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国实用外科 结直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电凝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正文】

结直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电凝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孙迪; 齐志鹏; 钟芸诗; 时强; 蔡世伦; 李冰; 陈涛; 姚礼庆; 徐美东; 周平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上海消化内镜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20003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结直肠黏膜下肿瘤   电凝综合征  

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电凝综合征(PEECS)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为ESD围手术期处理提供证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412例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病人。分析病人的性别、年龄、病变大小、位置和起源等因素与PEECS的关系。结果 28例(6.8%)病人并发结直肠ESD术后PEECS。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和肿瘤起源是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20 mm vs. ≥20 mm)、肿瘤位置(结肠 vs. 直肠)和肿瘤起源(黏膜层或黏膜下层 vs. 固有肌层)为PEE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肿瘤直径≥20 mm、肿瘤位于结肠和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是ESD切除结直肠黏膜下肿瘤术后病人并发PEEC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病人,术后应予严密观察和谨慎的围手术期护理。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