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

中国音乐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Musicology in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音乐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16/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著作推介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0042
国内刊号:11-1316/J
全年订价:¥ 18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5
复合影响因子:0.49
总发文量:953
总被引量:8465
H指数:33
引用半衰期:9.8182
立即指数:0.1282
期刊他引率:0.9361
平均引文率:15.1667
  • “新史学”与宋代音乐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作者:洛秦 刊期:2013年第04期

    文章通过两个关键词,即“新史学与宋代音乐研究”、“上海音乐学院与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的阐述,回溯和分析了宋代音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强调了“新史学”对于宋代音乐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并且通过对于作者带领下的六位宋代音乐研究团队成员的选题与成果的介绍,表述了其对于“新史学”与宋代音乐研究的倡导及其实践的努力。

  • 明代卫所镇营礼仪及用乐考

    作者:任方冰 刊期:2013年第04期

    明代卫所镇营的地方行政职能化是卫所诸礼和用乐的基础,卫所镇营的祭孔用乐以国家颁布的雅乐为主要形式,其他在祀典的祭礼用乐以教坊细乐为主,并有鼓乐杂戏等娱乐用乐出现在相应的庙会活动中;公式和宾兴等仪式则主要用鼓乐形式,它与鼓吹仪仗一起构成了这两种礼仪形式的音声系统.

  • 论嵇康的“声无哀乐”

    作者:田耀农 刊期:2013年第04期

    “声无哀乐”是魏晋时期嵇康提出的一种音乐审美观点。关于“声无哀乐”的解读音乐美学界多有分歧,其症结在于对“声”和“无”的理解不同。本文提出:“声”是音乐接受主体的听觉感知;“无”是不确定的“无常”之“无”。嵇康的“声无哀乐”指的是音乐接受主体从音乐的声音客体中无法得到确定的哀乐情感体验或感悟。至于客体的音乐作品是否可...

  • 唐代太常音声人赋役制度研究

    作者:倪高峰 刊期:2013年第04期

    “太常音声人”的称谓始自唐代,原与北魏至隋朝的乐户差别不大。唐代的律法规定,太常音声人可以“婚同百姓”,“老免、进丁、受田”都“一同民例”。在社会地位上,太常音声人的地位稍高于乐户,与百姓无异。因此,太常音声人除承担乐舞方面的“色役”,还承担“一同民例”的赋役。唐代的行政法令不止一次赦免了音声人的杂徭,而且太常音声人...

  • 中声与钟声——北宋雅乐的中声音乐观与钟声实践

    作者:徐蕊 刊期:2013年第04期

    本文借鉴“音乐文化诗学”分析研究模式的视角,以中声与钟声两个概念及其关系为线索对北宋雅乐改制进行解读,力图寻找北宋雅乐改制与政治文化之间的逻辑关联。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厘清北宋中声观念与青铜乐钟实践的主要关联事件;第二部分探讨其与北宋政治语境中的回向三代之间的关联;第三部分探讨钟声变化与北宋帝王个人政治理想之间的...

  • 中国音乐编年史的理论思考——北宋音乐编年史研究的个案

    作者:黄艺鸥 刊期:2013年第04期

    本文以北宋音乐编年史为研究个案,探讨编年史作用于当代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三个方面的意义:呈现音乐史过程化、细节化的发展脉络,呈现青乐史完整的生态图像以及找寻青乐史发展的时间标尺。同时,笔者还指出音乐编年史课题在目前学界的学术意义与定位,即音乐编年史在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是具有“基础性”、“实验性”、“延展性”的研究课题。

  • “民族音乐”研究班与《民族音乐概论》

    作者:孙幼兰 刊期:2013年第04期

    笔者作为亲历者,详细回顾了1960年8月中国音乐研究所(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举办“民族音乐”研究班的情况,包括:人员构成及班组情况,大事记,“民族音乐”参考资料的编选、出版,《民族音乐概论》的写作、修改经过,以及为渡过三年困难时期所内开展农副业生产的情况等等。

  •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两部奠基之作编写历程回顾

    作者:常江涛 刊期:2013年第04期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联合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要(未定稿)》及其附属《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资料》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编著的《中国现代音乐史(未定稿)》,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初步建立。这两套著作的诞生,不仅填补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著作的空白,造就了一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人才,...

  • 端正学术心态解悟同均三宫

    作者:刘永福 刊期:2013年第04期

    一个七音列(七律)与宫、商、角、清角(和)、变徵(中)、徵、羽、闰(清羽)、变宫(九声)相结合,并形成完整的音阶概念(关系)时,必然形成三种结构形态,这就是同均三宫原理的基本内涵。由此说明:同均三宫不是深奥复杂的理论,而是一个简单的宫调学原理;同均三宫不是纯粹的应用理论,而是建构在实践基础上的基本原理;同均三宫不是黄...

  • 湖南南岳“幸运香火法会”音乐考察

    作者:代宏 刊期:2013年第04期

    本文以实地考察为基础,对湖南南岳“幸运香火法会”音乐进行关注,主要关注这一宗教仪轨中佛教、道教音乐共存,儒、释、道三教思想相互融合的现象,探讨法会音乐的主要文化艺术特征,音乐在法会中的运用及其在宗教与民俗之间交融、发展所形成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

  • 和田维吾尔木卡姆及其形成探析

    作者:巴吐尔·巴拉提 刊期:2013年第04期

    “克里阳麦西热甫木卡姆”和“墨玉木卡姆乃额曼”是目前仍流传在和田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但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而有些观点则简单地将其划归为《十二木卡姆》的变体。笔者以在和田地区所进行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分析这两种民间音乐形式的形态特征,探寻其形成背景,以明晰和田维吾尔木卡姆的独特之处。

  • 从音乐传教到乐器制造——钢琴作为广州城市音乐新标识的文化解读

    作者:金辉 刊期:2013年第04期

    钢琴作为21世纪的广州城市音乐不可忽略的新标识,其传入广州的历程可以上溯到16世纪。与其他以钢琴而闻名的城市不同,广州的钢琴在经历西方传教士的引入之后,着力发展出独立于教会的专业教育机构和钢琴制造产业。广州钢琴音乐在国内钢琴界的重要地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产业发展带来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

  • 社会学对于音乐史学的——以18世纪维也纳音乐生活并莫扎特为例几个切入点

    作者:夏滟洲 刊期:2013年第04期

    文章运用音乐社会学理论,以18世纪中后期维也纳的音乐生活及莫扎特在维也纳的创作为例.对影响器乐音乐发展的赞助体制、社会环境,直至决定作曲家风格演变因素等进行了社会学解喻。通过研究展示了基于社会学思考维度切入史学研究的三个点,指出研究中史学家构建“音乐历史事实’’时所取的观察地位与立场,是理解作为人类心灵成就集合的“音乐...

  • “音乐厅博物馆”现象及相关理论述评

    作者:班丽霞 刊期:2013年第04期

    将音乐厅比作博物馆常常出自一种讽喻,因其在曲目选择上存在明显的保守主义倾向。但抛开这类讽刺性的比喻,“音乐厅博物馆”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值得深入探讨的艺术现象,其前提和影响远远不只局限于音乐会的曲目选择,而是与音乐经典建构、主流创作观念、音乐“作品”概念、严肃音乐的意识形态,以及学院派音乐教育,音乐历史编纂等事象息息相...

  • 《中国音乐学》2013年第1期至第4期总目录

    刊期: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