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

中国音乐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Musicology in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音乐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16/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著作推介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0042
国内刊号:11-1316/J
全年订价:¥ 18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5
复合影响因子:0.49
总发文量:953
总被引量:8465
H指数:33
引用半衰期:9.8182
立即指数:0.1282
期刊他引率:0.9361
平均引文率:15.1667
  • 传统礼乐文化的内在张力结构

    作者:李宏峰 刊期:2007年第04期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礼乐文化模式中,“礼”与“乐”往往以和谐一致的面貌呈现。然而,这种“礼备乐和”的表象背后,实际隐含着礼、乐二者间的巨大矛盾。本文即以“礼乐矛盾”为切入点,通过对礼、乐本质属性的分析,剖析传统礼乐文化的内在张力结构,探求支配中国音乐历史演进的...

  • 浅析陈澧《声律通考》要旨

    作者:李自浩 刊期:2007年第04期

    《声律通考》十卷,为清代陈澧撰写的一部重要的乐律学著作。该书以匡凌延堪《燕乐考原》之谬为出发点,论述了律、调、谱、器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全书内容作简要梳理,以求凸显该书的主要学术观点。

  • 洛庄汉墓14号陪葬坑编磬的组合、编次和音阶

    作者:方建军; 郑中 刊期:2007年第04期

    实物考察和测音分析表明,山东章丘洛庄汉墓14号陪葬坑出土的六套107件编磬均为音乐性能良好的实用乐器,第一至第四套编磬每套都可分为左、右两组,右组磬比左组磬的宫音高二律,即大二度。这四套编磬的音阶结构全部相同,第二和第三套编磬甚至为同调,表明其制作具有统一的规范。第一套编磬与第二和第三套编磬的调高相差大三度,与第四套编磬...

  • 夏代的“九歌”及其同五行说的关联

    作者:王小盾 刊期:2007年第04期

    对夏代“九歌”之内涵的理解,涉及两个重大的学术问题:在音乐学方面,涉及如何理解中国音阶及其变化音体系之形成的问题;在思想史方面,涉及如何理解五行起源及其早期形态的问题。黄翔鹏提出“九歌”为九声音列之说,为解决上述问题指明了方向。本文在此基础上作了以下补充论证:(一)对先秦典籍所记“五官”、“五正”之制进行考察,确认了...

  • 鼓神考

    作者:高有鹏 刊期:2007年第04期

    鼓神在以神话传说为基本内容的原始信仰中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意义,从中可以看到艺术起源的蛛丝马迹,以及复杂的文化背景。

  • 关于缠声等一组音乐术语的辨析

    作者:欧兰香 刊期:2007年第04期

    缠声、虚声、泛声、散声以及和声、繁声等是古代音乐史上一组相通相近的术语,意义与用法有微妙差别。各种音乐文献中,这些术语的解释或语焉不详,或混淆歧异。本文认为,泛声、虚声、散声三个术语内涵基本相通,均指在基本曲调基础上添加的装饰性曲调成分;缠声特指器乐演奏时所加的重迭性装饰性曲调;和声特指古代歌曲中的伴唱部分。

  • 中国山水画中的古琴音乐图像

    作者:林蔚丽 刊期:2007年第04期

    以古琴为题材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依据琴在画中所呈现的形态而将其划分为抱琴图、抚琴图、陈设图三类。并且以此为视觉证据,说明了产生这一题材的社会人文环境,与文人们的关系等生活情态和审美价值的同一性,以及古琴音乐文化与文人名士的内在精神联系。对于图像所表现的意境及所隐含的文化意义作了详尽的论述。

  • 《世本·作篇》见存音乐史料

    作者:黄敏学 刊期:2007年第04期

    《世本·作篇》概述了上古礼乐制作的基本情况,保存了大量上古音乐史料。然《世本》早佚,今之所存为清人所辑,其间增益附会,亦复难免,未可据为上古信史。本文以文献学与音乐史学之视角,依“二重证据法”,将音乐考古材料与《世本·作篇》之载述相互印证,力图从一个方面揭橥其间层累造成之迹,并对上古乐史的基本情况作出合乎历史真实的解释...

  • 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以女声为例

    作者:吴静 刊期:2007年第04期

    本文从音乐声学的视角出发,以民族唱法女声音色为研究对象,运用音乐声学测量方法和软件对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女声声源进行采集、比较和分析,通过频谱图、数据表和歌手共振峰形态图的比较,分别总结出四种声源的频谱特征,得出民族唱法与关声唱法女声在歌手共振峰的形态如峰高、峰宽以及频域上存在趋同的结论。

  • 雁北鼓吹乐艺人的“黑话”

    作者:陈克秀 刊期:2007年第04期

    山西省雁北地区民间音乐遗留丰富,在其俗门鼓乐班社中,流传着两种“黑话”:一为过去盲艺人所使用的“黑瞽语”,一为古代“乐户”所留下的“乐户家话”。两种行业“秘密语”都有着各自的创造方式。其中,“黑瞽语”是从事物的形象特征或动作特征作出名称变更,取事物的同义或近义词替代,以及通过“拆字”取义;“乐户家话”则使用中国古代音...

  • 论互助土族民歌中的“风搅雪”结构

    作者:祁慧民 刊期:2007年第04期

    青海互助土族民歌中鲜明音乐个性特征之一的“风搅雪”结构,由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生产、生活环境所形成。这种演唱形式所体现出的对他民族音乐养分的吸纳、融合,既有照抄照搬地机械模仿、吸收,也有一些颇富创意的整合、改造,但整体来说,两种语言和曲调的混合特征清晰可辨,生硬地接受他民族音乐文化的痕迹十分突出,还没有达到完全本民族音...

  • 论方言与地方戏音乐的互动关系

    作者:李首明 刊期:2007年第04期

    本文主要从方言与地方戏曲音乐、方言与戏曲音乐相近的文化功能以及当前地方戏曲保护出现的弊端等方面,探讨方言与地方戏之间的互动关系。

  • 音乐学家的困惑——兼及对中西方音乐史学观的思考

    作者:柴莺; 史沙利 刊期:2007年第04期

    音乐学由实践理论和哲学理论两大部分组成。然而,这些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界定,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音乐学家却很难做到理论规定的那样理智、那样冷静。音乐之“乐”(yue),本可作快乐之“乐”(le)字解,其本意为高兴、愉悦、轻松。但理论却一次次提醒音乐学家不能沉湎于音乐浅层次的感动,不能仅只是对美学体验现象的外在描述,应该从哲...

  • 音乐和语言中的符号学元素——比较两种体系的表达方式、内容及意义

    作者:唐平 刊期:2007年第04期

    符号学被证明是描述和分析音乐的有效途径,且可以作为比较某文化的语言和音乐的基础。从文化或认知的角度看,音乐和语言的研究目的是找出它们外部的某种结构形式,用符号学的方法使我们在理解音乐和语言的内部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弄明白这种结构如何能够将它们和其文化环境及其认知、神经基础相联系。

  • 窥一斑以见全豹——以“音腔”观点参比《二泉映月》于二胡及钢琴中的演绎

    作者:沈滨凯 刊期:2007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对二胡和钢琴两种不同乐器演奏传统乐曲《二泉映月》的对比,借用“音腔论”的体系,探讨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表现的共性以及西洋乐器如何更好地演绎中国民间器乐改编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