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内皮素在噪声性内耳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正文】

内皮素在噪声性内耳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徐香娜; 黄建民; 林国经; 江张舟 350001; 福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
损伤过程   噪声性   内皮素   内耳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摘要:目的研究噪声性内耳损伤过程中耳蜗微循环的病理变化以及内皮素(endothelin,ET)在这一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30 只大鼠按电脑产生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对照组、噪声暴露(115 dB白噪声每天8 h)1、4、8和15 d组.分别用扫描电镜观察毛细胞的形态,血管纹铺片观察耳蜗微循环的状态,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ET含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T-1、ETA、ETB 的分布. 结果噪声4、8、15 d组出现了血管纹明显缺血,外毛细胞形态异常.血浆ET于4 d组出现暂时性升高.ET-1于耳蜗组织中有广泛的阳性表达,噪声暴露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TA主要分布于血管纹中间细胞与微血管壁周围的细胞,对照组与1 d组表达呈弱阳性(+),噪声4、8、15 d组表达呈强阳性(+++). ETB主要分布于血管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其变化趋势与ETA相似. 结论噪声性内耳损伤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耳蜗微循环障碍,同时大鼠耳蜗组织的ET系统活性增高,二者在时间上有明显的一致性.推测噪声所致的耳蜗微循环障碍过程中ET起了重要的介导作用.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