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

中国音乐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Musicology in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音乐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16/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著作推介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0042
国内刊号:11-1316/J
全年订价:¥ 18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5
复合影响因子:0.49
总发文量:953
总被引量:8465
H指数:33
引用半衰期:9.8182
立即指数:0.1282
期刊他引率:0.9361
平均引文率:15.1667
  • 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作者:王文章 刊期:2004年第01期

    值此“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对各位莅会代表,表示热烈地欢迎!

  • 重视和加强古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工作——热烈祝贺古琴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作者:秦序 刊期:2004年第01期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在巴黎正式宣布了第二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古琴名列其中。这是继昆曲之后,我国第二个列入“代表作”的项目,标志着世界对拥有三千余年历史的我国古琴艺术传统的充分肯定,为此我们感到由衷的自豪。

  • 为了不该忘却的纪念——吴伯超先生百年祭

    作者:戴鹏海 刊期:2004年第01期

    吴伯超在实际从事音乐工作的近20年中,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其中有不少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是前人所没有做过且属于开拓性的。作为音乐教育家,在他出任重庆青木关的国立音乐院院长后,该院才真正走上正规的建设道路,是音乐院最出人才最见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他创办的国立音乐院幼年班,为日后中国音乐建设事业的发展留下了一座宝贵的“人材”库...

  • 历史的批判与批判的历史——由“重写音乐史”引发的几点思考

    作者:冯长春 刊期:2004年第01期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重写音乐史”的话题,从对“重写”概念的理解、音乐史学观的反思与定位以及音乐史写作的个性化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看法,认为音乐史的重写是历史的必然,史书的写作是在历史的批判中构筑批判的历史。

  • 从琴曲《大胡笳》《小胡笳》试探汉唐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音调

    作者:吴叶 刊期:2004年第01期

    《大胡笳》和《小胡笳》是流传至今以少数民族音调为基础的琴曲。郭沫若等老一辈学者对它的研究多倾向于文学方面,琴家多注重演奏方面,而学者们则把研究的视点着重放在对其词曲作者的考证上。作者从《胡笳》音乐的角度,研究如下三点:1.追溯音调的原始形态;2.联系少数民族史;3.发掘胡笳音调与现今少数民族音乐的承继关系,试图在当代民...

  • 隋唐五代雅乐稗考

    作者:吴朋 刊期:2004年第01期

    雅乐作为封建时代宫廷音乐的主流,在创作、表演和理论等方面,均为音乐文化宝库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它的存在与发展,曾经积极地促进了古代宫廷音乐的变革。应该从历史的角度,用客观、科学的态度,看待“雅乐现象”。

  • 从秦乐府钟秦封泥的出土谈秦始皇建立乐府的音乐思想

    作者:陈四海 刊期:2004年第01期

    “乐府”一词,最早出现于司马迁《史记》,唐颜师古在《汉书》中误注,建于汉武帝。1976年春秦始皇陵发现了秦乐府钟,此说不攻自破。西安市近郊出土了带有“乐府”字样的秦封泥,进一步印证乐府在秦已有之。秦始皇喜爱“真秦之声”的俗乐,也喜爱技艺精致的“异国之乐990统一六国后,他让李斯把俗乐列于雅乐之前。这是他大一统思想在音乐上的...

  • 作为意向存在的音响经验实事

    作者:韩锺恩 刊期:2004年第01期

    在漫长的声音历程中,由于过度负载情感,甚至于过分厚重的思想和精神扰动,而使人们逐渐丧失了对声音自身的充分体验。然而,一旦最初的呼唤得以复原,则声音自身的形而上的指向以及相应进程,就会有一个合式的彰显和开端。作为意向存在的音响经验实事,就是在作为现实存在的音响经验之后,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意向及其与之相关的充实,去获得一种...

  • 从热点到深层——20世纪80、90年代美国音乐研究在中国

    作者:蔡良玉 刊期:2004年第01期

    本文是作者(时任美国音乐研究会秘书长)2003年12月22日在杭州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举行的第二届美国音乐研讨会上的发言,主要讲述了20世纪80、90年代美国音乐在中国研究的现状,并以“从热点到深层”加以概括,最后提出对将来美国音乐研究的建议和想法。

  • 西安鼓乐调的猜想

    作者:郑荣达 刊期:2004年第01期

    1980年代以来,有关西安鼓乐的乐调解读、音乐形态、乐调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从所见的译谱情况来看,尚有一些疑点需要进一步讨论。本文通过传谱和译谱的对照比较,对四调的基本形态和存在的意义作了探讨。

  • 中国工尺谱的文化内涵

    作者:吴晓萍 刊期:2004年第01期

    中国工尺谱在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本文从工尺谱的本质特征、与传承方式相联系的框架性特征、谱字的多义性、与传统乐律学的关系等四个方面,探讨工尺谱的文化内涵,认为工尺谱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记谱法,它的背后蕴藏着传统音乐深刻的文化内涵。

  • 民族音乐学实践中异质文化的表述困境

    作者:李莘 刊期:2004年第01期

    对于民族音乐学理论中的“局外人”能否“融入”研究对象,诠释研究对象,作者提出了怀疑,并认为“局外人”最多不过是一个客观理性的倾听者和记录者。

  • 关于南音传承问题的思考

    作者:王丹丹 刊期:2004年第01期

    本文主要就当前南音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南音资源的保护挖掘、南音的审美定位、南音的理论体系建构等提出几点思考。

  • 授之以技,传之以神

    作者:王超慧 刊期:2004年第01期

    琵琶教学中存在着偏重技术忽视神韵的倾向,这使得演奏艺术流于匠气,缺少深厚底蕴。从短期的教学目标讲,这种倾向影响了教学质量;从长远的教学结果看,它影响了艺术素质的培养和琵琶艺术的传承发展。

  • 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作者:张天彤 刊期:2004年第01期

    本文集中关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高师音乐课程长期来沿袭音乐院校表演与理论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部分均采自欧洲音乐院校教学体系;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及其资源的挖掘整理工作,长期来是由文化部门及民族音乐研究机构承担,其基本的传承意识、传承活动和研究成果大部分尚未被纳入高师音乐课程范围。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