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

中草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杂志简介:《中草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108/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论、化学成分、药剂与工艺、药理与临床、循证医学与临床用药、药材与资源、综述

主管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天津药物研究院
国际刊号:0253-2670
国内刊号:12-1108/R
全年订价:¥ 1540.00
创刊时间:1970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78
复合影响因子:2.85
总发文量:8518
总被引量:144936
H指数:102
引用半衰期:5.5126
立即指数:0.1108
期刊他引率:0.8747
平均引文率:21.4446
  • 南方红豆杉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存芳; 刘勇; 董玫; 史清文 刊期:2007年第08期

    南方红豆杉是我国的特有植物,在我国自然生长的5种红豆杉中分布最广,蕴藏量也最大,其化学成分研究在我国展开得最早,研究的时间最长也最彻底,到目前为止已经从我国南方红豆杉的根、茎、叶、皮、种子等不同部位中分离鉴定出147种化合物,包括二环紫杉烷类、各种三环紫杉烷类、松香烷类、9(10→20)重排的松香烷类和海松烷类二萜,以及木脂...

  • 苦瓜中新葫芦烷型皂苷的研究

    作者:关健; 潘辉; 赵余庆 刊期:200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苦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和硅胶柱色谱分离,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苦瓜中分离并鉴定了2对异构体。经^13C-NMR光谱分析,其中一对异构体的化学结构初步确定为19R-5β,19环氧葫芦烷-6,23,25-三烯-3β,19-二醇(Ia)和19S-5β,19环氧葫芦烷-6,23,25-三烯-3β,19-二醇(Ib);另一对异构体...

  • 朝鲜淫羊藿中的非黄酮类化合物

    作者:程岩; 王新峦; 张大威; 王乃利; 姚新生 刊期:200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的非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分离朝鲜淫羊藿干燥地上部分的非黄酮类化学成分;应用物理化学方法及1D和2D NMR方法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用MTT法检测化合物对大鼠骨肉瘤UMR10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从朝鲜淫羊藿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和2个9,10-二氢菲类化合...

  • 沉香化学成分研究(Ⅱ)

    作者:刘军民; 高幼衡; 徐鸿华; 徐梓勤 刊期:200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沉香药材中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沉香乙醇提取物中分得1个色酮成分6-羟基-2-[2-(3'-甲氧基-4'-羟基苯乙基)]色原酮(6-hydroxy-2-1-2-(3’-methoxy-4'hydroxy phenylethyl)]chromone,(I)和1个三萜类成分常春藤皂苷元hederagenin(Ⅱ)。...

  • 拟缺香茶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李继成; 杨丽嘉; 苏金玲; 付春景; 李墩轩 刊期:200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拟缺香茶菜Rabdosia excis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谱学分析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拟缺香茶菜分离鉴定2个化合物,化合物I命名为拟缺香茶菜甲素(ex-cisoidesin A);化合物Ⅱ鉴定为齐墩果酸。结论化合物I为首次发现的新二萜成分。

  • 板蓝根多糖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作者:马莉; 唐健元; 李祖伦; 刘毅; 金城; 赵艳玲; 肖小河 刊期:2007年第08期

    目的从板蓝根中提取分离水溶性多糖,并分析其理化性质,为板蓝根质量控制与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主要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色谱柱,Sephadex G75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应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IR、TLC、UV等方法对板蓝根多糖进行组成结构分析及理化性质研究。结果从板蓝根水溶性多糖中分离纯化得到4种不同的均-多糖组分PS1...

  • 金不换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李创军; 张东明; 庾石山 刊期:2007年第08期

    金不换Polygala glomerata Lour,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四川和云南,以全草入药。具有止咳、消积和活血散瘀的功效,是广西民间常用药,主要用于治疗咳嗽胸痛、咽喉痛、肺痨、顿咳、小儿疳积、黄疸、痢疾、小儿麻痹后遗症、目赤、痈疽疖肿、跌打损伤等^[1,2]。

  • 牻牛儿苗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陈玉武; 李克明; 李药兰; 张永文 刊期:2007年第08期

    牻牛儿苗为牻牛儿苗科植物栊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的干燥地上邵分,习称长嘴老鹳草。该植物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的功效。主要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1]。牻牛儿苗作为老鹳草的药材来源之一,为中药老鹳草的主流商品,植物分布较广,

  • 《中草药》杂志被评为“第五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刊期:2007年第08期

    2006年10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了“第五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名单,《中草药》杂志获此殊荣——“第五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这个名单是按照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对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他引总引比、基金论文比和即年指标)进行打分的结果,并在近几年来召开了20余场专家研讨会,

  • 中华苦荬菜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王晓飞; 王晓静 刊期:2007年第08期

    中华苦荬菜Ixeris chinensis(Thunb.)Nakai别名山苦菜、小苦菜,属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富含维生素C,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全草入药,性寒味苦,在我国山东、河南、新疆等省区作“败酱草”药用,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华苦荬菜具有保肝抗炎、抗氧化、抗烟碱、抗病毒、抗白血病等作用。

  • 紫红獐牙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张秀桥; 田峦鸢; 陈家春; 刘焱文 刊期:2007年第08期

    紫红獐牙菜Swertia punicea Hemsl.系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等省区。具清热除湿、利胆的功效,在湖北西部等地区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疗效较显著^[1]。为了阐明紫红獐牙菜治疗乙肝的物质基础,本实验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芒果苷(mangiferin,

  • 胆木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陶佳颐; 戴胜军; 刘军锋; 窦德强; 裴月湖; 刘珂 刊期:2007年第08期

    胆木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e ex Pitard为茜草科乌檀属乔木,在我国又称为山熊胆、熊胆树、细叶黄棵木、黄羊木等,其以枝、干、皮入药。常生长于高山近顶或半山隐蔽潮湿地带,分布狭窄且种群数量少,为中海拔森林中少见的乔木树种,仅产于海南、广东(西部和西南部)、广西等地^[1]。胆木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

  • 小叶三点金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毛绍春; 李竹英; 李聪 刊期:2007年第08期

    小叶三点金Desmodium microphyllum(Thunb.)DC.又名小叶山绿豆、爬地香、小木通等,隶属于豆科山蚂蝗属三点金亚属植物,生长在山坡草地或灌木丛中,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大部分省区。小叶三点金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利湿、止咳平喘、消肿解毒、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全草均可入药^[1]。田茂军等^[2]对小叶三点金根、茎、

  • 超临界CO_2萃取石菖蒲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金建忠; 哈成勇 刊期:2007年第08期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其味辛,性微,入心、肝、脾经,具有化湿和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之功效^[1]。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中风失语、耳鸣、老年性痴呆等病症,提示石菖蒲既有定志宁神之功,又有通关复苏、益智健脑之效^[2]。

  • 敬告读者

    刊期: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