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血管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杂志简介:《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126/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论著、读者·作者·编者、病例报告、综述、专家共识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国际刊号:1672-5921
国内刊号:11-5126/R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83
复合影响因子:2.03
总发文量:1745
总被引量:14979
H指数:45
引用半衰期:3.8475
立即指数:0.0725
期刊他引率:0.9296
平均引文率:14.9855
  •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突破与挑战

    作者:黄清海; 刘建民 刊期:2013年第10期

    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作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重大突破,体现出从动脉瘤囊内填塞到载瘤动脉重塑治疗理念的转变,为复杂性动脉瘤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方法.国际动脉瘤治疗研究 (International Study of Aneurysm Therapy,ISAT)和最近发表的Barrow破裂动脉瘤研究(The Barrow Ruptured Aneurysm Trial) 均已证实,在经过选择适应证...

  • DSA血流定量分析软件评价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的有效性

    作者:吴一娜; 杨鹏飞; 方亦斌; 韩静峰; Janina; Beilner; 黄清海; 刘建民 刊期: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DSA血流定量分析软件评价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后的血流特性改变,以分析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4月采用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Microport,上海)治疗的颅内大型动脉瘤患者15例.以相同标准采集所纳入患者治疗前后常规造影图像,并通过DSA血流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通...

  • 单纯血流导向装置或联合弹簧圈治疗前循环大型及巨大型颅内动脉瘤的随访观察

    作者:周宇; 杨鹏飞; 黄清海; 许奕; 洪波; 赵文元; 李强; 方亦斌; 赵瑞; 杨志刚; 刘建民 刊期:2013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前循环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与分析2010年8月-2012年8月应用Tubridge FD治疗的28例(共28个)颈内动脉囊状宽颈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①28个动脉瘤大小为11.3~44.0 mm,平均(21.6±7.1) mm.共置入Tubridge 支架 33枚,除1枚支架未能完全打开外,...

  • Silk血流导向支架联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短期疗效

    作者:毛之奇; 张鹏; 叶明; 凌锋 刊期: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Silk血流导向支架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0年4月1日-2011年10月30日应用Silk支架治疗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为29~71岁,平均(51.7±11.7)岁.30例动脉瘤患者有31个动脉瘤,30个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除1例患者床突上段有两个动脉瘤为小动脉瘤(分别为3 mm×4...

  • 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联合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光忠; 曾少建; 詹升全; 林晓风; 唐凯; 周东; 周德祥; 秦琨; 舒航 刊期: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颅内静脉窦血栓机械取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应用Solitaire AB支架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机械取栓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3个月至1年的随访.结果 ① 16例患者中男6例,女10例.单纯上矢状窦血栓4例,上矢状窦+侧窦血栓4例,上矢状窦及皮质静脉血栓3例,横窦及乙...

  • 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新一代血流导向支架(Surpass)——前瞻性单中心研究

    刊期:2013年第10期

    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预防破裂出血。新一代血流导向支架Surpass可用于重塑载瘤动脉和闭塞动脉瘤。荷兰Radboud大学Nijmegen医学中心的De Vries等对这一新型血流导向支架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共纳入37例患者,年龄为32—79岁,共有49个未破裂动脉瘤。术中Surpass血流导向支架均放置在载瘤动脉并跨越动脉瘤瘤颈。随访6个月。37例患者中仅对1...

  • 血流导向支架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未破裂囊状动脉瘤的疗效比较

    刊期:2013年第10期

    血流导向支架已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方法。美国费城Jefferson医院的Chalouhi等对血流导向支架和单纯弹簧圈栓塞两种方法治疗颅内未破裂囊状动脉瘤(直径≥10mm)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预后进行了比较。研究共纳入40例采用PED(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血流导向支架治疗者和120例单纯弹簧圈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PED组和栓...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作者:刘文军; 李军; 彭小祥; 万跃; 林力 刊期:2013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局部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纳入术前行CDFI和DSA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6例,对其中40例符合手术标准的中重度狭窄患者行CAS.术后3 d,1、3、6、12及24个月应用CDFI检测支架近心段、中段、远心段的内径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并与DSA结果相比较...

  • 置入虚拟及真实血流导向装置后兔动脉瘤模型血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

    作者:徐瑾瑜; 邓本强; 方亦斌; 于瀛; 程吉勇; 王奎重; 黄清海; 刘建民 刊期:2013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研究虚拟血流导向装置(FD)与基于微型CT机重建真实FD对兔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差异.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14只,利用弹性蛋白酶诱导兔右侧颈总动脉瘤模型14个.于造模后3周,行DSA检建三维动脉瘤模型,并在载瘤动脉内置入FD.置入FD后3个月处死动物,切取包含FD在内的整段载瘤动脉.用微型CT机扫描所有标本,计算...

  • AG490对大鼠脑损伤后CD40和CD45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伯胜; 杜爱玲; 曾现伟; 曹健锋; 杨斌; 季泰令 刊期: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AG490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CD40、CD45表达以及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创伤组和AG490干预组,每组大鼠60只;各组根据脑损伤时间再分为6、12、24及72 h亚组(各15只).应用液压冲击法制备大鼠脑损伤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组织CD40、CD45的表达,采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系统对神经...

  • 2013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刊期:2013年第10期

    本刊对CT、MRI和DSA允许直接使用英文缩写,对其他一些常用的词汇将允许直接使用中文全称和英文缩写,即第1次出现时可不标注英文全称,见下表:

  • 血流导向装置对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作者:吕楠; 黄清海 刊期: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血管内栓塞已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对于巨大动脉瘤、宽颈动脉瘤及复杂动脉瘤,单纯通过弹簧圈栓塞存在着术后易复发、治疗费用昂贵等问题.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具有高金属覆盖率、低孔率特征的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应运而生.目前临床应用的血流导向装置主要有Pipeline Emb...

  • 脑小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琴; 张微微; 魏微 刊期:2013年第10期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包括小动脉、细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性疾病,会导致的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这是从神经解剖学角度定义的[1].然而,实际CSVD的 50%是以神经病理学改变命名[2].在影像学上,CSVD可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及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

  • 自噬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遥; 徐善才; 史怀璋 刊期:2013年第10期

    近几年研究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72 h内即出现的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与SAH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自噬(autophagy)很早就被发现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中,参与降解和回收受损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出现于多种生理过程和疾病的病理过程中.Lee 等[1]研究发现,SAH后立即可检测到皮质内自噬活性的增强.但自噬...

  • Eph/Ephrin信号通路在血管新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心磊; 孙芳玲; 安宜; 艾厚喜; 张丽; 王文 刊期:2013年第10期

    酪氨酸激酶受体Eph亚族及其配体Ephrin是一条重要的信号通路,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研究显示,Eph/Ephrin通路在血管的发育和出生后的血管新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讨论Eph/ Ephrin蛋白激酶家族在血管新生中作用机制及其在潜在的应用价值,有利于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