代最具批判与反思精神的管理学家”的肖知兴教授,最近在新著《中国人为什么创新不起来》中给出了他的答案。

  • 樱花树下思和平

    作者:忻星 刊期:2011年第01期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3周年祭日。虽然未曾经历过,但我一直觉得我对那场可怕的战争是非常了解的。历史教科书上,南京大屠杀惨绝人襄,30万生命啊!在糖水中泡大的我连想一下都会不寒而粟。在出国之前,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对那场战争的认识,而且认为包括日本人在内的全世界的人都是那样认为的。

  • 万伯翱:我认识的马家三代与“文物长征”

    作者:万伯翱 刊期:2011年第01期

    抗战期间,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为为保护中华民族珍贵文物不受劫掠,抱着“文化之根在,中国不会亡”的坚强信念,立下“文物在人在,文物亡人亡”的绝命誓言,克服千难万险,护送故宫文物行程两万多公里,在另一个战场上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

  • 陈茂辉 创造援建奇迹的时代“大禹”

    作者:宋汉晓 刊期:2011年第01期

    2008年发生的“5·12”特大地震造成汶川县13个乡镇全部受灾,城乡居民住房严重损毁,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基本瘫痪,次生灾害威胁严重,全县经济社会各方面亟待恢复重建。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广东省承担对口支援汶川县灾后恢复重建的任务。

  • 宋军 广袤大漠中的环保战士

    作者:张惠清 刊期:2011年第01期

    200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 这天,包括万科王石、搜狐张朝阳、首创刘晓光等大腕儿在内的100多位中国企业家集体“情感出轨”,干了一件和自身企业与买卖无关的事——在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成立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纵身投入了环保事业。

  • 姬十三 剥开科学的“果壳”

    作者:杨滢 刊期:2011年第01期

    打开姬十三的微博,在他的个人简介上,他这样描述自己:在海岛牛活了19年,读了11年生物学,杀过老鼠,养过猴子,写过一阵子专栏谋生,后来搞了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