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国综合临床 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正文】

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韬 于胜波 秦牧 孔彬 黄鹤 黄从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430060
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慢性心力衰竭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YDD)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因CHF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入选患者电话随访。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通过组间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评价各因素与CHF患者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共155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平均年龄(64.62±10.45)岁,男性879例(56.64%),平均随访3年,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为1113例(71.71%)和439例(28.29%)。2组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发现性别、年龄、收缩压(SBP)、心功能分级、肌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RV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8项指标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VDD(OR=1.11,95%CI1.07~1.14,P〈0.01)、年龄(OR=1.03,95%CI1.02。1.05,P〈0.01)、肌酐(OR=I.03,95%CI1.01~1.06,P〈0.01)、LVEF(OR=0.93,95%C10.92~0.97,P〈0.01)、LVDD(OR=1.13,95%CI1.09~1.17,P〈0.01)以及心功能分级(OR=1.17,95%C11.12~1.24,P〈0.01)与CHF患者死亡相关。通过ROC曲线检验RVDD的预测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ROC)为0.805(95%CIO.798~0.812,P〈0.01)。结论RVDD增大将增加CHF患者死亡风险。RVDD可作为CHF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