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杂志简介:《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973/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海南省热带作物主要虫害绿色防控专栏、研究论文、专题综述、绿色防控方法与技术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国际刊号:2095-039X
国内刊号:11-5973/S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77
复合影响因子:1.12
总发文量:1414
总被引量:16576
H指数:34
引用半衰期:8.8409
立即指数:0.0079
期刊他引率:0.8314
平均引文率:32.8175
  • 栗真绥螨和黄瓜新小绥螨对西方花蓟马初孵若虫功能反应的比较

    作者:吴圣勇 徐学农 王恩东 刊期:2009年第04期

    于人工气候箱(23±1℃、RH70%±5%、光照(D∶L=16h∶8h)条件下,在菜豆叶片制作的叶碟上,比较了栗真绥螨与黄瓜新小绥螨对西方花蓟马初孵若虫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黄瓜新小绥螨和栗真绥螨对西方花蓟马初孵若虫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分别为Na=0.763×Nt/(1+0.152Nt)和Na=0.257×Nt/(1+0.032Nt),对西方花蓟马初孵若虫的攻击率分...

  • 苏丹草和香根草作为诱虫植物对稻田二化螟种群的抑制作用评估

    作者:郑许松 徐红星 陈桂华 吴降星 吕仲贤 刊期:2009年第04期

    室内测试了苏丹草和香根草对二化螟的产卵选择性和幼虫存活的影响,在田间进行了苏丹草和香根草控害效果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雌成虫对苏丹草和香根草均表现出较强的产卵选择性,产在苏丹草和香根草上的卵量分别是产在水稻上的3.02和4.56倍。两种诱虫植物均对二化螟幼虫具致死作用,二化螟幼虫在两种寄主上不能完成生活史。田间试验表明两种...

  • 黑缘红瓢虫对几种林果害虫与寄主复合体的行为反应

    作者:杨惠玲 刊期:2009年第04期

    利用Y形嗅觉仪观测了黑缘红瓢虫对几种常见林果健康无虫植株、桃粉大尾蚜和朝鲜球坚蚧虫体自身与分泌物,及植物与蚜虫复合体的定向和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健康无虫的桃树、樱桃李、毛白杨和油松,不产生招引黑缘红瓢虫的挥发性次生物质;桃粉大尾蚜和朝鲜球坚蚧虫体自身与分泌物对黑缘红瓢虫搜索行为亦无显著影响;当寄主植物受到两种害虫为害后,桃...

  • 竹醋液对有机栽培黄瓜生长的影响及其对蚜虫的防治效果

    作者:吴暄 宗良纲 刘新 周建斌 张齐生 于方 刊期:2009年第04期

    选择代表性的有机农场进行大棚试验,探索新型生物制剂竹醋液和食用蜂蜜混合后对有机栽培黄瓜生长的影响及其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醋蜜混合液处理对黄瓜生长的影响因不同的喷施浓度而异,低浓度100倍和300倍处理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50倍处理则会抑制黄瓜的生长。醋蜜混合液处理对有机栽培黄瓜上蚜虫的防治效果也因不同的喷施浓度而异,300倍...

  • 水稻中与白叶枯病菌hrf1基因同源序列克隆及功能分析

    作者:郭玲 邵敏 刊期:2009年第04期

    利用PCR技术从粳稻R109中克隆到与hrf1同源的序列,命名为hpfr1,与hrf1基因的同源性为92%。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74.8%。hpfr1基因连接到含T7启动子的高表达载体pET30a(+)上构建重组质粒pHOSJ4,并转化宿主菌BL21(DE3)产生表达菌株BL21(DE3)/pHOSJ4。hpfr1与hrf1基因在起始密码子ATG至225个碱基处完全相同。将ATG至225碱基的序列克隆,并构...

  • 液体与固体培养几种生防真菌的营养研究

    作者:高利 刊期:2009年第04期

    针对4种重要的生防真菌(虫生真菌2株、重寄生真菌1株、食线虫真菌1株),在系统研究其碳源、氮源、碳浓度与C/N比、维生素与矿物质对其生长及产孢影响的基础上,研究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所需碳氮源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液体培养适合菌丝生长和固体培养适合产孢的碳氮源组合中,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IBC1201分别为葡萄糖与丙氨酸、麦芽...

  • 海洋枯草芽孢杆菌3512A抗真菌脂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特性鉴定

    作者:徐杨 王楠 李伟 胡江春 胡芳欣 刘丽 王书锦 刊期:2009年第04期

    海洋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3512A分离自中国南海柳珊瑚。抗菌谱研究表明,该菌对多种动植物病原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稳定性试验表明该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对高温、酸和弱碱具有一定耐受性。利用玉米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作为靶标菌,结合酸沉淀、快速柱色谱、HPLC等现代色谱手段,对菌发酵液中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

  • 三种化学物质诱导观赏百合青霉病抗性的研究

    作者:梁巧兰 魏列新 徐秉良 谢忠奎 刊期:2009年第04期

    采用水杨酸、纳米硅、氯化铵等3种化学物质对观赏百合青霉病的抑菌活性和诱抗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化学物质对观赏百合青霉病菌抑菌率较低,最高仅为5.6%。3种化学物质处理百合鳞茎后,表现出较高诱导抗病性。在100、50和25μg/ml浓度下,水杨酸的诱导抗病效果最好,分别为79.09%、69.28%和61.96%。浓度为100μg/ml的水杨酸、纳米硅和氯化铵处...

  • 产挥发性杀线虫物质韦氏芽孢杆菌MC67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

    作者:李志芳 顾英琦 莫明和 何月秋 刊期:2009年第04期

    采用液体培养,研究了18种碳源、18种氮源成分对韦氏芽孢杆菌Bacillus weihenstepha-nensis菌株MC67产挥发性物质杀线虫活性的影响。以单因素分析法,确定了MC67菌株杀线虫活性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酵母膏。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菌株MC67杀线虫活性的主要因素进行筛选,确定影响该菌株发酵液挥发物杀线虫活性的4个重要因子依...

  • 环境因子对草茎点霉SYAU-06菌株侵染鸭跖草的影响

    作者:谷祖敏 纪明山 李兴海 祁之秋 刊期:2009年第04期

    以病叶率、病情指数和鲜重抑制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环境条件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露水期和光照对草茎点霉SYAU-06菌株侵染鸭跖草的影响。结果表明,SYAU-06菌株侵染鸭跖草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要求最适的温度范围是28~32℃,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接种后露水持续时间至少需要48h。保湿期的光照时间与病害发生程度成反比,光照时间越短,病害发...

  • 放线菌A01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稳定性及其化学类型

    作者:卢彩鸽 刘伟成 刘霆 王慧敏 刘德文 裘季燕 刊期:2009年第04期

    本文研究了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良好抑菌活性的菌株A01发酵液中活性成分对热、酸碱、蛋白酶及紫外线的稳定性,并采用pH纸层析、捷克氏八溶剂系统纸层析、纸电泳和紫外波长扫描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化学类型的早期鉴别。结果表明,菌株A01发酵液中活性物质在中性及偏碱性环境中比较稳定;100℃处理30min相对活性还保持在81.19%;对蛋白酶不敏感,...

  • 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作者:杜伟 郭同斌 颜学武 宋明辉 王光标 朱兴沛 赵亮 刊期:2009年第04期

    在16~30℃范围内,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6℃时完成1代需48.3d,而30℃时仅需17.9d。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87±0.54℃;有效积温为379.00±8.77日度;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回归方程为:T=7.87+379.00V。

  • 大突肩瓢虫成虫越冬期人工保种技术

    作者:李文凤 黄应昆 王晓燕 卢文洁 罗志明 刊期:2009年第04期

    在室内15~20℃下模拟大突肩瓢虫Synonycha grandis的野外越冬环境,研究4种不同补充饲料对越冬期成虫的保种效果。结果表明:用蔗糖水+冷冻甘蔗粉角蚜饲喂,能显著提高瓢虫的越冬存活率,210d后存活率达67.5%,保种效果最好。且存活的成虫重新取食新鲜甘蔗粉角蚜后能快速恢复繁殖能力。5-6月在蔗田粉角蚜点状发生时,将室内保种存活大突肩瓢虫成虫...

  • 韶关发现专取食豚草的昆虫——广聚萤叶甲

    作者:黄红英 徐剑 刊期:2009年第04期

    2009年8月底在广东韶关发现专门取食豚草的昆虫——广聚萤叶甲。调查结果发现,其中一棵被轻度取食的豚草上聚集卵块129块、幼虫121头、蛹20头、成虫10头。说明广聚萤叶甲群集性强;在豚草繁殖生长完成前,迅速完成产卵、孵化、发育、成熟的生活周期。目前发现广聚萤叶甲对豚草具有专一性。

  • 2009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揭晓

    刊期:2009年第04期

    一等奖:①中国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农(海利)涿州种农剂有限公司、河南中州种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种集团农业化学有限公司、江苏省新沂市永诚化工有限公司“玉米种子传带病原真菌检测及包衣处理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