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Fujian Provinc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杂志简介:《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198/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社会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马克思主义研究、邓小平理论与实践、政治与公共行政、党政干部论坛、当代世界

主管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主办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国际刊号:1008-4088
国内刊号:35-1198/C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4549999833107
复合影响因子:0.83
总被引量:11555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3.3929
立即指数:0.0036
期刊他引率:0.9841
平均引文率:3.6898
  • 论社会治理中的身份与角色

    作者:张康之 刊期:2015年第09期

    社会治理的一切物化设置和社会治理一切活动的开展,都包含着对人的身份的默认。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一切行动,都是与角色联系在一起的,是角色扮演的活动。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中,等级身份制瓦解了,而身份并没有消失,一个国家的全体国民都获得了公民身份,除此之外,部分国民还会获得一些具体的身份。在工业社会,人们除了拥有居民、...

  • 作为批判的差等正义:依据、内涵与超越

    作者:谢治菊 刊期:2015年第09期

    作为批判的差等正义是指建立在人们的身份和等级基础上的,基于双重或多重标准而设立的有悖公共管理公共性、公平性、公正性的资源分配规则。作为批判的差等正义,其实质是深层次的社会不平等,其根源是公共管理制度排斥,其主要表现是财富与权力的支配}生。作为超越,承认差异的平等正义是必然选择,体现实质平等。

  • 论公共管理的内在批判性:一种政治哲学的视角

    作者:韩升 谢丽威 刊期:2015年第09期

    现代公共管理所实现的管理主体多元化使其具有强烈的内在批判性,从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的范式转换体现出了一种公共批判性不断增强的趋势。作为公共管理展开空间的公共领域,本身就在公共舆论的发展中滋养、培育着现代公民的批判精神、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并实体化为能够对政府进行行为监督和功能补充的非政府公共组织。现代公共管理的内...

  • 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任务研究

    作者:杨小冬 刊期:2015年第09期

    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的主要方向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大行使国家权力。为此,必须科学认识和把握执政党与人大之间两种意义不同的关系以切实理顺二者关系,优化人大代表构成、赋予党员代表在人代会上发言和表决的免责权和克服一些兼职人大主任的家长制弊病以落实人大代表的实质性代表权。重点任务是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施...

  • 正确处理我国生态利益矛盾关系探析

    作者:韩跃民 刊期:2015年第09期

    生态利益矛盾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正确处理生态利益矛盾冲突,需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生态产品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不同生态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关系,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落脚点。

  • 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温福英 奉茂春 刊期:2015年第09期

    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观以唯物史观为出发点,深刻地说明了利益的本质特点,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利益理论,蕴涵着协调利益关系的理论构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利益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实践性和目的性的统一,是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的统一。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对利益问题的思想,可以为消解我国社会利益冲突问题,防止和消除特殊利益集团的危害,为我国构建...

  • 空间、社会与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村落与城市

    作者:吕亚奇 刊期:2015年第09期

    传统的空间社会学,只关注空间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认为不同的空间结构塑造出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的社会关系塑造出不同的空间结构,而忽视了文化的作用性。不同的社会关系塑造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形成不同的文化权力结构,不同的文化形态塑造出不同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由此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并直接或间接地塑造着生活...

  • 论我国新型慈善观的构成要素及其建设路径

    作者:王斌 刊期:2015年第09期

    传统中国的慈善观主要包括:倚重人本的仁爱观、爱有差等的差序观、修善积德的业报观、“公”为主导的救助观、德法兼施的治理观等5个方面。这些慈善观并没有突破乡土“情结”和宗法结构,仍具有难以化解的内在局限。因此,构建适于本土、面向现代的新型慈善观也就必须对传统有所扬弃,并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使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型慈...

  • 美英环境税制度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作者:孙灼英 刊期:2015年第09期

    文章研究和探讨了美英两国环境税的发展历程、特点和课征的成效,在总结两国开征环境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当前建立和发展环境税制度的若干启示。、

  • 论无神论事件中费希特的宗教观

    作者:陈一鸣 刊期:2015年第09期

    无神论事件是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学术生涯中的标志性事件。人们通常认为费希特的宗教哲学在事件前后历经了根本性的改变,即由此前将上帝视为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物,转变为承认一个彼岸上帝的存在。文章通过系统阐析事件中各论辨方的宗教言论,辨明了费希特真实的宗教观:费希特心目中的上帝既不同于那种孤绝于人的道德实践的独断论式的上帝,也...

  • 闽南文化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思考

    作者:苏振芳 刊期:2015年第09期

    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相融合的区域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汉民系文化。闽南文化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尤其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当前,深入研究和发掘闽南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对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清朝治理台湾和海南的策略调适

    作者:詹贤武 刊期:2015年第09期

    台湾和海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质相似,清朝时期两岛在岛内和岛外面临的严峻形势也极为相近,清朝政府治理琼台两岛的策略依时势变化而相机调适,民族政策从治黎番调整为抚黎番,国家治理策略从抚黎番调整为靖海疆,地方治理方式从轻经营调整为重发展,这些治理策略的调整推动了琼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巩固了清朝华南、东南的海疆安全...

  • 创新“晋江经验”推动转型升级

    作者:许雅玲 姚煜娟 刊期:2015年第09期

    近年来,晋江主动把握县域发展新形势,先行先试,持续创新和丰富“晋江经验”,探索出以“动力转换、路径转移、城市转型、职能转变”为内涵的转型升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