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

中草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杂志简介:《中草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108/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论、化学成分、药剂与工艺、药理与临床、循证医学与临床用药、药材与资源、综述

主管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天津药物研究院
国际刊号:0253-2670
国内刊号:12-1108/R
全年订价:¥ 1540.00
创刊时间:1970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78
复合影响因子:2.85
总发文量:8518
总被引量:144936
H指数:102
引用半衰期:5.5126
立即指数:0.1108
期刊他引率:0.8747
平均引文率:21.4446
  • 关于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中成药注册申请的思考

    作者:周跃华 胡军 刊期:2013年第13期

    对我国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相关法律法规、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资源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我国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管理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建议以源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药材为原料进行的中成药注册申请,应根据药材的濒危等级、药材资源及与应用需求的情况,制订相应技术要求,并加强管理,以促进野生药材资源的可持...

  • 小桃儿七中的1个新化合物

    作者:王盈 苏艳芳 杨凤英 颜世伦 张肖 刊期:2013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小桃儿七Helleborus thibetanus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小桃儿七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鉴定为14β-羟基-3β-[(β-D-葡萄吡喃糖基)氧]-5α蟾酥甾-20,22-二烯(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铁筷子苷A,属于蟾蜍二烯羟酸...

  • 苍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陈洁 王瑞 师彦平 刊期:2013年第13期

    目的 对苍耳子Xanthii Fructu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苍耳子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百合内酯(1)、(3S,5R,6S,7L)-5,6-epoxy-3-hydroxy-7-megastigmene-9-one(2)、7α...

  • 山沉香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曾孝杰 王国才 吴霞 李国强 叶文才 李药兰 刊期:2013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山沉香Syringa pinnatifolia干燥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LH-20及RP-HPLC等色谱技术对山沉香干燥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山沉香干燥茎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开环异落叶松脂醇(1)、(8R,8'R,9R)-3,3’,9-三甲氧基-4,4...

  • 多棘蜈蚣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作者:付银丹 李振麟 濮社班 钱士辉 刊期:2013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多棘蜈蚣Scolopendra multiden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中低压制备色谱、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多棘蜈蚣乙醇冷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1)、7,8-二甲基异咯嗪(2)、吲哚-3-乙酰胺(3)、N-乙酰基-2-苯...

  • 构棘果中2个苯并吡喃异黄酮的分离及其抗肿瘤活性筛选

    作者:刘志平 周敏 刘盛 甘春芳 韦万兴 刊期:2013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构棘Cudrania cochinchinensis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95%乙醇浸泡提取、硅胶柱色谱分离,各种谱学方法和单晶衍射确定化合物结构,用MTT法进行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筛选。结果从构棘果中分离得到2个苯并吡喃异黄酮,分别鉴定为4'-O-methylalpinmumisoflavone(1)和isoderrone(2);晶体结构显示化合物1和2均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

  • 人参皂苷Rg1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免疫原性鉴定

    作者:刘洋 屈会化 任燕 吴婷婷 薛瑾 孙晔 赵琰 王庆国 刊期:2013年第13期

    目的合成人参皂苷Rgl的人工免疫原和包被原,为后续制备人参皂苷Rgl的单克隆抗体及建立相应的免疫分析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Nal04氧化法分别合成人参皂苷Rgl免疫抗原(Rg1-BSA)和包被抗原(Rg1-PLL);紫外光谱和薄层色谱法鉴定人工抗原偶联是否成功;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体效价,用间接竞争ELISA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经紫外...

  •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穿心莲内酯-PLGA微球处方研究

    作者:王芳 翟文婷 李艳丽 许卉 刊期:2013年第13期

    目的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对穿心莲内酯微球处方进行优化。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药物载体,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穿心莲内酯微球。分别以PLGA质量浓度、聚乙烯醇(PVA)质量浓度、油水相体积比为考察对象,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曲面法筛选穿心莲内酯微球的最佳处方。结果穿心莲内酯微球的最优处方...

  • 芪麝丸体外释放度研究

    作者:李秋芬 杜思邈 周永全 张忠亮 潘一峰 张宁 刊期:2013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芪麝丸在2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特性,为建立以溶出法评价该制剂质量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浆法,以1%聚山梨酯80水溶液和0.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溶液为溶出介质,以HPLC法测定的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芒柄花苷、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青藤碱为指标,考察芪麝丸在不同时间的累积溶出度,同时比较采用...

  • 芍药苷微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

    作者:董自亮 卢君蓉 高飞 郑勇凤 胡慧玲 傅超美 刊期:2013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芍药苷微囊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芍药苷微囊,用Doehlert设计法对芍药苷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用HPLC法测定微囊在20h内溶出的量并做释放度考察曲线,且采用电镜对其形态与粒径进行考察。结果芍药苷微囊的囊材囊心比、搅拌速率及体系的pH值对微囊的包封率与载药量均有显著影...

  • 壳聚糖复合絮凝剂选择性絮凝双黄连水提取液的工艺研究

    作者:白研 周娉婷 潘杰谦 陈亮红 刊期:2013年第13期

    目的优化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用于双黄连水提取液选择性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绿原酸和黄芩苷保留率、鞣质脱除率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复合絮凝剂制备工艺、絮凝剂用量、絮凝时间以及壳聚糖性能指标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优化选择性絮凝工艺条件。结果双黄连水提取液絮凝的优化工艺条件:膨润土经450℃灼烧4h改性后负载壳聚糖制备复合絮凝剂,絮...

  • 银杏叶制剂中原花青素的HPLC鉴别方法研究

    作者:陈燕 乔洪翔 叶剑锋 何厚洪 王如伟 刊期:2013年第13期

    目的建立银杏叶制剂中原花青素的定性检测方法,为原花青素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NP-HPLC法和HPLC-DAD-MS法分析银杏叶原花青素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银杏叶制剂及掺假银杏叶制剂中原花青素的组成。结果原花青素在正相色谱系统中,可以按聚合度的大小进行分离;葡萄籽原花青素由(表)儿茶素组成,各个聚合体在正相色谱系统中只有1个特...

  • 异长春花碱抑制人乳腺癌细胞转移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马一平 刊期:201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异长春花碱抑制人乳腺癌细胞转移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人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分别用异长春花碱1、10μmol/L处理后,MTS法检测细胞黏附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ELISA法检测细胞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分泌的变化,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细胞E-钙黏素...

  • 分子动力学模拟法研究丹参酮ⅡA与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模式

    作者:张洁 谭初兵 徐为人 李晓博 汤立达 刊期:2013年第13期

    目的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与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的相互作用,探索其对CETP的影响模式。方法基于晶体结构构建丹参酮ⅡA与CETP多种形式的复合结构,并以此为起始结构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模拟软件为Gromacs 4.0,力场Gromos 96 53a6,温度300K,模拟时间20ns,记录轨迹,分析CETP整体形状和局部结构变化,考察丹参酮ⅡA与CETP的相互作用能量...

  • 油橄榄叶抗糖尿病活性部位筛选

    作者:张佳 卜令娜 裴栋 刘晔玮 任远 邸多隆 刊期:2013年第13期

    目的筛选油橄榄叶抗糖尿病活性部位。方法应用回流提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技术,从油橄榄叶中提取6个部位(A~F)。对6个部位进行α-淀粉酶抑制实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抑制实验和四氧嘧啶致小鼠糖尿病模型实验,综合评价和筛选抗糖尿病活性部位。结果C~F部位对α-淀粉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均显示明显的抑制活性,其中以D部位活性最强,且呈量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