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 沙头角口岸媒介生物监测与登革热传入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 【正文】

沙头角口岸媒介生物监测与登革热传入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

作者:华正宇 梁建辉 刘昱 王英明 谢雁 沙头角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深圳518081
登革热   媒介   种群   密度   季节消长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沙头角口岸伊蚊的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了解登革热的流行趋势和危险性,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5月—2009年4月,对沙头角口岸蚊类进行调查。采用人工小时法,用电动吸蚊器进行定点、定人、定时人工诱捕成蚊,并分类、计算其密度、构成比;用集卵器收集培养蚊幼虫并每月统计蚊幼虫的人工诱器指数。〔结果〕对捕获的蚊类进行鉴定,伊蚊种类仅有白纹伊蚊,未发现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年平均密度为3.56只/人工·h,最高密度是10、11月份,分别为8.88只/人工·h,8.75只/人工.h,最低密度是1月份,为0.25只/人工·h;白纹伊蚊全年都有活动、繁殖,没有越冬现象,密度高峰出现在7-11月份。〔结论〕沙头角口岸地区具备登革热流行的媒介条件,应特别警惕在东南亚等地流行的登革热通过出入境交通工具、人员传入我国,造成局部暴发性流行的可能。消灭登革热传播媒介,切断传播途经是防控登革热传入和发生流行的主要措施。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