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国医师进修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 【正文】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

作者:李咸周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272111
骨质疏松   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   胸腰段   椎体   爆裂骨折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患者32例,观察术中注入骨水泥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及生命质量改善程度;通过测量Beck指数、Cobb角、椎管内骨块占位率,比较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椎管内骨块位置变化。结果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52.05±7.60)min,骨水泥量(4.08±1.50)ml。术后第1天,VAS、Cobb角下降,Beck指数增加[(2.31±0.39)分比(7.89±0.52)分,(11.19±2.58)°比(19.15±3.20)°,0.61±0.07比0.46±0.0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术后第1天,椎管内骨块占位率无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椎管内骨块占位率显著低于术前[(9.18±4.17)%比(17.89±5.03)%](P〈0.05)。术后3个月,ODI较术前显著降低[(30.86±7.25)分比(76.89±6.72)分](P〈0.01)。结论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生命质量,纠正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不会显著增加椎管内骨块占位。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