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

扬子江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The Yangtze River Criticism

杂志简介:《扬子江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787/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名家三棱镜、文学史和文学制度、当代散文研究、思潮与现象、作家作品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

主管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江苏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9-542X
国内刊号:32-1787/I
全年订价:¥ 180.00
创刊时间:2006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76
复合影响因子:0.22
总被引量:1215
H指数:13
  • 汪曾祺结缘上海小史

    作者:郜元宝 刊期:2017年第04期

    小引从1979以短篇小说《骑兵列传》"复出"到1997年5月16日去世,是汪曾祺第三个也是最后成熟的创作阶段,头尾十八年。前两个阶段,一是四十年代(以《邂逅集》为代表),一是"十七年"(《羊舍的夜晚》)和""(参与"样板戏"改编和创作)。鲁迅留日时期"提倡文艺运动",回国后沉默十年,1918年再度发声,直至1936年去世,驰骋现代中国文坛恰好...

  • “大文学史”的边界

    作者:周维东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一、"大文学史"针对的问题在"大文学史"这个概念中",大"的指向究竟是"文学"还是"历史",实际是个混沌的问题。这个问题如同"文学史"的暧昧性,文学史的落脚点,究竟是"文学"还是"历史",一直也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它反映出现代学科划分的某种尴尬。

  • 方言进入小说的策略——小说中方言注释现象论析

    作者:张红娟 刊期:2017年第04期

    通用语是不同方言区的人都认可的语言交流工具,是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是某一地区的民众使用的语言,富有地域性。通用语和方言的关系相辅相存,纠缠复杂,小说中的方言注释①是连接它们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对方言词汇加以注释,意蕴非常丰富,从其成因分析,它是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故土家园的记忆相互折中的产物。

  • 20世纪文学写作:迷宫——叙述蛇道上的梦幻与现实

    作者:阎连科 刊期:2017年第04期

    迷宫——这种对小说的建筑性理解,主要用来针对20世纪的写作。而对19世纪、乃至更早的文学,是基本无效的注释。而在20世纪的写作中,又多少是针对博尔赫斯的幻想文学或美学。是缘于博氏的小说,才有了人们对小说美学意义的新认识。缘于博氏的小说中总是出现迷宫、镜子样的意象、比喻和迷宫样令人难解的意义曲迴,也才使博氏小说的迷宫学。

  • 20世纪文学写作:第三空间——文学场域的界内与界外

    作者:阎连科 刊期:2017年第04期

    汉语中有很多强大、专横而又自身含着强烈的逻辑的词汇。当它出现时,仿佛真理到来了。皇帝到来了。不可抗拒的权威到来了。比如"概括"、"提纲挈领"、"大致如此"、"笼统说来"和"纲举目张"、"总结如下"等等等等。这些词汇带着行动的声响,乃至马队奔来的声息,一当出现在我们面前,就如同最权威的领导站在了主席台上样。

  • 城乡之辩、中西之辩与1980年代的现实主义危机——读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

    作者:杨晓帆 刊期:2017年第04期

    1991年初冬至1992年初春,路遥完成长篇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再度回忆《人生》结尾引发的争议时,路遥提出了一个如何在世界视野中理解城乡关系与中西关系的看法:"毫无疑问,广大的落后农村是中国迈向未来的沉重负担",但"城里人无权指责农村人拖了他们的后腿。就我国而言,某种意义上,如果没有广大的农村,也不会有眼下城市的这点有限的...

  • 当代电影批评论争话语的变迁(1949-1985)

    作者:王晓隽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一、阶级性一元论批评话语的建立及特征(1949—1976)中国当代有过数十次的文艺论争,这些论争也波及到电影批评话语,争鸣和论争话语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影创作者的选材、主题表达以及艺术创造。论争话语实质体现的是电影批评界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和各种力量的博弈。

  • 隐秀与晦涩:当代诗歌读写困难的一种微观探讨——以多多《从马放射着闪电的睫毛后面》为例

    作者:颜炼军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一如何判断一首诗的好坏?每个时代,都会对"好"有一些更新和拓展。但丁《神曲·地狱》第26卷中奥德修斯的自白,丁尼生的《尤利西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分别在他们的时代刷新了荷马《奥德赛》的价值。杜甫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让后人对屈原"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有了新的感知。

  • 翻译、民族国家、现代性和传统——论顾彬的汉语诗歌批评

    作者:胡桑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一、翻译作为摆渡"相互之间不能完全地理解,无论如何也不算是灾难;忘记了我们会习惯性缺乏理解,这才是灾难。"顾彬在《"只有中国人理解中国?"》中如是说。作为一名汉学家,作为中国文学(文化)的充满激情的旁观者,顾彬的汉学研究一直在试图理解我们所处身其中、因习以为常而陷入执迷的中国文学(文化),他时常给我们带来震惊性的批判视野。

  • 张炜散文中的齐地书写

    作者:李遇春; 邱婕 刊期:2017年第04期

    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一直都是人们热衷于谈论的话题。有论者甚至断言:"如果就最广泛和绝对上的意义而言,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文学活动及由此生成的诸文学现象,都离不开他们所依附着的某具体地域板块。"①事实上,不仅仅是当代小说创作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在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创作热潮中。

  • 另一种傲慢与偏见——华语语系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作者:霍艳 刊期:2017年第04期

    自史书美提出"华语语系文学"概念已经过去十余年,海外研究成果颇丰,有向学科化演变的趋向。概念自2006年进入中国大陆后,引发了一定程度的讨论,大陆学界对于海外学界提出的"关注边缘"的思考角度予以肯定同时,也批判了"抵抗中心"背后隐含的分离主义倾向。

  • “中年危机”叙事的早期范本——杨绛、白先勇同名小说《小阳春》比较分析

    作者:龚刚 刊期:2017年第04期

    杨绛和白先勇都是华语文坛颇为传奇的人物。杨绛生于辛亥革命之年。2016年5月,她以一百零五岁高龄溘然长逝。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孕育的新文人和新型知识分子,她的漫长一生是中国社会百年变迁的重要见证。从她的学术历程,可以看到中国现代知识生产机制的生成与演化,从她的创作经历。

  • 民歌修辞术与风俗的政治——重读古华的《芙蓉镇》

    作者:唐伟 刊期:2017年第04期

    在首届茅盾文学奖的6部获奖作品中,《芙蓉镇》的篇幅最短,但影响也是最深远、最广泛①——以后设之见来看,这其中固然有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搬上荧幕的放大因素,但最重要的,或许还是小说本身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成就起到决定性作用——改编成电影本身即已说明问题。

  • 重读《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作者:杨剑龙 刊期:2017年第04期

    文学史是一种文学作品的经典化过程,在对于文学作品的不断解读与阐释过程中,确定能够进入文学史的作家与作品,在梳理与分析文学史发展的潮流与流派的进程中,为文学史的构架填写进诸多值得被反复阅读的作品,就形成了文学史发展的基本状态与形式。

  • 一个艺术家的文学观——读木心《文学回忆录》

    作者:白草 刊期:2017年第04期

    木心是个艺术至上主义者,但既不狭隘,亦不窄小。他的基座要宽广得多,他在艺术上的野心可能要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他自述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表面看不出,但"内里有体系",不知道这个体系有多大、如何排列分类。可是,在这个文学和艺术的体系内,他把哲学作为"底子"和"基础",则须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