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容整形外科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杂志简介:《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542/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颅颌面外科专题_论著、读者·作者·编者、颅颌面外科专题_综述、临床研究论著、基础研究论著、临床论著、综述、个案报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帅协会;辽宁省人民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
国际刊号:1673-7040
国内刊号:21-1542/R
全年订价:¥ 520.00
创刊时间:1990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7
复合影响因子:1.22
总发文量:3524
总被引量:16535
H指数:26
引用半衰期:3.3918
立即指数:0.0691
期刊他引率:0.8021
平均引文率:9.9954
  • 如何理解面部老化与除皱术

    作者:王志军; 王娜; 张晨; 高景恒 刊期:2007年第05期

    面颈部老化的诊断与治疗是美容外科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欧美国家,进行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病例总数稳居美容外科所有的美容病例之首;在我国,目前还无此方面数据的报道,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求进行面颈部年轻化治疗的人数在逐年上升。在各种治疗方法中,面颈部除皱术虽然倍受医患双方的质疑,但却在质疑中大行其道地开展着...

  • 韩国整形美容学会及医师制度情况的简介

    作者:李志海 刊期:2007年第05期

    2007年3月22-24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美容外科大会”闭幕式上,韩国专家——大韩美容整形外科学会的梁正烈理事长(会长)致辞。致辞中强调了韩国的医师制度及学会的体制情况,以促进中韩两国在整形美容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了便于了解,笔者将其进行简要介绍。

  • 透明质酸在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作者:吴溯帆; 石杭燕; 严晟; 陈达; 郭金才; 陈永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应用透明质酸注射治疗面部的皱纹和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自行研制的非动物源性透明质酸制剂,自2005年11月至2007年6月,对55例患者面部125处的皱纹和凹陷,于不同的皮下层次进行注射治疗,注射剂量为0.1~1.5ml,并观察注射后的临床效果、疗效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所有的注射部位均于注射后即刻得到改善。注射后随访患者,1、2、3个月...

  • 面部年轻化的术前评估及预期效果的定量研究(Ⅰ)

    作者:吴敏娟; 张余光; 杨军; 王丹茹; 汪希; 刘天一; 濮哲铭; 杨群; 钱云良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女性面部轮廓的特点,量化面部年轻化的形态特征,为面部年轻化手术提供度和量的参考及适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行面部年轻化美容的患者平均分为三组,青年组为18~34岁,中年组为35~44岁,老年组为45~58岁。术前,拍摄每例患者面部的正、左、右侧位照片,采用计算机辅助的照片测量法,获得面部软组织的数据及形态特点。结果与...

  • 全面颈部多层次分离提紧除皱术

    作者:任敏; 滕利; 冯国平; 靳小雷; 庄洪兴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根据面颈部不同组织老化的解剖学特点,行全面颈部多层次分离提紧除皱术,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解剖额、颞、面、颊、鼻唇沟以及颈部的多层组织,提紧皮肤及骨膜层,游离眶上神经血管束,离断额肌、皱眉肌及降眉肌,分离和提紧面颊部及鼻唇沟区域的SMAS,分离和悬吊颈阔肌等。结果自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全面颈部多层次分离提紧的方法对54例患...

  • 锯齿线面部皮肤微创美容提紧术

    作者:姜向海; 杨磊; 苏春英; 代秀珍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介绍一种面部微创美容术锯齿线行面部皮肤松弛下垂提紧术的方法。方法首先于面部设计并标记锯齿线的走行,应用一次性带针芯穿刺针行锯齿线埋置前的导引。以30°角行面部皮肤穿刺到SMAS层,拔出穿刺针的针芯,导入锯齿线,充分钩挂SMAS层后埋置。埋置的数量为6~12根。结果本组患者52例,其中双侧不对称者3例,经对较松弛的一侧增加埋置锯齿线1、2...

  • 应用额部靴形皮瓣行全鼻再造术的体会

    作者:程代薇; 彭德飞; 马忠超; 郭晓波; 严晓寒; 赵桂香; 李自力; 李秀华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额部靴形皮瓣进行全鼻再造的手术体会。方法在额旁正中皮瓣及额斜皮瓣的基础上设计额部靴形皮瓣,即以一侧滑车上动脉为蒂,皮瓣的“靴筒”部为皮瓣岛状转移的蒂部;而皮瓣的主体为越过额部的正中线直达对侧颞区的横向皮瓣,其中包括对侧滑车动脉供血区及颞浅动脉供血区。结果2005年3月至2006年1月,应用此靴形皮瓣对2例鼻缺损患者行Ⅰ期...

  • 二次假体隆乳术后发生双层包膜2例

    作者:姜文成; 李万; 高国林; 贝丽 刊期:2007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性,35岁。1996年于外院行置入假体隆乳术,术后自觉外形欠佳,2006年再次行置入假体隆乳术,术后1个月自觉乳房较硬。且日后并无明显改善,来我院要求取出的同时再次隆乳。查体:双侧乳房中等硬度,无触痛,为乳房假体包膜挛缩Bakerm型。在全身麻醉下,取双侧腋横纹切口,分离至胸大肌外缘及胸大肌后间隙,触及假体包膜,...

  • 扩张后的上臂内侧逆行皮瓣在面部瘢痕挛缩合并鼻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于丽; 王佳琦; 王祎蓉; 丁俊生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扩张后的上臂内侧逆行皮瓣的血液供应,及其在大面积面部瘢痕挛缩合并鼻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一侧无明显瘢痕的上臂,Ⅰ期手术将800ml扩张器置入上臂内侧深筋膜浅层;Ⅱ期分别将皮瓣两侧及近心端行延迟手术;Ⅲ期以肘部为蒂将延迟皮瓣转移至颜面、鼻部,皮瓣面积最大20cm×18cm;Ⅳ期行断蒂手术。结果自2000年3月至2006年7月,对11例大面...

  • 扩张额部颞浅血管蒂皮瓣修复鼻部分缺损

    作者:王丹茹; 钱云良; 杨军; 章一新; 张余光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在传统额部皮瓣的基础上,探索以减少传统的方法继发额部瘢痕的鼻部分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将100~150ml的软组织扩张器置入鼻缺损同侧额部皮下的颞浅血管额支的深面。Ⅱ期将扩张后的皮肤,根据鼻缺损的形状和大小,切取以颞浅血管额支为蒂的额部皮瓣修复鼻缺损。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在额颞部的发际缘。结果自2003年7月至2006...

  • 重组CDglyTK双自杀基因腺病毒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徐斌; 刘振中; 蔡景龙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携带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和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基因两者融合基因(CDglyTK)的重组腺病毒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探讨CDglyTK双自杀基因作用的最佳条件和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AdEasy系统构建携带CDglyTK双自杀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分别以10、20、40、80的感染复数(MOI)感染成纤维细胞,观察最佳感染效率的MOI,然后给予...

  • p53蛋白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作者:肖志波; 郝立君; 庞建华; 任立宏; 滕雯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53蛋白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明确p53蛋白与端粒酶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取自于瘢痕疙瘩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标本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腺病毒介导法,将野生型p53基因转染至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B组:未将野生型p53基因转染至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两种方法检测A、B两组成...

  • 康宁克通A对增生性瘢痕色度值的影响

    作者:余文林; 杨力; 曾东; 曾海玲; 孙瑞霞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康宁克通A对增生性瘢痕色度值的影响,探讨康宁克通A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增生性瘢痕患者36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每例患者的病灶处选取部位相近、面积相同的增生性瘢痕两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病灶内注射康宁克通A,连续注射4次,每次间隔2周,每次注射4mg/cm^2。对照组:于病灶内注射等量的2%利多卡因,连...

  • 瘢痕疙瘩克隆状态的分析

    作者:高扬; 高凤山; 李虎; 董继英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人雄激素受体(HUMARA)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分析,检测瘢痕疙瘩中X染色体的失活方式,判断瘢痕疙瘩的克隆状态。方法选择69例女性患者,瘢痕疙瘩组34例、正常皮肤组35例,分别提取DNA,经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haⅠ消化后,对HUMARA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并电泳,通过观察电泳条带判断两组患者HUMARA基因的克隆状态。结果HUMARA基因的杂...

  • 大黄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剑毅; 李世荣; 姚恒; 戴霞; 陶灵; 李喆 刊期: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作用,以寻找治疗人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将切取于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瘢痕组织标本分成A(对照组)、B、C、D四组,每组6个标本,行体外成纤维细胞培养,采用0、50、100、200μg/ml的大黄素依次对A、B、C、D组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干预,应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