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国医药导报 笼养青幼年猕猴自发性近视的研究 【正文】

笼养青幼年猕猴自发性近视的研究

作者:陈胜; 胡艳红; 冯春燕; 李志雄; 胡俊; 柯发杰; 黄秀榕; 祁明信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福州350003;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福州350108; 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 福建福州350013
近视   动物模型   猕猴   角膜曲率   中央角膜厚度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段人工繁育的笼养青幼年猕猴的眼屈光生物学参数,为近视的动物模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3只健康猕猴,6个月月龄之前均与母亲一起单笼母乳喂养,6个月后均单笼饲养,所有活动均在笼内进行。猕猴分为3组:6个月月龄组(5只)、18个月月龄组(13只)、30个月月龄组(15只)。分别采用电脑验光曲率仪、眼科A超测量仪、角膜超声测厚仪,对3组猕猴眼(共66只眼)的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角膜中央厚度等屈光生物学参数进行测量。结果 66眼中共筛查到50只近视眼,近视眼数比例高达75.8%,其中6个月月龄组近视眼比例为30.0%[屈光度为(1.14±2.03)D],18个月月龄组80.8%[屈光度为(-1.50±1.14)D],30个月月龄组86.7%[屈光度为(-2.23±1.11)D],随年龄增长近视比例及近视度数逐渐增加,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猕猴眼角膜中央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长度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长,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月龄组角膜曲率最大,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18个月月龄组与30个月月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繁育并笼养的青幼年猕猴眼自发性近视发生率很高,且其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和眼轴长度的变化规律和人类非常接近,可作为良好的近视动物模型。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