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 云南省江城县中老越三国交界地区叮人蚋种类鉴定 【正文】

云南省江城县中老越三国交界地区叮人蚋种类鉴定

作者:白方; 李钊; 元正菊; 王娟; 何于雯; 孟锦昕; 李楠; 徐勇; 王静林 云南省江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江城665900; 云南省江城县曲水镇农业服务中心;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重点实验室
蚋   叮咬   皮炎  

摘要:目的对中老越三国交界边境地区白天叮咬人,并引起严重皮炎的吸血蚋进行系统分类鉴定,明确其准确种类,为该地区防控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5月6日下午17∶00在云南省江城县中老越三国交界边境地区河边采用人诱法采集吸血昆虫样本,采用无损伤昆虫形态的方法消化昆虫体表细胞,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昆虫COI基因,测序;分别采用Clustal X2.1、DNAStar(MegAlign)和Mega-X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同时对昆虫进行透明、脱水等处理,在显微镜下观察昆虫形态学特征。结果在云南省江城县中老越三国交界边境地区小河边采集到9只吸血蚋,它们叮咬人后都能引起严重皮炎症状。9只吸血蚋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它们都具有:体色较黑,头额部较宽,两复眼分离,触角11节,口器短厚;翅宽阔,翅膜透明,翅上无鳞,翅脉发达,径分脉不分叉,无基室,翅径脉基段光裸;中胸盾片黑色,无纵条,中胸侧膜、下侧片光裸;腹部有一个球形受精囊,表面无饰纹等相似的形态学特征。但在生殖叉突,有8只蚋生殖叉突两臂末端膨大,有外突和内突,形成三叉头状;而另1只蚋生殖叉突两臂末端不膨大,具有外突,并骨化。分子鉴定结果显示,9只蚋位于两个进化分支内,其中8只蚋与S. nodosum(节蚋)处于相同进化分支,核苷酸同源性最高(97.3%~100%);而另一只与S. siripoomense处于相同进化分支,核苷酸同源性最高(96.8%~98.5%)。结论江城县存在S. nodosum和S. siripoomense两种白天叮咬人并引起严重皮炎的吸血蚋,其中S. nodosum为优势种群,S. siripoomense为国内首次报道。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