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

中国报业杂志 部级期刊

China Newspaper Industry

杂志简介:《中国报业》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629/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报业时评、艺苑天地_镜头内外、精读党报、特别策划、党建百年、经管论坛、传媒先锋、媒介新论、视界、地市在线、产业探微、业界研讨、微...

主管单位:中国报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报业协会
国际刊号:1671-0029
国内刊号:11-4629/G2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43
总发文量:13037
总被引量:10238
H指数:20
立即指数:0.0215
期刊他引率:1
  • 从“新华全媒头条”看媒介融合实践

    作者:王曙晖 刊期:2015年第14期

    “新华全媒头条”以全媒体呈现方式,传达权威声音,反映民众意愿,回应社会关切;通过有效利1用各种传媒载体,提供同一题材下多终端、全方位新闻信息服务,主动引导舆论及舆论界,用实践对媒介融合作出了一次意义重大的全新探索与诠释。

  • 文化副刊: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

    作者:茅罗平 刊期:2015年第14期

    报纸文化副刊是报纸的有机组成,必须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作为版面内容的表现主体,把为人民服务作为采编人员的天职。

  • 试论新媒体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建构

    作者:周红莉 刊期:2015年第14期

    当前,互联网时代加剧了社会分化的进程,传统的单一媒介想要能满足所有受众的需求已经变成遥不可及的梦。新型主流媒体的建构刻不容缓,它将通过媒体融合,稳固提升主流传统媒体话语权,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场。

  • 全媒体视域下报业数字化转型之变

    作者:娜仁娜 刊期:2015年第14期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我国传统媒体行业尤其是报业发展受到了很大冲击,报纸发行量及广告收入每况愈下,发展市场不断缩小。在这种困境下,报业需要寻找适合的发展出路,从观念上加以改变,从管理制度和管理内容上不断改革,同时加强产业链发展,兼收并蓄、整合资源,更好地实现传统报业的发展改革,推动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 媒体变革下管理型行业报转型路径探讨——基于《中国社会报》的案例分析

    作者:伍欣 刊期:2015年第14期

    行业报尤其是政策依赖性极强的管理型行业报存在先天缺陷,其尚未在市场运行良好之际,又遭遇新媒体的迅猛冲击。《中国社会报》作为一份民政系统的管理型行业报,伴随着报业改革和国务院机构调整而几经变化,其转型道路颇具代表性。本文通过考察《中国社会报》,试图探究管理型行业报在应对转型趋势下可以选取的路径和对策,从而透视非主流报纸...

  • 浅析网络身份概念的建构与表达

    作者:靳佳佳 刊期:2015年第14期

    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使人人成为网络上的“隐形人”,传统意义上的身份概念被解构、重建。网络身份的建构力量是一种权力对抗和诉求表达的话语方式,更是网民重建自我文化认知的重要途径。本文关注社会人在网络中如何通过自我身份塑造进行自我表达,进而探索群体身份的建构力量,并提出弱化身份概念的一种尝试。

  • 农村儿童使用农家书屋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对上海地区100家书屋的电话访谈

    作者:姜洪伟 杜文逊 刊期:2015年第14期

    本课题就上海地区农村儿童对农家书屋的使用情况进行电话访谈,共在10个区县抽取100家书屋,访谈内容包括书屋开放情况、童书配置与收藏情况、儿童对书屋的使用情况、村中学校和图书馆情况等几个方面。通过梳理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 我国青少年对动画作品与人物偏好分析(上)——以2014年苏州第二届“大折腾祭”调查为例

    作者:王鹏 魏晓凡 刊期:2015年第14期

    在深入进行动画类型研究的前提下,给予动画作品的类型格局、受众格局更多关注,这正是类型化动画及其产业存续和不断嬗变、演进的先决条件。

  • 主流媒体高校舆论引导初探

    作者:梁梦璇 刊期:2015年第14期

    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随着高校媒体环境和新媒体对舆论生态的改变,传统主流媒体在高校中的舆论引导变得“非主流”。要发挥主流媒体的积极引导作用,需要媒体、高校和政府的联动聚力,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力,促使大学生形成更加自信、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试论办报实践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以高校学生报《事件直击》为个案

    作者:王之延 刊期:2015年第14期

    研究表明,学生在制作媒介时会将自己的个人体验纳入意义建构过程,对流行文化种类和形式的使用,通常能显示出他们对媒介语言的了解,而他们与文本间的距离感又使他们能够批判性地解枸媒介。通过亲自制作和反思,学生往往对媒介概念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 社会化媒体信息扩散范围研究

    作者:易龙 刊期:2015年第14期

    本文探讨了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信息扩散范围问题,认为信息扩散范围主要和受众规模以及传播的网络结构有关。通过估算,我们发现理想的社会化媒体传播范围最大值在405万人次左右。因此,社会化媒体存在信息扩散的界限,即有界性。通过自媒体传播个案分析发现,这种有界性还和社会化媒体传播的社群化特征有关。

  • 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与应对策略

    作者:杨蕊 刊期:2015年第14期

    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新媒体逐渐成为重要媒介渠道。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带来的机遇,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阐明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策略。

  • 微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多维转型及观念重构

    作者:龚琴 刊期:2015年第14期

    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威胁着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共账号,以期弥补不足,寻求自身发展。本文通过阐述微媒体环境下对新闻编辑的要求及新闻编辑的生存状态,探讨新闻编辑应如何实现自身多维转型和观念重构。

  • 新闻编辑基本能力及创新策略研究

    作者:林晨 刊期:2015年第14期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新闻编辑的能力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提升媒体自身的竞争力,就需要新闻编辑进行创新。本文在分析新闻编辑价值定位的基础上,分析了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并提出了具体创新策略。

  • 论医学编辑工作“微”转变模式

    作者:于霞 刊期:2015年第14期

    信息时代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时代的变化,对医学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医学编辑要充分利用新出现的且广泛应用的微信、微博等各种媒介,开展医学编辑的微学习以及微出版工作,逐步建立起微人脉,促进医学工作思维的“微”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