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 仡佬族中小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与情绪行为问题 【正文】

仡佬族中小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与情绪行为问题

作者:班永飞; 宋娟; 吴孝勇 安顺学院教育管理系; 贵州安顺561000; 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 北京100040; 正安县第六中学; 贵州遵义563400
仡佬族   中小学生   生活质量   情绪行为问题   横断面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仡佬族中小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及其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减少行为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50名仡佬族和430名汉族小学六年级、中学初一和初二学生,使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评估生活质量,长处和困难问卷(SDQ)测查情绪行为问题。结果:仡佬族组ISLQ总分与汉族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4.9±16.0)vs.(143.1±16.6),P〉0.05],ISLQ情感成分得分高于汉族组[(61.9±8.7)vs.(60.0±8.8),P〈0.01]。仡佬族组SDQ总分与汉族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3±5.6)vs.(19.0±5.4),P〉0.05],SDQ情绪症状得分低于汉族组[(3.4±2.2)vs.(3.9±2.2),P〈O.05]。仡佬族组初一学生的ISLQ情感成分得分高于六年级和初二学生[(63.7±8.6)vs.(60.3±9.1),(60.0±7.4),P〈0.01];学习成绩优良者ISLQ总分[(150.7±17.4)vs.(144.5±15.3),(136.5±11.0)]和认知成分得分[(87.3±13.6)vs.(82.6±11.9),(77.0±9.9)]高于成绩中等或较差者(P〈0.01)。除情感成分与亲社会行为问题外,ISLQ得分与SDQ得分呈负相关(r=-0.13-- 0.54,P〈0.05)。回归分析显示,SDQ的情绪症状(β=-0.38,P〈0.01)、亲社会行为问题(β=-0.22,P〈0.01)和多动(β=-0.17,P〈0.01)得分对ISLQ总分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仡佬族中小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与汉族相当,正性情感体验可能更多;学习成绩越好,情绪行为问题越少,主观生活质量可能越高。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