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Lithologic Reservoirs

杂志简介:《岩性油气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195/TE,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油气地质、勘探技术、油气田开发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有限公司;甘肃省石油学会
国际刊号:1673-8926
国内刊号:62-1195/TE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35
复合影响因子:2.55
总发文量:1481
总被引量:18327
H指数:41
立即指数:0.0408
期刊他引率:1
  • 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西部边界的确定

    作者:白云来; 房乃珍; 程玉红; 马玉虎; 冯明; 廖建波; 李相博 刊期:2006年第04期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晚三叠世原型盆地具体边界的确定,是目前该盆地西缘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和生产实践问题之一。笔者着重从盆地西缘地区基本地质事实出发,充分汲取前人的有益研究成果,历史地分析西缘构造应力场及地球动力学特点,紧密结合该时期西缘盆-山转换的沉积响应,合理利用地震资料及其他第一手资料,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原型盆地...

  • 关于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深盆油形成机理的初步探讨

    作者:潘树新; 郭娟娟; 雷明; 巩固; 邸俊; 郑长龙; 郑红军; 史永苏 刊期:2006年第04期

    深盆油气藏是形成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非常规气藏,目前成为油气田勘探的新热点。深盆气藏具有源岩巨厚、储层致密、油气水倒置的现象。本文分析了松辽盆地扶余油层深盆油的形成机理及其分布规律,指出松辽盆地南部花敖泡地区、塔虎城地区和乾东-孤店地区为深盆油勘探的最有利区带。

  • 《西北油气勘探》更名为《岩性油气藏》,并从明年第一期起国内公开出版发行

    刊期:2006年第04期

    《西北油气勘探》(原《油气勘探技术信息》)经国家批准,更名为《岩性油气藏》,并从2007年第一期起在国内公开出版发行。刊号:CN62-1195/TE;开本:国际标准版(即大16开);发行方式:邮局征订与编辑部邮寄并举;国内邮发代码:54-182。

  •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

    作者:谭开俊; 吕锡敏; 唐勇; 魏东涛 刊期:2006年第04期

    以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为例,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油源充足、储集性能较好、生储盖组合良好、运聚系统良好;其成藏模式有“远源不整合断裂控油气成藏模式”和“源内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模式”。剖析了侏罗系岩性油气藏控制因素: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分...

  • 冀中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沉积演化与生储盖组合分析

    作者:易定红; 何琼英; 苟迎春; 张亚军; 杨勤林 刊期:2006年第04期

    冀中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的构造-沉积演化经历断陷和坳陷两大阶段,古近系断陷阶段分为断陷分割期、断陷扩张期和断陷萎缩期3个时期,发育了沙三段上亚段和沙一段下亚段2套优质湖相烃源岩,生烃潜力大。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其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储盖组合的发育和分布特征与基准面旋回的内在联系,指出本区古近系主要发育沙三段、沙二段...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特征

    作者:李斌; 孟自芳; 夏斌; 卢红选; 郑民 刊期:2006年第04期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运动复杂,构造类型多样,以青铜峡-马家滩地区的转换带为界,西缘形成了南北2个截然不同的逆冲体系。分析鄂尔多斯西缘古生界储层形成及演化,其西部构造演化大致可以分成古生代地台演化阶段和晚三叠后前陆盆地演化阶段。前者控制着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展布特征,而前陆盆地构造运动强烈影响了古生界地层的埋藏演化...

  • 鸭儿峡志留系变质岩油藏油水分布及控制因素研究

    作者:李辉; 伍友佳; 肖克; 李建 刊期:2006年第04期

    鸭儿峡志留系是一个以千枚岩为储层的变质岩潜山油藏,该潜山高、中、低部位相差近千米,但各处都有油和水产出,其油水分布违反常态。本文研究认为:该潜山油气分布具窝团状特征,显示物性油藏特点;在各含油窝团内部,平面的中间部位和剖面的高部位油多水少,而边部和钻进潜山较深的部位,则含油变差、含水及产水较多。出现这种油水分布的原因...

  • 小断层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

    作者:王彦君; 雍学善; 刘应如; 苏明军; 方乐华; 蔡刚 刊期:2006年第04期

    在勘探后期或油田开发阶段,认清微小断层的分布极赶重要。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在常规地震剖面上直接解释小断层往往比较困难。但是在常规地震资料中,沿目的层及其附近强反射同相轴做层位自动追踪比较易于实现,而且能够得到较好的追踪结果,用自动追踪的层位数据计算沿层属性,效果比较理想。沿层相干属性、沿层倾角方位角属性、沿层剩余...

  • 模式识别自适应噪声衰减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作者:吕磊; 王孝; 张小美; 刘秋良 刊期:2006年第04期

    当前,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探目标逐渐向深层和地表复杂地区转移,这就给地震资料处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地震资料信噪比问题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关键。由于地震数据中既有有效波,又有噪声,要将噪声从地震数据中去除掉,怎样来判别噪声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模式识别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在好的估计噪声模型...

  • 灰岩潜山储集层的油气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陈广坡; 刘全新; 王天琦; 石兰亭; 马龙; 张巧凤 刊期:2006年第04期

    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证明,多孔隙介质中流体的存在及其运动是弹性波频散和衰减的主要原因。当地震波在地下岩层多孔介质中传播时,由于所合流体性质不同,特别是岩石中含有石油和天然气时,地震波的吸收衰减量显著增大。地震波的吸收衰减信息与振幅信息密切相关,与其它地震信息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本文以Biot理论和实验室试验数据为依据,...

  •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编制油气田发展规划

    作者:张霞 刊期:2006年第04期

    可持续发展是一切规划计划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油气发展规划的发展方针要从单纯对储量产量的要求转到储产平衡,资源接替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油气产量规划要按油价变化规划产量接替区块,把开发难动用储量作为原油稳产增产的增长点,管理方式要从集中统一转到因地制宜,细化油气产量、成本管理上来;发展方式要切实改变靠物量增加即靠增加工作...

  • 整合计算机资源——提高其效率的探讨

    作者:张有华; 刘学军; 吴月友 刊期:2006年第04期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成本和管理成本的不断增加,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引进设备如何应对解释、处理工作量的快速增长对计算机资源产生的超能力需求,如何使用、保值现有的计算资源,延长设备使用周期和提高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和解剖这些问题的同时,对资源整合的思路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试图找出一...

  • 综合速度模型估算以改善各向异性PSDM的归位

    作者:Lorie; Bear; 陈晓梅(摘译); 王宇超(审校) 刊期:2006年第04期

    尽管众所周知在许多地质条件下我们需要用各向异性偏移来获得精确的地震成像,但是稳定的各向异性参数估算向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仅用地震资料不能约束各向异性参数(Tsvankin和Thomsen,1995),只有将地震资料与各种井资料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约束这些参数。钻井资料一般是稀疏的。因此只能在几个点上进行约束。盟然非唯一性是一个基本问题,为...

  • 西北油气勘探2006年第18卷第1~4期总目录

    刊期:2006年第04期