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Youth Study

杂志简介:《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579/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企划、特别企划_青年的时间压力与过度劳动研究、青年工作、实证调研、典型研究、青年现象、青年文化、就业创业

主管单位:共青团中央
主办单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2-9931
国内刊号:11-2579/D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05
复合影响因子:1.9
总发文量:2973
总被引量:28087
H指数:55
引用半衰期:3.835
立即指数:0.0658
期刊他引率:0.9118
平均引文率:5.8182
  • 时间维度下的“数字亲密”——基于青年群体互联网实践的质性研究

    作者:王昕 刊期:2019年第10期

    随着当代社会学的日常生活转向,“时间”日益成为理解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和主题。本文依托一项针对青年群体的质性研究,从日常生活出发,了解和呈现移动互联时代青年群体建构并实践着的,与互联网技术频繁、深度联结的“数字亲密”如何影响他们对“时间”的建构及体验;他们又呈现出怎样的能动性去应对互联网时代时间秩序的确立;从而...

  • 当代中国青年职业发展期望的时间性维度

    作者:苏熠慧 刊期:2019年第10期

    对青年群体职业发展期望的关注是青年研究的重要面向。本文试图将时间维度引入当代中国青年职业发展期望的相关讨论,以考察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同位置的青年关于“现在”之叙事的形成及其对于其“未来”之展望的影响。学界对青年职业发展期望的讨论呈现出一种僵化的时间预设:在这里,未来是静止的,并且与过去、现在相割裂;相应地,单一的未来想象也...

  • “时间荒”新议:基于青年女性创业者日常生活的观察

    作者:李露露; 周思媛; 宋婧 刊期:2019年第10期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导致国人日常生活的“时间荒”问题日益严重。以往关于国人“时间荒”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劳工阶层,他们的“时间荒”与经济贫困往往互相关联,且为全球经济的不平等付出了时间代价。随着近年来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动,青年创业者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双创”主力。尽管这一群体在社会经济意义上...

  • 互联网与95后乡城流迁底层青年的多重时间性

    作者:罗牧原; 丁瑜 刊期:2019年第10期

    在学界对于青年网络使用的讨论中,对时间的假设占据着核心位置:在这里,时间是线性、稀缺、正统的,而对时间正确有效的使用则与自我规训的、能够为社会有所贡献的新自由主义主体的制造紧密相联。为了批判地回应这种时间性预设,本文通过对深圳市13位95后乡城流迁底层青年生命故事的分析,从日常生活时间、生命历程时间与历史时间三个方面呈现出互联...

  • “重构时间”中成长——海外华裔青少年读经运动分析

    作者:黄柯劼 刊期:2019年第10期

    本文基于田野调查和访谈,从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成效三方面描述和阐释了海外华裔青少年读经实践中的“重构时间”,从而分析这一教育行为对这群青少年成长的深远影响。文章指出,海外读经实践并非“复古”,而是通过教育过程的社会化功能,拒斥现代社会中标准化和资本化的时间结构,通过重新建构青少年的时间形式,对其成长带来影响。这种行为已...

  • “后真相”时代青年政治认同的困境及其应对

    作者:李腾凯 刊期:2019年第10期

    后真相时代意味着“感性、情感、价值”优先甚至屏蔽了“理性、事实、真相”而成为认同的决定性因素。“后真相”与当代青年特征耦合,使青年政治认同的建构陷入三重困境,即解构青年的政治认知、拒斥青年的政治情感、离散青年的政治价值。为此,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系统性应对:通过修复政治诠释框架巩固青年政治认知;通过再现文化记忆激发青年政治...

  • 新生代母亲的抚育困境与育儿焦虑——基于新媒体“中年老母”群体的社会心理解析

    作者:魏杰; 桑志芹 刊期:2019年第10期

    在全面二孩的政策背景下,80、90后女性正逐渐成为育龄女性的主体。然而近来“中年老母”突然替代了“辣妈”成为新媒体的高频词,旨在揭示育儿艰难与当妈不易,是新生代母亲的主体性自我建构。本文对这一文化症候进行解读:“中年老母”群体的出现和扩大植根于密集母职、“教育拼妈”、亲职失衡的社会土壤之中,并呈现出美丽优雅消逝、时间紧迫感强...

  • 社会整合与农村光棍的求偶策略——对山西离村和江西莲村的比较分析

    作者:董磊明; 谢梅婕; 李欣灿 刊期:2019年第10期

    光棍现象本质上是村庄婚姻制度的产物,而婚姻制度则根植于村庄社会结构之中。村民间的相互依存构成了村庄公共性,并因之生发出相应的社会整合机制。宗族强势的莲村能够通过社会支持和社会控制将光棍整合进村庄社会中,而内聚力弱的离村则难以对光棍进行有效整合,导致光棍在求偶过程中可能采取恶劣的越轨甚至非法策略。光棍可能采取的求偶策略是经...

  •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返乡创业的内隐逻辑——基于个人意义构建视角的多案例研究

    作者:林龙飞 刊期:2019年第10期

    与以往文献重视政府外在创业政策供给不同,本文从微观个人意义构建视角探究青年返乡创业的内隐逻辑。通过质性案例研究发现,青年返乡创业是在传统“家庭伦理”作用下的一种“过日子”的选择,追求家庭和睦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他们共有的回流目标。以创业的形式追求货币收入最大化是青年回流乡村的表征目的,其真实的意义在于,通过以创业获取货币最大...

  • 受高等教育青年择偶标准:社会变迁中稳定、相容、互惠的婚姻期待

    作者:高玉春 刊期:2019年第10期

    受高等教育青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其择偶标准映照社会经济文化变迁。本文对2008、2017年某网络征婚平台的征婚广告进行文本分析,结果表明:受高等教育青年择偶的身体特征偏好相对一致、稳定,即男性更在意对方的外貌,女性更在意对方的身高;自致性资源(如教育背景)同质匹配是普遍期望,但先赋性资源(如家庭背景)日益成为婚配的重要界限,如果...

  • 县域体制内的“剩女”——基于中部D县的调查

    作者:欧阳静; 马海鹏 刊期:2019年第10期

    中西部欠发达县域“剩女”的出现改变了之前“剩女在北上广”的传统认识。县域“剩女”具有明显的“体制”特点,主要出现在县乡党政机关和事业机关内,其中女教师是剩女主体,县乡女公务员呈现出越剩越多的趋势。研究发现,县域体制内女青年普遍想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体制内男性青年为婚配对象,但县域体制内男青年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均无法满足这...

  • 新时代大学生追梦路上的“青春情结”——基于大学课堂的青春叙事

    作者:权福军 刊期:2019年第10期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课堂上的青春叙事以及相关的文本作业进行了深度分析。研究发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统计数据显示,青春话题在大学生心中的分量超乎想象,“奋斗”“梦想”等成为新时代大学生解读青春的关键词,并成为一种“情结”而凝聚于新时代大学生心底。为此,新时代青年...

  • “键盘侠”现象的透视及引导--基于20名在校大学生访谈的梳理分析

    作者:冯方 刊期:2019年第10期

    当今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存在部分“键盘侠”,他们时而在虚拟空间“行侠仗义”,时而在现实世界“冷眼旁观”,网上网下存在着强烈的人格反差,加强和优化对该群体的教育引导,对实现高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访谈,本文发现大学生“键盘侠”的自我画像呈现为正义感、体验感、满足感;他者镜像呈...

  • 网络场域:青年研究的时空转向——基于五种青年研究期刊的内容分析

    作者:邓志强 刊期:2019年第10期

    时空是青年研究理论的基本分析视角,是青年研究方法的重要分析工具,也是青年研究者一直比较关注的主题。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青年现象、青年文化、青年问题等青年研究的主要议题发生了时空变迁。因此,青年研究要进行学术性反思,从现实社会场域转向网络场域,修正其理论研究范式,为青年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和新的问题意识。本文基于内容分析...

  • “理解”视域下的谈心教育:以青年思想引导为例

    作者:张桂华 刊期:2019年第10期

    以理解为研究对象的解释学的出场,为人文社会科学的认知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以理解来观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的认识空间,而且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谈心教育,可能是我们打开教育对象心灵窗户的一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