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国生化药物 “Hyaluronic acid”和“Hyaluronan”一词的来历及其中译名 【正文】

“Hyaluronic acid”和“Hyaluronan”一词的来历及其中译名

作者:郭学平; 张天民 山东福瑞达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250101; 山东大学药学院; 山东济南250012
hyaluronan   译名   commission   生物高分子   透明质酸  

摘要:193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Karl Meyer和John W.Palmer从牛眼玻璃体(hyaloid body or vitreous humor)分离出一种含糖醛酸(uronic acid)和氨基糖的高分子多糖,并将其命名为“hyaluronie acid”,该词由“hyaloid”(透明的、玻璃状的)和“uronie acid”组合而成,中译名为“透明质酸”。之后其结构被确认为由葡糖醛酸和Ⅳ。乙酰氨基葡糖组成直链高分子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结缔组织和某些细菌的物质。其羧基的解离常数为4.58×100(32℃),在生理中性环境中,hyaluronic acid分子链上的羧基处于解离状态,实际上是一个聚阴离子。1985年,透明质酸领域的著名学者Endre A.Balazs,Torvard C.Laurent等参考国际生物化学联合会一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组成的生物化学命名委员会(IUB—IUPAC Joint Commission on Biochemical Nomenclature)的多糖命名原则,联名在《生物化学杂志》(Biochemical Journal)发表一篇来信,建议将“hyaluronan”一词作为此种多糖的总称,不管其处于何种程度的解离度。之后“hyaluronan”一词在透明质酸领域广泛使用,其词义涵盖任何解离状态的透明质酸及其盐(hyaluronate)。《英汉生物学词汇》将“hyaluronan”译为“乙酰透明质酸”,显然与该词的命名者所定义的词义不同。因为透明质酸本身的组成成分之一即为Ⅳ一乙酰氨基葡糖,“乙酰透明质酸”的命名显然不妥。2004年Biopolymers的中译本《生物高分子》将“hyaluronan”译为“透明质多糖”,词义较准确,但字数较多。许多糖类虽系多糖,但其名称中并无“多”字。笔者建议将其译为“透明质素”或“透明质糖”,两者对比更倾向于“透明质素”。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