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

中草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杂志简介:《中草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108/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论、化学成分、药剂与工艺、药理与临床、循证医学与临床用药、药材与资源、综述

主管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天津药物研究院
国际刊号:0253-2670
国内刊号:12-1108/R
全年订价:¥ 1540.00
创刊时间:1970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78
复合影响因子:2.85
总发文量:8518
总被引量:144936
H指数:102
引用半衰期:5.5126
立即指数:0.1108
期刊他引率:0.8747
平均引文率:21.4446
  • 我国第一份中药专业的英文期刊——《中草药》杂志英文刊筹备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

    作者:陈常青; 马丽焱 刊期:2004年第02期

    为了促进中药现代化,促进中医药的国际交流,推动本领域传媒业与国际接轨,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和中国药学会经过协商,决定在现有《中草药》杂志的基础上,共同创办我国第一份中药专业的英文期刊——《中草药》杂志英文刊。

  • 中药成分组合效应假说及实验研究

    作者:朱心红; 沈群; 高天明 刊期:2004年第02期

    提出"中药成分组合效应"假说,即:不管是单味中药还是中药复方,针对其主治证,均有与之对应的功效,其药效物质基础则是其中所含部分有效成分的最佳比例组合;并在脑缺血动物模型上进行初步验证.在毓神口服液的制剂工艺实验过程中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药理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毓神口服液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的神经保护作用作为药效学评价指标,考察...

  • 马蹄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严小红; 郭跃伟 刊期: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马蹄参Diplopanax stachyanthus叶的化学成分,从中寻找有重要生物活性及药用前景的天然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e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马蹄参叶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分别为:β-谷甾醇(Ⅰ)、白桦脂酸(Ⅱ)、齐墩果酸(Ⅲ)、熊果酸(Ⅳ)、胡萝卜苷(Ⅴ)、3-O-β-D-葡萄...

  • 胡芦巴中皂苷成分的研究——Ⅱ.新皂苷B和C的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测定

    作者:徐学民; 王笳; 杨红; 黄卫平; 袁崇军 刊期:2004年第02期

    目的对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种子所含的皂苷成分作深入研究.方法采用硅胶H柱色谱,干柱色谱等方法从总皂苷中分离纯化皂苷成分并通过13C-NMR,FAB-MS,DEPT等波谱法及部分水解获得次生苷的方法测定了化学结构.结果从总皂苷中分出两个新皂苷B和C,均为薯蓣皂苷元的四糖苷.经测定皂苷B的化学结构为:薯蓣皂苷元-3-O-α-L-鼠李吡喃糖(1→3)-α...

  • 滇产元宝草中的元宝草酮及San酮成分

    作者:李祖强; 罗蕾; 马国义; 黄荣; 胡志浩 刊期:200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金丝桃属植物元宝草Hypericum sampsonii全株的化学成分,并通过药理试验寻找活性成分(或组份)。方法 在细胞毒筛选结果指导下,同步对元宝草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硅胶为吸附剂,多次柱色谱、重结晶;并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出6种成分,分别是:1—苯甲酰基—3—(3—甲基—2—丁烯基)...

  • 褐花杓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鞠建华; 邹忠杰; 杨峻山 刊期: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褐花杓兰Cypripedium smithii的化学成分.方法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并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 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对羟基苄基甲基醚(4-hydroxybenzyl methyl ether,Ⅱ),对羟基苄基乙基醚(4-hydroxybenzyl ethyl ether,Ⅲ),山药素Ⅰ(batatasin Ⅰ,6-hydroxy-2, 4, 7-trimethoxyphe...

  • 遍地金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陶曙红; 吴凤锷 刊期:2004年第02期

    遍地金Hypericum wightianum Wall. ex Wight et Arn. 属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全草入药.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西藏等省.有收敛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民间用于治疗小儿炎症、久痢、久泻、毒蛇咬伤等疾病[1].近年来,由于金丝桃属植物在抗抑郁和抗病毒方面的突出作用[2~5],该属植物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我国金丝桃属植物有约50 种,多为特有种,但...

  • 海燕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任连杰; 果德安 刊期:2004年第02期

    海洋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多样性.为了从我国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中寻找到具有新颖结构和显著生理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探讨我国北部海域海洋生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特征,我们对产自青岛海域的海燕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海燕Asterina pectinifera是棘皮动物门海星纲海燕科动物,是我国北部海域常见的海星品种[1].我们从其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

  • 苍术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孟青; 冯毅凡; 郭晓玲; 陈耕夫; 李卫民; 高英 刊期:2004年第02期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 或北苍术A. chinensis (DC.) Koidz. 的干燥根茎;其性温,味辛、苦,归脾、胃、肝经;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雀目夜盲等症[1]

  • 香青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滑艳; 何荔; 汪汉卿 刊期:2004年第02期

    香青Anaphalis sinica Hance 是菊科香青属中的一种,主产于我国北部、中部、东部及南部,生长于低山或高山灌丛、草地、山坡和溪岸,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1].全草入药,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消炎等作用[2],但其化学成分至今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香青的干燥全草进行了分离及结构鉴定,从中分离得到8 个化合物,分别为乌苏酸(ursolic acid,Ⅰ),坡模醇...

  • 八角莲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作者:倪士峰; 傅承新; 吴平; 潘远江 刊期:2004年第02期

  • 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的超临界CO2萃取及HPLC—MS分析

    作者:邓亦峰; 梁念慈 刊期: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准确的提取和分析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以超临界CO2与改性剂乙醇组成的复合流体萃取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萃取条件;建立了HPLC-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MS联用的分析方法,以选择离子监测(SIM)方式进行含量测定,以选择离子峰面积与总离子流峰面积的比值优选改性剂.主要的二萜类化合物5F的准分子离...

  • 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茶氨酸对照品

    作者:肖伟涛; 朱小兰; 陈波; 姚守拙 刊期: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茶氨酸对照品的方法.方法原料水提后的水相用被水饱和的氯仿萃取,水相蒸发浓缩后离心,上清液进行HPLC分离制备,收集液冷冻干燥,粗产品用甲醇清洗即得.结果该法所得产品用外标法定量,纯度大于98%,制备收率大于60%.结论本法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高,方法简便,生产费用低,茶氨酸产品可用作分析方法的对照品.

  •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迷迭香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工艺研究

    作者:黄纪念; 屠鹏飞; 蔡同一 刊期:2004年第02期

    目的考察影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迷迭香中抗氧化物质的因素.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两级萃取物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鼠尾草酸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对影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鼠尾草酸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得到了萃取鼠尾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一级分离的最佳试验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40 MPa、萃取温度55 ℃、分离压力5 MPa、分离温度70 ℃;二级分离的...

  • 地黄在加工炮制过程中HPLC谱图的变化

    作者:温学森; 杨世林; 马小军; 郑俊华 刊期:2004年第02期

    目的考察地黄在加工炮制过程中糖类成分的变化.方法在加工炮制的4个不同阶段(65 ℃烘焙0,1和6 d,以及烘干样品切片后常压蒸制4 h)取样,热水提取.色谱条件为:Sugar-pak-1型阳离子凝胶柱(柱温80 ℃),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7 mL/min),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结果鲜地黄中有3种主要成分,分别为水苏糖(11%~15%)、蔗糖(0.30%~0.92%)和梓醇(0.2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