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国医学物理学 Tomotherapy不同MVCT扫描模式的成像剂量及对儿童患者位置验证精度的影响 【正文】

Tomotherapy不同MVCT扫描模式的成像剂量及对儿童患者位置验证精度的影响

作者:王海洋; 毛凯; 武建安; 戴甜甜; 韩媛媛; 吴昊; 杜伊筱; 张艺宝; 曹文田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放疗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42; 中日友好医院放射肿瘤科/呼吸中心;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1000293; 北京大学医学物理和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儿童患者   成像   兆伏ct   螺旋断层放疗   图像引导放疗  

摘要:目的:探究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以下简称TOMO)高能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VCT)3种扫描模式的成像剂量及其对儿童患者位置验证精度的影响。方法:使用Exradin A1SL电离室测量标准虚拟水模体(Cheese phantom)相同采样点处3种扫描模式的剂量。使用CIRS 1岁婴儿和5岁儿童仿真人模体模拟MVCT引导摆位流程,将“fine”模式引导的床值作为参考,比较其他两种模式的偏差值。结果:“fine”模式下的剂量约为“normal”模式下的2倍(2.003±0.048),“fine”模式下的剂量约为“coarse”模式下的3倍(3.056±0.099),与螺距的比例关系一致。“normal”模式的偏差符合临床容差范围(±1 mm),且结果[等中心点偏差:1岁婴儿:0.53 mm(头颈),0.25 mm(盆);5岁儿童:0.36 mm(头颈),0.12 mm(盆)]均优于“coarse”模式[等中心点偏差:1岁婴儿:0.59 mm(头颈),0.99 mm(盆);5岁儿童:1.11 mm(头颈),1.11 mm(盆)]。结论:TOMO MVCT的辐射剂量和位置验证精度与螺距成反比,“coarse”模式尤其是进出方向的引导精度欠佳,需予以特别关注和必要的人工干预。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