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606/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热点问题研究、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治理研究、课程与教学、德育研究、中小学教科研、教育微论、广告图...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国际刊号:1002-4808
国内刊号:11-2606/G4
全年订价:¥ 336.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25
复合影响因子:1.44
总发文量:5598
总被引量:36712
H指数:76
引用半衰期:4.4274
立即指数:0.0345
期刊他引率:0.9691
平均引文率:3.0424
  •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缘起、发展与愿景

    作者:朱永新 刊期:2016年第05期

    新教育实验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实验。在众多的改革探索中,新教育实验以其鲜明的教育个性,卓越的品质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理想,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新教育实验缘起于一位学者向一位行动者的转变,经历了实验的初创期、探索期和深化期,其发展愿景是努力...

  • 关于举办“丰富课程供给促进学生实际获得”培训班的通知

    刊期:2016年第05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 教师“主导作用”岂容质疑?——与张熊飞先生商榷

    作者:葛续华 刊期:2016年第05期

    张熊飞先生在《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再批判》一文中主张彻底批判教师“主导作用”,倡导“引导作用”。该文在很多表述上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不能自圆其说,有些主张是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主观地批判教师的“主导作用”干扰了对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地位、功能和责任的正确认知。教师“引导作用”深具“主导作用”意蕴,强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导作用...

  • 高考教育功能的异化及其回归

    作者:贺静霞 刊期:2016年第05期

    高考是一项为高校选拔学生的教育性活动,其本体功能是教育功能。然而,当前高考却异化为应试教育的助推器,在损害教育公平的同时催生了片面发展、自私自利的个体。究其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高考内部因素。其中,社会竞争的学历导向和社会领域的不公导致高考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传统文化“读书至上”、注重人情的弊病强化了高考的功利目...

  • 消除农民工返乡子女就学的文化及政策障碍

    作者:张烨 叶翔 刊期:2016年第05期

    呈现持续性增长、常态化存在以及多样性转化特征的农民工返乡子女在就学上存在着他乡与故乡、流动与留守、出离和融入等杂糅纠葛的深层文化适应及冲突问题,也深刻地改变着农民工子女的类型结构。然而,近年来针对这一群体的政策措施总体上却呈现出“维稳”的政策取向和较低的政策效能,具体体现为政策周期衰减过快、政策目标执行表浅、政策执行动...

  • 信息技术如何变革学校教育——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分析

    作者:庞红卫 刊期:2016年第05期

    试图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分析信息技术如何变革学校教育,将信息技术变革学校教育的过程视为学校生态系统重构的过程。信息技术对学校生态系统的成功“入侵”为系统的重构提供了可能,由此引发的学校生态系统重构首先是一个从利用到整合的技术重构过程,然后是一个从整合到变革的系统重构过程。信息技术重构的新技术生态圈将改变知识的传播形式与教育...

  • 论教育民族性的重构——基于我国教育发展的多维度审视

    作者:陆道坤 陈娜 刊期:2016年第05期

    教育民族性是保持和发展一个民族具有“民族性”特征的教育乃至文化的核心,教育民族性的丢失往往会导致该民族教育和文化发展的“断裂”。教育民族性的淡化是当今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必须引起警惕。挽回教育民族性淡化的颓势,必须借助重构的手段:以“传承创新语境中教育理论的民族性生长”为旨归,推动基于历史发展维度的教育民族性重构...

  • 论校规德性的迷失与回归

    作者:徐乐乐 刊期:2016年第05期

    校规的德性指校规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其中,正义是首要德性,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伦理德性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现实中的校规大多遗失了这些美好品质,充斥着以行政逻辑和对手逻辑为内容的管制逻辑、驯服肉体的规训逻辑、不道德与不育德的去道德逻辑。为了找回校规应具有的德性,需要努力建构正义的校规,建构保障师生及管理者自由的校规,建构系统...

  • 由稀释到共生:基础教育集团化建设的突破与超越

    作者:李彦青 孟繁华 刊期:2016年第05期

    分析基础教育集团化建设的两种模型——稀释模型和共生模型,稀释模型的成因可归结为资源分配的路径依赖和被动的寄生关系两方面。用“共生”解释基础教育集团的理想模型,共生模型的特征可归结为资源整合的协同创新和互动的共生关系两方面。从稀释走向共生的突破与超越有以下几点构想:明确合作共享的共同愿景、坚持“自我造血”与柔性交流机制相...

  • 示范性幼儿园评估的实践偏差及理性回归——以河南省示范性幼儿园评估调查为例

    作者:邓祖丽颖 刊期:2016年第05期

    以河南省500所幼儿园为例,对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示范园评估存在实践偏差: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缺失对示范作用的关照,示范园作用的发挥未得到有效监督和激励,示范园评估的高投入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运营。为此,需从恪守评估工作的引导示范价值、厘清评估环节的功能主体定位、推动评估模式的科学专业更新等方面对示范园评...

  •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动因、本质与路向

    作者:张铭凯 靳玉乐 刊期:2016年第05期

    国际课程发展的引动、本土课程实践的促动和课程创新思维的转动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的源泉与动力。课程话语重构的基点、课程文化自觉的旨趣和课程自信凝结的效能是基于核心素养课程创新的本体之思。由此,基于核心素养课程创新的行动路向在于课程系统设计的顶层规划、课程开发实践的行动跟进和课程评价引导的导向协同。如是,在清源、慎思和...

  • 基于深化课程改革的数学核心素养体系构建

    作者:朱立明 刊期:2016年第05期

    在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界定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从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学生发展的迫切需求、数学学科的自身特征三个视角,讨论数学核心素养。其体系的构建,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推进:宏观融合,强化数学文化熏陶;微观贯通,联结数学理性思维;整体落实,同步数学课程改革;划分水平,完善教学质量评价。

  • 普通高中课程变革动力与阻力博弈

    作者:张彤 吕立杰 代青 刊期:2016年第05期

    高中课程方案作为一种政策规划的课程是自然发展的课程与理想的课程的折中点,它与自然发展的课程之间会形成缺口。学校通过自我调整,不能完全弥合学校自然发展的课程到政策规划的课程之间的缺口,这中间还存在着学校理想的课程。普通高中这种自我调整、弥合缺口的倾向就是课程变革的“张力”。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可以把学校课程变革的过程理解...

  • 奥尔夫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突破

    作者:吴一波 刊期:2016年第05期

    “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主张音乐教育应该诉诸感性,回归人本。针对当前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教学思想灌输化、教学内容专业化和教学方式“乐谱化”等问题,可通过“奥尔夫教学法”进行突破:音画结合,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故事教学,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主动参...

  • 教师话语权的迷失与回归——论研究何以成为教师的话语工具

    作者:范敏 刊期:2016年第05期

    教师在课堂教学及教育变革讨论中话语权的迷失是一种普遍现象,而话语工具的缺乏是导致教师话语权迷失的重要原因。教师研究因具有检验教育研究成果的效果、生产实践性知识与理论、表达教师实践话语的特色、彰显教师合作力量的潜力而能够成为教师的话语工具。基于此,利用教师研究这种话语工具促进话语权的回归需做到:让教师研究与日常教学结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