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俄语教学

中国俄语教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Russian in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俄语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727/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语言学研究、文学研究、翻译研究、教学研究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刊号:1002-5510
国内刊号:11-2727/H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8
复合影响因子:0.4
总发文量:813
总被引量:3009
H指数:20
引用半衰期:6.85
立即指数:0.0779
期刊他引率:0.6607
平均引文率:10.0779
  • 博杜恩·德·库尔特内与三个语言学派

    作者:王福祥 刊期:2013年第02期

    俄国-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在俄国执教并在俄国创建了喀山语言学派,他对现代语言学的贡献和他在语言学中的地位已载入语言学的史册。

  • 俄罗斯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语言个性问题

    作者:姜雅明 刊期:2013年第02期

    语言个性的民族文化特点集中体现在人的价值观、认知和行为特征之中,表现为民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言语及非言语行为模式等。外语教学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需要语言、认知和交际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 语法过渡现象研究

    作者:周瑞敏 刊期:2013年第02期

    语法过渡现象主要是一种由语言单位结构、语义和功能等范畴的对立统一性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产生的属性归类的模糊和过渡。语法过渡现象表现为横向语法范畴的边界模糊(或交叉)和纵向语法范畴的边界模糊(或交叉),横向和纵向之间同样存在模糊范畴。本文在考察过渡现象的基础上,尝试对其中涉及的语言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 俄汉语空间维度词对构造层面的对称失衡对比

    作者:张志军 孙敏庆 刊期:2013年第02期

    本文从整体构词能力、复合结构构造及跨类构词等三方面对俄汉语空间维度词对的对称失衡情况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比研究,验证了标记理论,即在上述三方面均体现出无标记项强于有标记项。对称失衡现象既体现在一种语言内部,又体现在两种语言之间,如汉语空间维度形容词对在复合结构的构造类型上表现得比俄语丰富得多。

  • 论俄语中基于隐喻机制的表人名词

    作者:王向丽 李勤 刊期:2013年第02期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言语现象和认知现象,它反映思维与语言实现的相互制约性,体现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本文主要以俄语为例研究基于隐喻机制的表人名词,并以隐喻机制的主要模式“A是/为/成为B”(喻体/源域向本体/目标域的映射)为出发点,分别以动物名称、植物和植物果实名称以及物品名称为源域,着重论述俄语中基于隐喻机制的表...

  • 俄语中的名物化现象研究

    作者:徐东辉 刊期:2013年第02期

    名物化现象一直是语言学家、语言哲学家持续关注的问题。语言学发展至今,对名物化问题的许多研究都依然尚无定论。本文以俄语中的名物化为研究对象,对名物化的定义、分类、不同视域的研究、语篇功能等问题做一较为详细的分析。

  • 俄语形容词充当后置定语的语言学分析

    作者:王翠 刊期:2013年第02期

    俄语名词短语中形容词与名词的排列以AN为常见和高频率使用的语序。除此之外,俄语中还存在大量与基本语序VO并不和谐的NA语序,这是由人类习得语言的规律和认知所决定的。本文从俄语形容词充当后置定语的结构类型出发,结合类型学理论进行认知解释,并从俄语形容词位置在历时层面的发展做出说明。

  • 浅析俄语一般疑问句的问答统一体

    作者:季小军 刊期:2013年第02期

    疑问句及其回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俄语一般疑问句的问答统一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句法一结构、逻辑一语义和认知一语用。从这三个方面多角度地对俄语一般疑问句进行研究可以更全面而深入地揭示其相关属性。

  • 俄语情态引导语研究

    作者:张扬 刊期:2013年第02期

    对话中说话人为引起受话人关注,常使用含情态引导语的句子引导受话人思考并回答。本文分别从语法、语用、认知角度对含情态引导语的句子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认为说话人使用含情态引导语句子的根本日的在于传递信息,引导受话人做出情态反应。句子的情态引导语是说话人为增强表达效果而使用的让步策略。

  • 作者形象在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中的功能与体现

    作者:刘娟 刊期:2013年第02期

    俄罗斯女性文学充分反映了当代俄罗斯文学的整体风貌,普遍具有开放性特点。这种开放性在营造对话性氛围和语篇内容盈余效果的同时,使作者形象在内在功能和外在体现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与传统作者形象相比,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作品中的作者形象表现出内在功能的深层化和隐性化、外在体现的复杂化与模糊化的特点。

  • 普希金的文学创作与恰达耶夫个性

    作者:刘超 刊期:2013年第02期

    在俄罗斯文化史上,恰达耶夫思想是俄罗斯自我意识迈向现实的第一步。在19世纪20-30年代,恰达耶夫个性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多次成为艺术反映的对象,恰达耶夫唤醒了普希金身上更深刻的思想性。

  • 普拉东诺夫与陌生化诗学

    作者:张冰 刊期:2013年第02期

    苏联作家安·普拉东诺夫(1899--1951),其作品素以川隆异”著称,但这种“怪异”的特征究竟从何而来,研究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此之故,本文力求考察普拉东诺夫独特而又“奇异”风格形成的原因,即理性与感性、13号与经验的疏离所致。文章以此表明:作为一种深厚的传统,俄国形式主义的文艺美学思想事实上早已就参与了作为当今“历史...

  •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宗教文化分析

    作者:敬学涛 张帅臣 刊期:2013年第02期

    宗教文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思想根基,也是其作品的构思主线之一。作家的宗教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同时文学创作也反映出作家的宗教意识。在他的作品里,不仅有对当时黑暗腐朽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对专制制度的猛烈批判,对下层人民的深刻同情,同时也有着对人的全部复杂性的剖析。

  • 重复、平行对照与俄汉诗歌翻译

    作者:毛志文 刊期:2013年第02期

    重复、平行对照是洛特曼结构诗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诗篇构建的基本原则。他站在结构诗学的立场之上,彰显出诗歌文本在语言层面的建构原理和诗歌语义生成的内在机理。这不仅对于我们分析诗歌结构,探索诗歌含义的生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极大丰富诗歌翻译的理论,有效地指导我们进行俄汉诗歌翻译实践。

  • 关于建立全国俄语等级考试的思考

    作者:陈颖杰 刊期:2013年第02期

    本文针对我国现行俄语考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是,通过改革建立统一的全国俄语等级考试。全国俄语等级考试要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应在同一能力量表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定各级别的评价标准,使各级别考试的考查要求连贯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