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

中草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杂志简介:《中草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108/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论、化学成分、药剂与工艺、药理与临床、循证医学与临床用药、药材与资源、综述

主管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天津药物研究院
国际刊号:0253-2670
国内刊号:12-1108/R
全年订价:¥ 1540.00
创刊时间:1970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78
复合影响因子:2.85
总发文量:8518
总被引量:144936
H指数:102
引用半衰期:5.5126
立即指数:0.1108
期刊他引率:0.8747
平均引文率:21.4446
  •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与生物转化

    作者:于荣敏 刊期:2006年第09期

    生物活性成分是中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生物合成与生物转化以其公认的高效和高选择性的温和催化体系的特征正在中医药学等学科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讨了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和生物转化与中药现代化的关系及其诸多应用(尤其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并进行了探索性展望。

  • 敬告读者

    刊期:2006年第09期

  • 耦合技术及其在中药精制分离领域的应用

    作者:柳扬; 郭立玮 刊期:2006年第09期

    耦合技术是现代化学工程中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是利用已有的和新开发的分离技术进行有效组合,或者把两种以上的分离技术合成为一种更有效的分离技术,以达到提高产品选择性和收率,实现过程优化的目的。耦合技术对于解决中药药效物质复杂体系的分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膜及超临界流体、结晶等分离技术在中药及相关生物制药工程中的耦...

  • 藤香树茎藤中一个新酚苷的结构鉴定

    作者:王光凤; 李燕; 吴彤; 孔德云; 李惠庭 刊期:200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藤香树Schisandra propinqua var.intermedi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酸-4-O-β-D-阿洛糖苷(Ⅰ)、红景天苷(Ⅱ)、2-hydroxy-5-(2-hydroxyethyl)-phenyl-β-D-glucopyranoside(Ⅲ)、3,4-dimethoxyphenyl-4-βD-gluco...

  • 枳实中一个新的酚苷成分

    作者:张永勇; 倪丽; 范春林; 叶文才 刊期:2006年第09期

    目的对枳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应用波谱技术和化学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自枳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3,5-二羟基苯基1-O-(6’-O-阿魏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5-dihydroxyphenyl 1-O-(6’-O-trans-feruloyl)-βD-glucopyranoside,Ⅰ]、橙皮素(hesperetin,Ⅱ)、4’...

  • 担子菌亮光钹菌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杜建厂; 王兴娜; 谭仁祥; 刘吉开 刊期:200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亮光钹菌Coltricium nitidum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氯仿-甲醇混合溶剂(1:1)浸泡提取,浓缩提取液,所得浸膏经硅胶、反相硅胶(RP-8)、Sephadex LH-20、D101大孔树脂、MCI树脂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并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3-羟基丁酰胺(Ⅰ)、邻苯二酚(Ⅱ)、肉齿菌素A(sarcodonin A...

  • 荨麻抗风湿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王梦月; 卫莹芳; 李晓波 刊期:200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荨麻抗风湿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柱色谱、制备型薄层色谱等方法对荨麻抗炎镇痛的活性部位进行分离;运用UV、IR、MS、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活性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成分,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Ⅰ)、山柰酚(kaempfer01,Ⅱ)、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01-3-O-β-D-glucopyranoside,Ⅲ)、槲皮...

  • 泥胡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邹忠杰; 杨峻山; 鞠建华 刊期:2006年第09期

    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Bunge为菊科泥胡菜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有清热解毒、消肿祛瘀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痔漏、痈肿、疔疮、外伤出血和骨折等。为探索其有效成分,笔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研究报道从其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的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粗毛豚草素(Ⅰ)、芹菜素(Ⅱ)、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乙酯...

  • 拔毒散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李维峰; 宋启示; 项伟; 杨淑敏 刊期:2006年第09期

    拔毒散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拔毒散Sida szechuensis Matsuda的全草,在云南作为常用中药王不留行习用品种,又名小拔毒、迷马庄、小粘药等,主要分布于滇、黔、川等省,在云南主要分布于以西双版纳为主的滇南地区。《滇南本草》记载“王不留行,一名拔毒散。昧苦,性寒,治妇人乳汁不通,乳痈,

  • 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薛多清; 柳继锋; 张雪梅; 顾琼; 江志勇; 陈纪军; 王强 刊期:2006年第09期

    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广西、台湾等地。其地下部分称为板蓝根(Radix Isatidis),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抗病毒、抗菌、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已有大量研究,

  • 三叉苦化学成分研究(Ⅱ)

    作者:刁远明; 高幼衡; 彭新生; 张瑞芳 刊期:2006年第09期

    中药三叉苦Evodia lepta(Spreng.)Merr.是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又名三桠苦、小黄散、鸡骨树、三丫苦、三枝枪、三叉虎,是三九胃泰的君药。三叉苦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疟疾、黄疸型肝炎、风湿骨痛、湿疹、皮炎和疮疡等。为阐明其有效成分,对三叉苦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曾报道了从该植物乙醇提取物的酸溶部...

  • 何首乌蒽醌类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张志国; 吕泰省; 姚庆强 刊期:2006年第09期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为常用中药。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含有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黄酮类等多种成分 ,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抗菌、调血脂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分布于东北、中南、华东、西南各省。国内外学者对四川和广东产的何首乌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 准噶尔大戟叶中酚性成分的研究

    作者:石心红; 邱落; 孔令义 刊期:2006年第09期

    准噶尔大戟Euphorbia soongarica Boiss.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生于海拔500-2000m的荒漠河谷、盐化草甸,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逐水、消肿、散瘀作用,有毒。本实验主要研究了准噶尔大戟叶中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

  • 宽羽鳞毛蕨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马瑜; 桂伟 刊期:2006年第09期

    宽羽鳞毛蕨Dryopterisc ryoitoana Kurata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该属全世界有400多种,其中我国有300多种,主要分布于中南及江苏、安徽、浙江、贵州、江西、福建、四川等地。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治疗感冒、气喘、便血、痛经、钩虫病、烧烫伤。《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录了同属植物粗茎鳞毛厥(绵马贯众D.crassir...

  • 冬凌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袁珂; 王莉莉; 吕洁丽 刊期:2006年第09期

    冬凌草为唇形科香茶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我国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冬凌草化学成分复杂,含有黄酮、有机酸、生物碱、萜类等成分。近年来对冬凌草中二萜类化学成分、质量标准及其工艺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但有关冬凌草挥发油的化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