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国南方果树 杨梅采前落果及其安全防控对策 【正文】

杨梅采前落果及其安全防控对策

作者:梁森苗 任海英 郑锡良 王一光 周晓音 戚行江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杭州310021 浙江省温州市农业局特产站 浙江省丽水市农业局农作物站
杨梅果实   采前落果   防控对策   安全带   植物生长调节剂  

摘要:杨梅果实在硬核期前后通常会出现2-3次生理性落果,落果率一般5%-50%,这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通常,果实硬核前的落果称第一次生理落果;果实硬核后至转色期间的落果称第二次生理落果。而在果实转色后趋向生理完熟过程中(一般采前约20天内),核果肉柱内的乙烯含量持续增加,果实呼吸作用增强,果柄与果枝的接合部产生离层(内源激素脱落酸不平衡),在不受外力,或生产农事轻轻摇晃,或果实病虫为害,或自然风雨作用下致使果实迅速掉落,则称采前落果。杨梅采前落果极大地降低了果实商品性,严重影响生产者经济效益。同时,受杨梅商品利益驱使,部分生产者违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止落果发生,也给消费者食用安全带来严峻考验。因此,如何让生产者重视并掌握杨梅采前落果的安全防控对策是当务之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